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赦为什么不受贾母待见?贾琏能住在正院,而他父亲不行?

历史需要慢慢琢磨


读《红楼梦》了解了贾府众人的关系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贾府当家理政的人不是大哥贾赦而是二弟贾政,但是贾府的爵位又是贾赦承袭了,可是贾赦却没有住在贾府,而且从贾府画了一块地修建了自己的府邸,这是奇事一;奇事二,贾赦没有住在贾府正院,但是他的儿子贾琏却住在了那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贾赦因为犯错保留了爵位,没有了贾府的继承权,不能居正院

贾府是是一个遵守规矩和礼制的家庭,根据贾赦得到爵位,贾政的员外郎是皇帝额外赏赐的情况来看,贾府却是遵从了长幼有序的旧制,但是贾赦为什么没能继承贾府,这其中必然还有别的隐情。

贾府是皇家赏给贾府的居住的,但是其实的掌控权还在皇家手里并不是贾府就能够自己做主谁来承袭的。贾赦得到了爵位自然也该继承贾府,之所以他没有是因为他必然因为犯了错被剥夺了继承权,只是念及贾府以前的功劳保留了他的爵位,贾府的继承前就顺位到贾政的头上,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比较奇怪的局面,兄弟两个人一人占了一样。

因为贾赦没有继承权所以他不能居住在正院,这也不是贾母不待见他,而是他平日做事太没分寸,他想要贾母的财产都打主意到鸳鸯的身上了,贾母虽然不好直接说他,但是心里对他也是不满意的。可是贾母对待他们兄弟二人也没有偏心,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第二,贾琏是帮着贾政打理家事,所以暂住正院子管家

贾赦都没能住在正院,贾琏却可以居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贾琏虽然不喜欢读书,大事在言谈机变和打理家事上却很有心得,所以他就住在正院帮着贾政打理家事,但是他只是暂时的住在这里,等以后宝玉长大了,那么他和王熙凤还是要回到贾赦的那一边去的,那里才是他的家。

贾琏在正院居住也并不代表他有贾府的继承权,他也就是作为贾府事情的管理,一旦宝玉长大可以独当一面了,那他也就只能够功成身退的离开了。这对贾琏而言都不是公不公平的事情,在贾府里当家他不仅可以得到历练,还能够维系自身的人脉,所以这件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不过让他管理这贾府的事宜,也是对于贾赦和贾政两房关系的一种维系和缓和,就是虽然分家了,但是大家的主心骨还是在一处,大家还是一家人,还是要一起为了贾府出力。贾琏作为贾府的管家,那么他经历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和叔叔贾政、也可以和父亲贾赦商量,这样一来两府的关系就自然融洽了。

第三,贾政才是贾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能居正院正式打理贾府

相对于贾赦和贾琏父子而言,贾政才是贾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所以他们一家都居住在贾府的正院里,宝玉和贾环才是贾府的正主,他们二人都享有贾府的继承权。

贾政是贾府的继承人,但是他不喜欢也不擅长管理这些世俗的事,所以在贾府好像显得他不重要,可是不管他参不参与管理,贾府里能对重要的事情拍板定案的人依旧是他。

贾政的不管事其实也是放权给小辈们去发展,但是他的不管和放任对贾府的实际发展也不太好,贾府日益坐吃山空和奢靡成风的习气,他从来不去约束,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上班和休憩,完全没有把管家当成一回事,所以贾府的落败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小说红楼


同样都是亲生的儿子,贾母偏爱贾政,不待见贾赦是所有红楼迷们有目共睹的。贾赦以嫡次子的身份高居荣国府正堂,贾赦只能偏居小花园,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呢?

很多书迷朋友都说,在那个年代贾政是读书人,君子端方,堪当大任;贾赦沉迷酒色,不务正业,简直是一无是处,贾母偏爱贾政也很正常。

晴空以为,这只是红楼梦开场后描述的事件,不能作为根本原因。这时候贾赦早已经袭爵,而贾政在很早就已经住进正堂,说明多年以前贾母就不喜欢贾赦,偏爱贾政,那么就出现了一种可能:贾赦年轻时应该也是很有能力,甚至是很上进,如果像后面那么不堪,以贾代善夫妇喜欢贾政的情形来看,长子德行败坏,是可以取消继承权的,爵位也就轮到贾政身上。

贾赦不被贾母喜欢,猜测原因有三:

1、依据红楼的背景看,贾母年轻时做过皇帝的奶娘,自小与贾赦不亲近。贾母很有可能在生完贾赦之后进宫做奶娘,没有亲自抚养自己的长子,贾赦很大概率长在祖母膝下。自古以来婆媳就是天敌,等到贾母回到家中发现长子不亲近了,婆婆夺走了儿子,必然伤心欲绝,这时候贾政揣在肚子里了,就把自己的一片慈母之心全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

