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經]20屆,面字節跳動失敗後,卻喜提騰訊產品經理offer

壹號職: 大學生畢業就業,職場新人面試、求職、就業指導,職業規劃與成長指導,職業技能培養指導,和創業指導。


[面經]20屆,面字節跳動失敗後,卻喜提騰訊產品經理offer


本文作者劉曉靜梧桐樹183期,工科專業20屆, 喜提騰訊產品offer!

關於產品⼊⻔的⼀點經驗

其實每個⾯試官都會問我⼀個問題:你純⼯科的背景為什麼要做產品?我:因為我想做⼀個懂技術的好產品? 。嗯,這是我的⽬標。

轉產品前,我的⽬標有兩個:1.弄清楚⾃⼰是否真正喜歡這個崗位 2.弄清楚⾃⼰是否適合這個崗位,或者說我能不能把這件事做好。

一、關於產品的準備

我做了以下⼏件事情:

Step1. 看書。

我⼀⼝⽓在噹噹買了不下⼗本的知乎推薦產品書籍,⽐如《⼈⼈》《淘寶⼗年產品事》《啟示錄》等,包括師兄的《快速轉⾏做產品經理》。當時真的是把書當寶典了,寫寫劃劃,遇到有意思的觀點或者我認為⽐較重要的概念和理論就⼿抄在筆記本上。

收穫:雖然現在沒把書都看完也沒有再看筆記了…但是當時確實是給我打開了對於產品這項⼯作本身和⼀些必要概念的理解,看這些書並沒有讓我覺得在完成任務,反⽽為接觸到新的東⻄⽽興奮,所以順便檢驗了我對產品是有點熱情的。

Step2. 產出作品集。

⽬前的簡歷上都是技術項⽬和⾮產品實習的內容,這麼去投簡歷,Hr那關就會覺得你⾛錯了⽚場,也少了和⾯試官的談資。起先想⾃⼰像⽹上去寫⼀寫競品分析這類的作品,但覺得還是需要⽐較懂⾏的⼈指導才知道優劣,身邊的產品朋友不⼀定有空,那不如知識付費吧。於是看了某產品學院的的產品P1以及增⻓⿊客訓練營的課程,產品知識和運營知識同步學習,先把⾃⼰的職業⽬標從產品細化到要策劃 or 運營,也產出了⼀些競品分析報告之類的作品集,結課還拿了雙優秀,那時候很單純地覺得⾃⼰可以上陣了

收穫:確定了⾃⼰還是⽐較喜歡產品策劃,運營暫時先不考慮吧。然後有了⼈⽣第⼀份很⻘澀的產品作品集。

Step3. 嘗試找實習(慘敗1.0)

這其實是⾮常重要的⼀步。很認同⼀句話:要把簡歷當成是⼀個產品,⾯試官是你的⽬標⽤戶,⼀般⾯試官的⼤體需求是需要⼀個具有產品sense的⼈,不同的崗位可能附加數據分析能⼒、編程能⼒、⾳視頻剪輯能⼒等。那簡歷上就要體現他的需求。我1當時除了⽹課的作品集,把我所有的項⽬都寫成了需求來源、需求分析、實現⽅法、最終結果這種形式…然後我就信⼼滿滿地開始投遞⽇常實習了,是⼀種試⽔。難得的⼏次⾯試下來讓我發現⾃⼰對於產品⼯作其實缺乏⼀個較為系統的認知,我可能會話原型圖、流程圖,會寫點分析,懂⼀點點理論,但我並不知道他們在整個產品流程中的意義,⾃然思考也不會深刻。

收穫:⾄少產出了⼏份有點樣⼦的產品簡歷;知道⾃⼰應該補⼀點系統的認知。

Step4. 參加梧桐樹項⽬,真正設計⼀個⾃⼰的產品

當時找實習不順利我也想聽聽專業⼈⼠的建議,想到之前買過師兄的書,似乎有提到幫看簡歷這⼀項,所以當時就聯繫了師兄,那時候和師兄交流了⼀下簡歷存在的問題,也瞭解了梧桐樹項⽬。從0到1去設計⼀個⾃⼰喜歡的App,這讓我挺興奮的。當時⾃⼰空想了好些idea, 念頭⼀下湧了很多。很不幸,這些念頭在我做⽤戶調研的時候,就發現其實並不是⽤戶的真實需求…最後終於找到⼀個真-需求,於是對這個痛點展開⼀系列⽤戶調研和訪談,發現這確實是⼀個⾮常普遍的需求,並且⽬標⼈群也⾮常明確。花了⼀個多⽉才把項⽬做完。終於有個像個樣⼦並且⾃⼰最瞭解的作品了。後續也有和aha群的⼩夥伴互相挑⽑病,漸漸有了更多思考。

這階段結束,我覺得⾃⼰是真的挺喜歡做產品的過程的,那適不適合,投個簡歷驗證⼀下吧。(相信我,和⾯試官聊天是知道⾃⼰不⾜的最快&最有效的⽅式…)

