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房家扔在井里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在最近的热播剧《安家》中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引发网友热议。

《安家》中的房似锦|“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网友戏称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苏明玉的母亲赵美兰,樊胜美的母亲刘美兰是母亲界的三大“毒瘤”。她们三个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重男轻女”。

《安家》中的房似锦|“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安家》中的房似锦|“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安家》中的房似锦|“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


其实“重男轻女”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就算在现在科技文化发展的如此迅速的今天,“重男轻女”依旧还存在很多家庭当中。据2018年中国男女比例的现状调查可知在2018年中国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也就是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万人。


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就来聊一聊这可怕的“重男轻女”。


为什么会有出现“重男轻女”


1、 从母系社会进化到父系社会,造成男女不平等


人类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母系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那个时候女性延续氏族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血缘。所以氏族社会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婚姻由对偶婚向一夫多妻制过渡,父权制随家庭出现而产生,财产按照父系继承,世系随父系计算。


父系氏族制形成后,私有制萌芽、产生。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父系氏族制不同于母系氏族制的本质区别,在于世系按父系计算,财务由子女继承,男子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他有权支配家庭的财产,也有权支配家的成员。


2、 封建思想,停留在“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些由父系社会演变出的一些“潜规则”一直在迫害女性。比如“一夫多妻制”,“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养儿防老”,“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这些话语在封建社会广为流传,甚至有的话直到现在还有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

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人停留在过去,固执的相信着那些过时的思想。特别是某些男性为了保持自己高地位这种行为趋于合理,选择用这些封建思想来为自己背书。

我有一个初中老师,已经50了,他有一个女儿,已经20岁了,正在读大学。当二胎放开的时候,没有和女儿商量,他就和他老婆开始备孕,一年多以后他就有一个小儿子。还经常说终于有儿子了。女儿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回家和父母大吵一架,没想到他竟然说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儿子才是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人。

我的这位老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是脑子里还残留着那些封建思想。


3、 社会环境的压迫致使心理异变


其实有的人不是一开始就“重男轻女”的,而是在周遭环境的压迫下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我有一个同学,家里特别“重男轻女”。但是她说一开始她家不是这样的,爸爸妈妈都对她特别好。但是爷爷奶奶是老思想“重男轻女”,因为妈妈生了女儿,经常给妈妈气受。村里也只有爸爸妈妈没有儿子,所以爸爸在外经常遭受耻笑。长期的压抑之下,她的父母开始向她发泄负面情绪,并且后来父母想尽办法终于生了弟弟,我同学的处境就更差了。

在《乌合之众》中有那么一句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就像我同学的父母,环境给的压力让她们的心理发生了异变,为了获取那点可怜的认同感,抛弃自己的认知,随大流走。


为什么我的妈妈是女人,还“重男轻女”?


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苏明玉的母亲赵美兰,樊胜美的母亲刘美兰,都是女人,孩子也是自己怀胎10月生下来的。但是她们依旧“重男轻女”,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其实很多“重男轻女”的妈妈自己本身就经历过不幸,但却把这种不幸延续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可以用两个心理学概念来解释,斯德哥尔摩效应心理防卫机制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其实在我理解看来,为什么自己遭受“重男轻女”以后对自己的孩子还是“重男轻女”,其实就是斯德哥尔摩症状。而这个时候,犯罪者为 “封建思想”,受害者为“女性”,在被“封建思想”挟持以后,便以这个思想为自我思想,全然忘记被迫害的过去,并且把“健康的新思想”视为敌人。


心理防卫机制,或简称心理防卫,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在生理上,心理防卫机制被认为可以防止因各种心理打击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碍,过分或错误地应用心理防卫机制可能带来心理疾病。


而妈妈们延续“重男轻女”就是一种过度的心理防卫机制。因为自己是女孩,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对待。然后当自己生了女孩以后,又因为生了女孩,遭受冷眼,婆婆的为难或者老公的嫌弃。

《安家》中的房似锦|“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这个时候,重重伤害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为了避免这些伤害,妈妈往往会迁怒孩子来调整心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到变态的程度,就是觉得得让自己的孩子遭受自己受到过的伤害,并且以此为保护自己的方式。


“重男轻女”带来的是双向危害,带给孩子是一生的灾难片


【1】“我没有父母,她们毁了我的一生,我没办法爱别人了”


小时候,弟弟喜欢小火车,父母欢天喜地的给他买来,笑眯眯地看他在客厅里面玩,乐在眼中,疼在眉梢。

而我喜欢的玩具,都被以“好好学习”遮得严丝合缝,密不透风,与泪花一起生生咽下去。

十几岁时,父母谈及我以后的婚事说,“要嫁人就得嫁近点的,最好两分钟内的路程,咱就一个儿子,也好照顾她弟弟。”

