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的儿化音是完全无规律的吗?

苏健朋


应该是河北人的儿化音,不光是北京。儿化音的产生,局限在极少数地区,有点特殊,无法解析原因。河北到底有多少人讲话有儿化音,没有准确答案。儿化音,是习惯语音,可能是少数民族土话转化为汉语的结果。


手机用户52103914249


要说儿化音,不仅北京话有儿化音,四川话、湖北话、扬州话都有儿化音。不过,无论哪里的儿化音都不如北京话的儿化音更准确,更有规律可循。

有些南方人不懂北京话儿化音的用法,于是,到北京后为入乡随俗,也在语言里加入了儿化音,可是,当他们带着儿化音跟北京人说话时,把北京人听得笑痛了肚子。比如北京话中的“今儿个、明儿个”就是今天明天的意思,南方人不懂儿化音的用法,就说“今天儿,明天儿,天天都在下雪儿”听起来还很压压韵,实际上这种用法是错误的。因为北京话中的儿化音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不能用,今儿个、明儿个是北京方言中固定的词汇,绝不能说成今天儿明天儿。

在北京话中,同一个词加了儿化音和不加儿化音,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没劲”和“没劲儿”,说的就不是一回事儿。“没劲”是指没意思,比如看了一场电影,觉得不好看,没意思,北京人就会说,“这场电影真没劲。”这里是不带儿化音的。假如一个人病了,饿了,没力气,就会说“我今天没劲儿。”这里必须带儿化音。

北京话中的儿化音还有语言修饰作用,凡比较精致、小巧、可爱的事物,都要加儿化音,反之则不加。比如一朵花,为了表示可爱,就说一朵花儿,包子或饺子里面的肉馅就要加儿化音,读作包子馅儿,饺子馅儿。一个小伙子姓王或姓张,老年人会称呼他为“小王儿或小张儿”,这里的儿都是轻声。

北京话根据事物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加儿化音,比如米粒儿、豆角儿、面片儿,凡觉得小的都可以加儿化音。当然,这是鉴于口语而言的,很多儿化音在书面语言上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南方人和北京人同时捧着一篇文章朗读,南方人没有一点儿化音,而北京人就会读出儿化音。而普通话也是一样,要想说好标准普通话,一些词汇也需要加儿化音,毕竟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话发音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当然,标准的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若愚趣谈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生长在天子脚下,对北京话不敢说懂,还是知道一点的对于儿话音,那不是说随处可用的,它有一定的规律,比如说等我会儿,在这加上儿话音让人听着顺耳,再如前门大街,简称是前门,如果说成前门儿那就不对了,所以儿话音不能到处用,它是非常有规律的,好了就说这样多吧,供大家参考


用户16702708153


应该是有规律的。外地人尤其是南方人语言习惯里少有儿化音,我是江苏人,虽然学中文出身,也弄不懂儿化音的规律,总觉得“京片儿”很好听。啰嗦两句,南方人讲儿化音往往多读一个音节,比如“花儿”,北京人读是一个音节,南方人读是两个音节。


南山牧云578


首先北京人最喜爱用儿化音,把不同的发音念成相同的。其次北京儿化音没有规律。然后北京儿化音有多种来源,其中3种由音的讹变形成;另外是由说话过快形成,还有情绪成分在里面。最后儿化音跟场合、区域有关,正式场合用的最少,南城比北城更重。


杜若花盛开


首先北京人最喜爱用儿化音,把不同的发音念成相同的。其次北京儿化音没有规律。然后北京儿化音有多种来源,其中3种由音的讹变形成:另外是由说话过快形成,还有情绪成为在里面。最后儿化音跟场合,区域有关,正式场合用的最少,南城比北城更重。


吾是四五六


广东人表示好搞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