2、小儿子贾政只是晚出生了一两年,爵位之不上,家产只能分到两三成,贾母的心越发的偏了,更觉得长子碍眼,处处想为小儿子谋福利。于是大儿子袭爵,贾政住进正堂,王夫人主管中馈,这可是个肥缺,公中的钱财随便捞,贾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人去查账。贾赦原配过世以后,贾母给他另外寻了个目光短浅的小户人家之女,断绝了大房内宅掌权的机会。还有就是后来王熙凤名义上管家,暗地里多次倒贴嫁妆的事情出现。

3、或许因为贾赦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母亲的关爱,索性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沉迷声色犬马当中,以至于后来贾母见面就骂的场景发生。书中的贾赦对贾母很是孝顺,任打任骂不吭声,除了母子亲情以外,应该还有局势所迫,“不孝”是大罪啊!

贾赦的所作所为譬如和小老婆寻欢作乐、行为不检之类的事情其实都发生在荣国府内,至于府外沸沸扬扬的坏名声,甚至有可能是故意传出去的,毕竟德行败坏,袭爵无望。同样是贾府的儿子贾政难道就没有很小老婆寻欢作乐吗?答案是肯定的,书中贾政也有几个姨娘呢!

两个人的名声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其中没有贾母或王夫人的影子晴空不太相信。读书人寻欢作乐那叫红袖添香,无所事事的人寻欢作乐就是道德败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贾琏没有住正院

荣国府正院叫荣禧堂,只有贾政和王夫人入住,贾母住在正院之后的大院子,旁边有抱厦、影壁、小跨院(起先住着姑娘们),再远点的小院子就是贾琏和王熙凤的住处。只是靠近二房,远离大房贾赦所住的花园而已,其实是为了管家方便。由于王熙凤和王夫人是姑侄关系,加上她也是要强好事之人,自然而然的做了王夫人的管家代理,没有府库钥匙,劳心劳力的那种。

由于贾赦不管事,贾琏小时候丧母,本身大部分时间是依赖王夫人生活。长大以后科举仕途指望不上,也就是荣国府在外跑腿的代言人,经常出外差,比如送林妹妹来回苏州,受贾母指示去处理林如海身后事、指挥大观园的建成等等,本身善于经商,虽然读书不行,还是很有能力的。

因为荣国府是二房贾政主事,为了生存,贾琏和王熙凤指望不上贾赦,也只能仰二房鼻息生活了!

贾赦无法居住在正院

1、贾母的偏心;

2、贾赦的爵位是个虚职,没有立身之本,没有底气争夺;

3、这年代孝道父母恩情大如天,贾母的要求贾赦是不能反驳的;

4、贾赦不务正业,没有什么野心,只好金石古董古扇之类的;

5、贾政妻子王氏的力量,加之王子腾的帮助;贾赦的继室邢夫人小门小户,无法扛起荣国府大权。……


这个回答你们满意吗?喜欢的点个赞吧,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见解,谢谢~


晴空莽莽


贾赦是贾母长子,袭了荣国府的爵位,领一等将军衔,但贾母却并不喜欢他,不但不让他打理荣国府,还把他住的地方安排在由“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院子里,贾赦为何如此不受贾母待见呢?



一说《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根据自己经历所撰,而曹雪芹的祖父之长子是庶出,落实到书中,也就成了贾赦不受待见的原因。不过,《红楼梦》既然是一本小说,分析问题就应该以文本为主。而书中对贾赦不受欢迎的原因交代的也很清楚。第四十六回,作者借王熙凤之口而说出了贾母对贾赦的不满:



……老太太常说,‘老爷(贾赦)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做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磨底,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

正因为贾母不喜欢贾赦,所以便把贾赦安排在了由荣国府隔断出来的院子里去了,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但是,仍算是住在荣国府里。这就像薛姨妈借住贾府梨香院,在临街地方开了一个门儿一样。



贾赦住偏院,而其子贾琏为何住在荣国府正院呢?因为贾琏虽捐了同知,却是个闲差,是个有名无实的,他无事可做,便帮着叔父贾政打理些家事。而贾政因为行事方正,颇得贾母之心,贾母便将贾政留在了正院住着。贾琏要帮贾政,当然要住在贾政的院子里。



至于贾政为什么敢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住在荣国府正院,那是因为贾母还活着的缘故。本来贾赦袭爵,而荣国府是敕造,本是爵位的附属物,但因为贾母活着,弟兄二人虽然分开做饭,却没有分家,当家作主的仍是贾母。而贾母作为原荣国府国公夫人,她是有资格占据敕造荣国府的,如果贾母去世,贾赦贾政要分家,贾政却是要搬出去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