弟弟再调皮,再挑剔,他们从不舍得说一句,我只是打扫房子时漏了沙发上角落的面包屑,都被点着额头叫着“奶奶、奶奶”地破口大骂。

弟弟考试不好,他们会精心地为他设计未来,如果学习不好,以后做什么,咱提前准备上;如果学习好了,咱们也准备上。

但如果我有一次考试比较差,他们顿时就做出“白花钱”的姿态,甚至一言不合还会说,还是嫁人吧。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缺爱,也是因为缺爱,同样缺少奉献爱的能力。房似锦在刚出现在静宜门店的时候,是个冷漠的人,她不懂的爱,在有爱的门店里显得格格不入。房似锦在遇到徐姑姑的爱的时候,她很迟疑,她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人爱的。其实心里对徐姑姑是非常有好感的,却完全不敢表达,把自己的心藏起来。而且在长期的被忽视过程中,会对自我产生极大的否定感,和强烈的不自信。

【2】“我遭受过太多的艰难,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遭受一遍,我不想生女儿”


我喜欢男孩并不是因为重男轻女,传递香火之类的,而是在这个世界,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弱小,就是更容易受到伤害,就是需要更多保护。作为一个母亲,我能把我所有的爱全部给她,但这远远不够。我童年遭受过的那些噩梦,我不想再让我的孩子也遭受。——来自一位母亲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多可怕,“重男轻女”同样可以遗传,它会以一种惨烈的方式一代一代被传下去。

【3】“我的父母真可怜,百般宠爱的哥哥,却是一个废物”


小的时候,钱紧着哥哥用,还美名其曰哥哥是男孩儿,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哥哥可以用新的文具盒,哥哥可以去春游,哥哥可以买新衣服。而我只能用哥哥用剩下的,他们还经常给我哭穷,说家里是多么多么的穷,为了给我和哥哥上学,家里没有钱。所以我不能去春游,我不能买新衣服。

我的父母简直是悲情剧的好演员。就这样经常在我面前说,哎呀,我为你不知道牺牲了多少。等我好不容易长大了,经常各种饰演各种有病找我要钱补贴我哥家。我哥已经30好几了,每没个正经工作,只能靠父母才能勉强生活。

重男轻女”“压榨”“欺骗”就这样充斥着成年女孩的世界。父母充当着“吸血鬼”尽情的表演着。可是她们宠爱的对象,却长成了魔鬼的模样。你看樊胜美的哥哥,就是一个“烂人”,不好好工作,没有良心,就知道啃老。房似锦的弟弟房家栋,虽然是曾经给过房似锦温暖的人,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撑不起自己的家庭,只能靠母亲欺骗房似锦的钱来结婚买房。他其实就是压榨房似锦的帮凶。

过分宠爱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很自私,而且想要的东西得到的太容易,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努力。一个错误的观念,毁掉的是所有孩子的一生。


怎么和被“重男轻女”的自己和解


【和过去告别才是摆脱“重男轻女”的第一步,原谅自己的不好】


1886年,尼采在《善与恶的超越》中写下: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


从我上面解释的原因中可以看到,“重男轻女”是一个可循环的噩梦。告别才是摆脱的第一步。而且这是可以被摆脱的。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布莱恩·利托认为,人们并非基因或环境的受害者,也就是是说即使在人格形成之后,人们依然可以自由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有3个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是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的,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所定义的,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从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出,在这种家庭中,离开能获得很多解脱。樊胜美,苏明玉和房似锦在最后都是离开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除了这种现实中离开,更高层次的离开是和以前因磨难造就的自己和解。不再陷入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追寻美好,和有不幸童年的自己和解。


【爱自己才是摆脱“重男轻女”的最重要的一步,重塑价值观】


很多被“重男轻女”的女孩子之所以过的不幸福大部分就是因为不够爱自己。因为被忽视过,对这个世界都很戒备。不敢接受别人的爱,不敢爱别人,甚至不敢爱自己。

因为缺爱,为了获取爱,慢慢会变成“讨好型人格”。其实佟丽娅就是没能摆脱父亲“重男轻女”阴影的人,爱上渣男委曲求全,懂事的不像话。

《安家》中的房似锦|“重男轻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亦舒 曾经在《星之碎片》写道: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我们对出生是无力的,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可能在独立之前只能被迫接受不幸的生活,但请千万不要放弃自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许没有人期待。但总会有人为我们充满力量,会用力的拥抱我们。爱自己,爱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