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签订辱约最多的历史罪人,并吃重金回扣!可为什么还有人为其洗白?

龌龊刘世雄


沒听说李鸿章吃了回扣。甲午兵败,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腾博文讨价还价,说讨点回国路费,其实并沒放进自己腰包。李鸿章是签了许多卖国条约,但好像他是管外交这一块的。那时候的外交部长沒有今天好当哟,清政府已腐朽透顶,被洋人打趴了,沒一点胡搅蛮缠的本事,还真的干不了这几乎天天向洋人求饶的差事。我观察,李鸿章好像是为了止损,尽量输的少一点。记得古人有专文论述止损的问题,估计李鸿章学到家了。不管是谁,遇上慈禧这么个主子,想有所作为,比登天还难哟。从历史上看,清廷这艘破船,经灭李鸿章一折腾,沉的更快了,这从另一面倒有功于中华民族。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李鸿章一直以裱糊匠自居,主观上沒有挽救清朝的意图,他所做的,是尽量让老百姓少受点罪,勉力为之。孙中山曾上门劝李鸿章反清,李鸿章沒答应,但也沒加害孙中山之意,只是说,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也许,人老了,都这样,一个人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历史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我只是一滴露水,太阳一出来,我便化为了水气,或滑入小溪,我便不存在了。在后人看来,李鸿章当时很厉害,握有北洋水师,那都不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之败,清廷不给银子,炮弹里是砂子,焉能不败?袁世凯称帝,之前也以为稳操胜券,结果,一夜之间,化为冰山。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估计,当年曾国藩尚且沒敢而代之,李鸿章也沒这心思。在李鸿章看来,作为是大清之臣,不愿留下“乱臣贼子”之名,吴三桂反清,也沒有得到汉人的支持。李鸿章想做封建皇帝的忠臣,他把忠君与忠于国混为一体了,慈禧要废光绪,李鸿章是反对的,这是中国古人知识分子的文化桎梏,也是死穴。为什么打倒一个皇帝,又立一个新皇帝,皇帝是封建知识分子精神信仰,就像老百姓拜菩萨一样,这样循环往复,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旋涡,走不出来,因为知识分子想做忠臣,这就是封建文化作用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