温度湿度对蓝莓生长有哪些影响?如何科学控制?

雾都山客


温度湿度对蓝莓生长有以下几点影响:

1、温度低虽然不能造成花芽死亡,但是会影响花芽的发育,造成坐果不良,果实发育差,成品不好卖不上价。

2、花芽发育的不同阶段,蓝莓的抗寒能力也不同,花芽膨大期可抗-6℃低温。花芽鳞片脱落后-4℃的低温可冻死,露出花瓣但尚未开放的花-2℃的低温可冻死,正在绽放的花,在0°C时即可引起严重的伤害。

3、蓝莓生长季节可以忍耐周围环境中35-45℃的高温,而半高丛和矮丛蓝莓生长季节可忍耐30~40℃的高温,高于此温度,蓝莓吸水困难,就发育不好,影响品质。

4、在10~21℃之间气温越高,生长越旺盛,果实成熟也越快。在水分和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气温每上升10℃生长速度即可增加1倍,当气温降到3℃时,植株的生长也会停止。

5、空气湿度不仅影响蓝果的生长发育,而且对果子外形也有影响,在RH75%情况下,蓝果生长良好,随着空气湿度的下降,蓝莓植株发育减缓。在RH45%情况下,叶片部分出现萎蔫、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

如何科学控制:

1、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天气挑选适宜的品种栽种。

2、观察蓝莓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及时处理问题。

3、天气没法控制,但可以人工选择大棚来调节温度。也可以人工增加灌溉增加湿度。


糖糖在云南


1、空气管理

每天早上上班和下午四点以后从棚一端抖动以下薄膜,使棚内热空气流出来,新鲜空气进去,增加空气流动性。如30度以上温度持续几日,则中午要检查小拱棚,并适当透气降温。

2、温度、光照管理

早上八点半后小拱棚内气温在26度左右时盖上第一层遮阳网,若光线过强气温继续升高则在十点半左右盖上第二层遮阳网。下午4点后,棚内温度在28度以下时,把大棚最上面的一层遮阳网揭去,隔一段时间等太阳光线减弱棚内气温降到24度左右时把第二层遮阳网都揭掉。

下班前把大棚两侧卷膜放下来盖住保温,但周围要留有通气口,以保证蓝莓小苗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阴天和雨天不需盖遮阳网,卷膜高度视盆内湿度、温度而定。

3、水分管理

每天早上十点至下午四点间取井水或地下水给扦插苗间歇性喷雾保湿降温,保证插穗不失水。在插穗愈伤组织未形成前,叶面要经常保持一层水膜。根系未形成时基质湿度控制7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左右为宜。

愈伤组织形成之后,可适当减少喷雾,在叶片上水膜减少到1/3时开始喷雾。未生根的插穗喷雾标准是:当上一次喷雾后叶片水分逐步挥发,到2/3叶片刚干,1/3叶片仍然有水分的时候,开始下一次的喷雾。



huweibiao


长日照有力于蓝毒的营养生长,而花芽分化则需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全日照光照强度是花芽大量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全日照条件下果实质量好。在短日照8h40天时,矮丛蓝莓形成花芽。 因此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光是相当重要的环境因素,光的影响包括光周期、光量和光质三部分。

l、光周期

光周期是指光照与黑暗交替的时间,光周期是对植物细胞脱分化的效应。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供给12h以上的光照可以促进营养生长,光照时间从8h到16h营养生长不断增加,在l6h时达到高峰。营养生长对光照时间的反映在21度时最敏感,而温度低于8度时不敏感。

光照时间的长短与花芽形成关系很大,当植株处干16h以上光照时,只有营养生长而不能形成花芽。当光照强度缩短时,花芽形成数量增加。8h光照时间,花芽形成数量达到最大值。

一定时间的短日照(即8h50一60天),对矮丛蓝莓是必要的,当短日照小于30天时,产生崎形果,短日照小于35天时花芽发育不正常,花序中的花朵数量减少。比较适宜的短日照时间为50一65天。适宜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生长素合成。长日照处理可钝化和分解生长素。短日照处理也能促进赤霉素物质的合成,从而促进花芽形成。

