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实力发展得那么好,就是拿不回燕云十六州?

战历浩


“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形容的正是燕云十六洲。

燕云十六州,即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再加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从地图上我们就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中原王朝拥有燕云十六州,就等于控制了北方门户,进可攻退可守,中原一方占据主动,如果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就等于打开北方门户,任由草原游牧民族为所欲为。

提到燕云十六州,那就不得不提石敬瑭,石敬瑭被后唐包围,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向中原大敌契丹求援,在石敬瑭的协助之下,契丹军迅速南下,击败唐军。石敬瑭遂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后向后唐都城洛阳进军,有了契丹的帮助,后唐自然无法抵挡,后唐遂亡。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契丹废了这么大的力气,当然图谋不轨,他们看中了历来阻挡草原民族的门户——燕云十六洲,只要这块地盘掌握在他们手中,那中原地区就是一块砧板上的肥肉,随时可以吞咽。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在公元938年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对于石敬瑭来说只是轻轻松松一挥手,但就是这一挥手却让中原民众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遭受了长达300多年的侵扰。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辽国也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过渡。在燕云十六州,汉族也和契丹族混居,当然,契丹占据主导地位。

对付草原民族,中原王朝一般才去两种措施:

第一,守!修建长城,或者占据天然地形,据点而守,使得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实力大减,就算是攻破了防线,中原地区也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出正确的决定,迅速集结军队,杜绝了游牧民族“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的可能。

第二,那边是攻!骑兵在古代那是具有战略性的兵种,相当于现在的坦克,靠人体怎么可能阻挡坦克,在古代,没有强大的骑兵,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的,汉朝、唐朝通通都有极为强大的骑兵部队,组建一支大规模的精锐骑兵集团,以攻势立国,长驱千里,主动出击。杀得游牧民族胆寒,终生不敢踏入中原一步,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实在是太困难了,对国力的要求那是相当高,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这么玩,能把自己的国家先玩死了。



宋朝偏偏缺乏产马地。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原地区最出名的只有两个地址,“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冀北之野。一是甘肃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但河套地区是契丹的大本营,产出来的马匹全部被作为了契丹族的战马,怎么可能卖给自己的敌人,就仿佛我们对铁的冶炼技术也是一直藏着掖着一样,谁敢传给外族人,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宋朝是无法指望从此获得战马的,东北地区说是受宋朝的管辖,但实际上北宋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控制过那里,何论能够成为北宋产马地呢?

所以宋朝与契丹作战,靠的一直都是步兵,就算是有“钩镰枪”这种专克骑兵的武器,也照样抵挡不住骑兵,一个冲锋阵型就乱了,自乱阵脚的军阵还有和威力,相反,互相掣肘,连最基本的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如此,自保尚且够呛,何谈收复失地。


荡漾飞剑


宋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可是宋朝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世界来说并不算太强,与周围的邻国辽、西夏等的战争一直是胜少败多,终宋一朝也没有收回从建国初期就一直耿耿于怀的燕云十六州。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从后周权臣到大宋皇帝的历史便是一部谋朝篡位史,其即位后十分忌惮手下的武将复制他的成功。终宋一朝一直保持着重文轻武的局面,而且宋朝尤其是北宋最精锐的武装力量是在首都附近,而边境地区的武装力量还要弱于首都,水浒传中林冲便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北宋末年金军也是轻易地突破了北宋边境的防线直抵开封城下才为各地勤王之师和禁军所阻。再从燕云十六州的地形来看,其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背靠燕山地势险峻且易守难攻,是华北平原通往东北、蒙古草原的必经之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辽国从后晋手中拿到燕云十六州后一直苦心经营,城防坚固。宋太宗继位后曾举重兵企图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宋军先胜后败没能成功,这成为了宋太宗毕生的一件憾事。宋太宗以后的宋朝君主又多是贪图安逸的守成之主,从宋朝建立一直到灭亡,燕云十六州一直被异族占领,一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兵北伐此地才重新回到汉人王朝手中。



简话历史


首先一点,宋朝经济社会空前发达是事实,但不代表辽夏金发展的差呀,宋朝综合力量是第一,不代表其他政权都在贫困线上挣扎才来打宋朝的,这是宋朝无力收复的整体原因。用传统说法可以算天时。

其次,宋朝前期和辽的问题,辽朝占据燕云地区,已经把边关线延伸到了山西河北等中原腹地,西边都在陕西甘肃一带,与西夏关系也很微妙,所以宋朝的边界和京师是非常危险的,距离开封在古代也就不出几天兵马就能扬威中州,可见靖康之耻的发生,粘罕大军是困在太原长达三个月,而斡离不有原辽国投降郭药师引路,绕开真定和磁州两个难打的城池,一下就冲到河南境内,到开封速度非常快,简直猝不及防。这是与国力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但客观事实制约着宋朝,短时间无法改变,用传统说法可以叫地利。

第三,宋朝本身内部体制和官僚阶层的无可奈何,宋太宗抬出家法问题,本身军制繁冗复杂,养大批兵解决好供养,居然不是为了打仗,恰恰是为了不想打仗!什么将领手中只有管理士兵的权力,没有调兵权。而枢密使太尉手里有调兵权,但又根本不管兵,处处堤防,害怕发生内部危险,这么奇葩的设想只有宋人想得出来。并非宋朝不重视军人武人,这是很大的误会,能够出现几代军将世家的,北宋南宋之多其实都是历史上仅见的,连南宋末年投降蒙古并不算太出名的杨大渊这种,都是出自军人世家,在其他朝代可以说很少见。但是,宋代的军事特色是弹性防御,且内部文臣士大夫大多不愿意兵祸连结,他们是熟悉兵者凶器也这种观点的人,出于实际来说,并不能简单粗暴认为是错误的。这就是传统的所谓人事因素。

所以,宋朝无力收复失地,有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造成,不是简单一个宋朝实力强就该大一统,或者宋朝败多胜少,就一定军事糟糕,不看重武将,都不是全面的说法。


何运超


纵观两宋,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北宋缺将,并不是指北宋没有能打仗的将军,还是北宋的将军在重文抑武的政策下,都成了木偶将军。身边有不懂军事的太监束缚,朝堂有不能及时应变的皇帝遥控,让向东就向东,让往北就往北,没有一点自主权。而南宋,将军几乎都能够独立作战,但每到关键时刻,那些掌权的混账宰臣们总会坏事。

当然,两宋之间从不缺热血军人,比如面涅将军狄青、一人一鞭面对十几万西夏军断后,最后鞭毁人亡的郭遵,比如殒命风波亭的岳飞、300人对阵12万人斩杀2000人,陷入小商河而死的杨再兴。

只是大好男儿,总是被自己人弄残弄废弄死!真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小雷闲话历史


韬光养晦呗。


长兴罗


你指的是经济实力吧。经济强跟军事力量不成正比啊。


打杂小组第一副组长


问题本身有问题,宋朝什么时候有过实力了小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