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小时候,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农村里小住一段时间,相比起县城,美食君感觉农村生活不受局限,孩子们可以在泥地里尽情地撒泼打滚,弄脏了就跳进小河里洗个澡,潜入水底与小鱼小虾为伴。还记得以前,同村的哥哥会领着我们一群小跟班去河里钓鱼。从山里拣几根竹木杆子,立起来长得比美食君的个儿还高,拖着它一路小跑去到河边,哥哥掏出镰刀把杆子的一头削尖,缠上鱼线,而年纪小的几个就被差遣去挖蚯蚓,一根根扭曲的虫子被绑在鱼线上,作为鱼饵投入水里,一个下午也能有不少收获。常见的有小鲫鱼,白鲦或鲶鱼,如果季节适宜,还能沿着河边摸螺蛳,一小段河能摸上好几斤。可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为过度捕食,那些曾经吃不尽的河鲜,却正在慢慢消失。尤其是这7种,美食君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1.牛尾巴鱼

牛尾巴鱼,是一种纯野生的鱼种,它外表长得奇特,头和身体很宽,像鳊鱼一样像被上下挤压后呈扁平形状。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还少,尤其是生长在黄河流域的,口感自是最上等的。不过,想要在水流湍急的黄河中钓获上这种鱼来,并非是一件易事。由于数量少,比较稀有,且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河鲜,牛尾巴鱼的价格每斤出售大约要200元。

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2.章公鱼

章公鱼乍看外形很像黑鱼,全身布满花纹,鱼鳞细小,表面光滑,而且鱼头长得像蛇,有不少人常误认为是黑鱼的变异体,奇特的长相也很少有人敢吃。它一般喜欢隐藏在石块底下或深潭的石缝中,要想抓住它,必须要夜间行动,而且它出水后极易死掉。因此想人工养殖章公鱼是非常困难的。作为生长在山涧溪流的珍贵河鲜,它不仅肉嫩味美,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如今,野生的章公鱼一斤卖到50多元。

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3.喇蛄虾

大家都听说过小龙虾,但一定没听说过它的“兄弟”蝲蛄虾吧。这是一种专属于东北的地方特色虾,主要分布在当地各大湖泊河流中。别看它跟小龙虾长得相似,但个头却小很多,相比小龙虾喜欢的污泥,蝲蛄虾生长环境的水质都是非常干净的,有一点污染都不行,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水域就难以生存。因此,其他地区很少能看到这种虾。它一般以小鱼、昆虫或者苔藓为食,营养价值也比小龙虾高很多。随着环境的恶化,野生的蝲蛄虾正在消失,所以即便是味道鲜美,我们也要慎重食用。

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4.芝麻剑鱼

芝麻剑鱼也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淡水鱼。它没有鱼鳞,但剑鳍锋利,表面有芝麻粒般的小点点而得此名。芝麻剑鱼多有清蒸,酸汤等做法,它的营养丰富,还有开胃健脾,宽胸利膈,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人工养殖的芝麻剑鱼,却多生长在广西的众多河流中,而目前整个产地一年打捞都不到10吨。于是,售卖的野生货的价格基本在100~150元/斤。

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5.泰山赤鳞鱼

泰山赤鳞鱼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它来头不小,定与泰山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又名螭霖鱼、时鳞鱼、斑纹鱼,是泰山著名特产,也是山东省首个鱼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赤鳞鱼还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泰山泉水的哺育下,它的体型依然很小,长度不超过20厘米。原来的赤鳞鱼都是野生的,后来快要灭绝了,不少当地村民就开始慢慢研究起了人工养殖的方法,但由于这种鱼的生长速度很慢,养到最大也要15年的时间,养殖的花销也很高,因此,一条20厘米的赤鳞鱼在某些高档酒店的标价为2000元,普通大小的据说也达到一公斤上万元的天价。果然如网友所说,一般人都吃不起!

农村里5种即将消失的河鲜,打小就没听过,网友:最后一种吃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