在蓝莓苗木繁育时,供给16h长光照比供给8h短光照生根率高而且根系质量好。

2、光照强度 (光量)

光是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又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光照还影响CO2进入叶片的通道—气孔的启闭。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Lx)。一天中以中午最大,早晚最小;一年中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夏 季晴大的中午露地照度大约在10万Lx,冬季大约2.5万Lx左右。而阴天是晴天的20%一25%。

光照强度的大小对蓝莓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矮丛蓝莓的光饱和点为10OOLx,当光照强度小于65OLx时极显著地降低光合速率,矮丛蓝莓由于树冠交叉、杂草等影响光照强度,长处于光饱和点以下,从而引起产量下降。因此,应做好株丛的修剪与果园的清耕除草工作。 光照强度小于20OOLx时,矮丛蓝莓果实成熟推迟,果实成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下降。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常用的光量在2000一4000Lx,通常难以达到4000Lx,一般光量在2000一3000Lx左右,光照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器官分化的频率。在篮莓育苗中,常采用适当的遮阳以保持空气的湿度,但是全光照条件生根率提高,并且根系发育的好。所以应尽可能的增加光照强度。

3、光质

光质是指光的波长,过多的紫外线对蓝莓生长和发育有害,正常的晴朗天气达到地面的紫外线为10.5UV一B单位。处于正常光照4倍的紫外光时,果实表面产生日昀。紫外光增加仰制营养生长,而且花芽形成明显下降。

离体培养条件下,一般用荧光灯进行补光,光谱成分主要是蓝紫光,光谱波长419nm。在离体培养中,根和芽的分化的依赖光谱成分不同,芽分化有效光谱为蓝紫光,波长为419一54Onm,其中蓝光更为适宜。波长为660nm的红光,对芽分化无效,根分化则和芽分化正好相反,根分化受红光600一680nm所刺激,而蓝光则无效。


赵小贱贱


度对蓝莓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蓝莓生长适合的温度:蓝莓在生长季可以忍受周围环境中40℃~50℃高温,高于这一温度范围时由于根系对水分吸收差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在30℃时比18℃时能产生更多的并且生长较快。 在蓝莓产区,夏季低温是蓝莓生长发育的主要。当土壤温度由13℃增加到32℃时,的生长量成比例增加。温度对蓝莓叶片的光和作用有影响。矮丛蓝莓光合作用随温度到13℃到29℃。5C而增加。品种叶片CO2()吸收率从20℃到30℃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早春的低温对蓝莓生长不利,在长白山区蓝莓叶片展开以后当遭受霜寒是叶片虽然不脱落,但变为不正常的红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叶片变红后随着温度升高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转绿。 温度对形成和果实发育亦有影响。矮丛蓝莓在25.6℃时形成的花芽数量远远大于在15.6条件下形成的花芽数量。蓝莓坐果率在16~27℃时比冷凉8~24℃高将近1倍。而且高温时,果实发育很快,果个大,成熟期比低温条件是平均提早2~5天。

因此,控制好温度是蓝莓种植的关键控制因素。


黄中孛


温度对蓝莓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蓝莓生长适合的温度:蓝莓在生长季可以忍受周围环境中40℃~50℃高温,高于这一温度范围时由于根系对水分吸收差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矮丛蓝莓在30℃时比18℃时能产生更多的根状茎并且生长较快。在蓝莓产区,夏季低温是蓝莓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当土壤温度由13℃增加到32℃时,高丛蓝莓的生长量成比例增加。温度对蓝莓叶片的光和作用有影响。矮丛蓝莓光合作用随温度到13℃到29℃。5C而增加。蓝丰品种叶片CO2(二氧化碳)吸收率从20℃到30℃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早春的低温对蓝莓生长不利,在长白山区蓝莓叶片展开以后当遭受霜寒是叶片虽然不脱落,但变为不正常的红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叶片变红后随着温度升高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转绿。 温度对花芽形成和果实发育亦有影响。矮丛蓝莓在25.6℃时形成的花芽数量远远大于在15.6条件下形成的花芽数量。蓝莓坐果率在16~27℃时比冷凉气温8~24℃高将近1倍。而且高温时,果实发育很快,果个大,成熟期比低温条件是平均提早2~5天。