二、正式求職

1、我下了各⼤招聘軟件,那段時間boss直聘和拉勾以及實習僧都是我不關後臺隨時待命的軟件。我打招呼的形式⼀般是⾃我介紹學校、屆別、姓名,然後簡單(⼀定不要⻓篇⼤論)介紹⼀下⾃⼰的項⽬,再推薦⼀下⾃⼰符合JD的優勢來打動⾯試官。在boss直聘需要和招聘⽅打招呼換取投遞簡歷的機會,雖⾯試官未讀或者已讀未回是常態,但基本能爭取到發簡歷都有⾯試機會,所以投簡歷的回饋率最⾼;拉勾可以打招呼+發簡歷,我也爭取到了不少⾯試機會;實習僧的投遞反饋速度成謎。這次我基本都是從中⼩⼚投起,當時的⼼態確實⾮常平和,不⼀定⼀步就要進⼤⼚,更看重業務是不是我感興趣的⽅向,以及⼯作內容是不是⽐較產品(真的會有些公司打著產品的旗號招你做測試、做視頻剪輯、甚⾄只是缺⼀個寫前端的…,⼩夥伴們⼀定仔細看JD以及有機會可以問問HR和⾯試官)。

2、我算半海投,基本是實習地點能去、JD內容符合預期才投。前前後後投了50多個崗位,獲得了約19個⾯試機會,其中通過⾯試的有9家,前⾯的因為各種原因最後都沒有接offffer。騰訊是最後⼀個也是我最喜歡的⼀個^^

師兄說希望我多談談tx的⾯試經驗,坦⽩說我有運⽓的成分在⾥⾯,基本沒有可複製性…平時那些你最喜歡的App之類的就不說了,整理了⼀些⾯試過程遇到的和aha項⽬有關的問題,供⼤家參考。

  • 為什麼選擇做這個項⽬,出發點是什麼?
  • 項⽬有什麼亮點?
  • 你的產品⽐競品的優勢在哪你覺得你中間哪些地⽅沒做好?
  • 你在做項⽬的時候是怎麼調研⽤戶的需求的?
  • 如何驗證需求?
  • 調研哪些結果對你有幫助?
  • 你設計了哪些問題去引導⽤戶訪談(對需求進⼀步瞭解)?
  • 訪談得出了什麼結論/⽤戶痛點是什麼?
  • 你不是⽬標⼈群怎麼做好這個APP你在這個項⽬中遇到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
  • 產品通過什麼⽅式來變現?
  • 你的所有項⽬中選擇⼀個繼續完善並投⼊市場,你會如何選擇上線會關注什麼數據?
  • 為什麼不做⼩程序⽽做App?
  • 如何獲取App的⽤戶

這些問題其實是我在其他⾯試過程中也有反覆被問到的,⾯試官其實在短時間內並沒有⾮常認真看項⽬,但是他希望通過提問來去試探你對產品的思考。

三、寫在最後

最後想說⼏點官腔的拙⻅~

1. 要有決⼼,雖然很雞湯。經常有⼈問我,我覺得做產品也好,但我⼜捨不得放棄之前學的東⻄,或者說我也想考公務員…其實我也不是沒有這樣的迷茫,當時我已經在學術的道路上越⾛越遠了,突然發現了對產品這個崗位還蠻有興趣,會很焦慮⾃⼰是不是“⽩學了”,以及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後來和⼀個學校的學⻓聊天,我說我能不能⼀邊準備開發⼀邊準備產品,到時候實在產品不⾏可以做回開發。學⻓說產品是⽤⼼去做的,⼀旦你決定了就不要猶豫,否則不如不做,到頭來兩個都做得⼀般般。“⽤⼼去做”這句話驚醒了我,那時候我就堅定了⾃⼰產品的不歸路,再差也就是去不了⼤⼚,我智商⼜沒問題努努⼒⼀定可以在產品上有所進步的。

2. 多和⼈交流。我挺喜歡和別⼈吃飯的(其實因為飯好吃),每次和不同職業不同公司不同崗位的⼩夥伴吃飯閒聊的時候,都受益匪淺。因為⼤家談著談著難免就會表達⼀下⾃⼰的⼯作體會嘛,可能別⼈覺得很正常的事情,到了你眼⾥就是和你之前認知不⼀樣的,對於我是打開新世界的⼤⻔很好的⽅式。回到正題…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要⼀直把視線侷限在⾃⼰這⾥,包括項⽬,⾃⼰做的怎麼都挑不出⽑病,有機會的話請有經驗的朋友幫忙看看(當然記得請⼈家吃飯),畢竟旁觀者清,此處感謝aha群的czy同學⽇常把我懟得體⽆完膚督促我進步,現在想想真是多虧了當時有⼈罵才知道⾃⼰那麼多不⾜。

3. 信⼼與堅持。我從⼩是個乖乖孩⼦讀書路也⽐較順⻛順⽔…所以其實沒覺得有什麼⼤的挫折,但是產品路真的打擊到我了,特別是試⽔的時候簡歷⽯沉⼤海的那段時間,我⽇常懷疑⼀百⼋⼗遍⾃⼰適不適合做產品。⽽且其實有時候也有有⼀些朋友善意地來和我說,要不放棄吧,做你之前的也不錯,浪費了多可惜,那時候就會更難過。但怎麼說呢,我的性格挺剛挺倔的,不太相信有我做不到的事情(事實上經常有做不到的),現在回頭看吃過的苦也沒什麼,⾃⼰已經很幸運了,只是身在其中迷茫的時候是真的很難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