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之道:改變思維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小山村有個年輕人,靠採石為生。別人都是把石頭砸成石子,賣給附近的蓋房人。他卻把石頭運到城裡,賣給花鳥商人。

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他的石頭都是奇形怪狀的,深受花鳥商人喜歡。三年後,他成了村裡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村裡不讓採石,只能種樹。家家戶戶都種起了梨樹,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天南海北的客商,成筐成筐的運往大城市。

那位青年突然砍掉梨樹,開始種柳樹。因為他發現,客商不怕找不到好梨,而是發愁買不到筐。他的柳條筐,被客商一搶而空。

過了兩年,鐵路從村邊經過。他就在自家地頭砌了一堵高三米,長百米的牆。這堵牆面向鐵路,兩邊是萬畝梨園。

坐火車經過的人,在驚歎“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時,四個大字突然蹦出來:可口可樂。憑著這堵牆,青年每年都有幾萬塊的廣告收入。

九十年代,一家外商來鄉村考察投資項目,聽說了這個青年的故事,決定見見他。

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門口跟對面的店主吵架。原來,倆人都賣服裝,他賣600元,對面就賣550元。他賣550元,對面就賣500元。一個月下來,他只賣了8套,對面卻賣了800套。

外商很失望,看來他並不是人們傳說的那樣智慧嘛。外商不死心,還是決定跟他聊聊。片刻,做出決定,年薪百萬聘請他!

因為,對面的店也是他開的……

據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鄉下年輕人,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型跨國公司的總裁。他曾經對自己的員工說,機會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有了思維也就有了財富。

那麼,什麼是思維呢?簡而言之,思維就是人腦對外界事物的概括和反應。普通人的思維以感知為基礎,是線性的,僵化的。而聰明人的思維能超越感知的界限,是發散的,跳躍的。

人的思維,有幾種形式。除了邏輯思維之外,還有形象思維、頓悟思維。邏輯思維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是具象思維,頓悟思維是靈感思維。對人的命運影響最大的,就是靈感思維。

思維和心理學息息相關。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稱之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所以說,很多事不是做不成,是你的思維已經固化了,有些客戶也不是拿不下,是你的思維沒有打開而已。不懂心理,找不到他人的弱點或痛點,也就沒有解決問題的思維。

由此看來,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人際交往,思維很重要。沒有思維,就沒有方法,也就談不上有效溝通。這一點,對銷售人員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