因此,控制好温度是蓝莓种植的关键控制因素。


木原园


一、湿度管理

蓝莓在水分方面的特点可概括为抗旱、喜水、怕涝。蓝莓抗旱能力强,但由于根系较浅,过度干旱会影响其生长,因此,充足的水分对蓝莓是非常重要的。但水分过多,也会造成蓝莓根系腐烂。若在天气晴朗的夏季,每隔一两天灌溉一次。

⒈ 土壤水分含量:适当的土壤水分是蓝莓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将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沟灌、喷灌、滴灌和依赖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层土壤灌溉方式。

⒉ 灌水时间:灌水必须在植株出现萎蔫以前进行。灌水频率的确定应视土壤类型而定。判断灌水与否可根据田间经验进行:取一定深度的土样,然后放入手中进行挤压,如果土壤出水则证明水分合适,如果挤压不出水,则说明已经干旱。

二、温度管理

蓝莓生长季节可以忍受周围环境中35一45度的高温,而半高丛和矮丛蓝莓生长季节可忍耐30一40度的高温,高于此温度,蓝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退,造成生长发育不良。

温度对花芽和果实发育也有很大影响,矮丛蓝莓在25度时形成的花芽数量远远大于在16度时形成的花芽数量,因此,生长季节的花芽形成期出现低温往往造成矮丛蓝莓第二年严重减产。


八零后新农人


蓝莓生长适合的温度:蓝莓在生长季可以忍受周围环境中40℃~50℃高温,高于这一温度范围时由于根系对水分吸收差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矮丛蓝莓在30℃时比18℃时能产生更多的根状茎并且生长较快。在蓝莓产区,夏季低温是蓝莓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当土壤温度由13℃增加到32℃时,高丛蓝莓的生长量成比例增加。温度对蓝莓叶片的光和作用有影响。矮丛蓝莓光合作用随温度到13℃到29℃。5C而增加。蓝丰品种叶片CO2(二氧化碳)吸收率从20℃到30℃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早春的低温对蓝莓生长不利,在长白山区蓝莓叶片展开以后当遭受霜寒是叶片虽然不脱落,但变为不正常的红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叶片变红后随着温度升高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转绿。 温度对花芽形成和果实发育亦有影响。矮丛蓝莓在25.6℃时形成的花芽数量远远大于在15.6条件下形成的花芽数量。蓝莓坐果率在16~27℃时比冷凉气温8~24℃高将近1倍。而且高温时,果实发育很快,果个大,成熟期比低温条件是平均提早2~5天。

因此,控制好温度是蓝莓种植的关键控制因素。

土壤干旱引起蓝莓伤害。干旱最初的反应是叶片变红,随着进一步干旱,枝条生长细而弱,坐果率降低,易早期落叶。当生长季严重干旱时,造成枯枝甚至整株死亡。土壤水位较低时,干旱更严重。

排水不良同样造成蓝莓伤害。高丛蓝莓抗涝能力差,不能在积水土壤上生长。土壤湿度过大的另一个危害是“冻拔”。由于间断的土壤冻结和解冻,使植株连同根系及其土层与未结冻土层分离,造成根系伤害,甚至死亡。对于这样的土壤,必须进行排水。

蓝莓喜土壤湿润,但又不能积水。理想的土壤是土层70cm处有一层硬的沙壤土和草炭沙土。这样的土壤不仅排水流畅,而且能够保持土壤水分不致流失。最佳的土壤水位为40~60cm,高于此水位时,需要挖排水沟,低于此水位时则需要配置灌水设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