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1、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髮際的兩邊大筋外側凹陷處。在頭部的枕骨下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之間的凹陷中,約平風府,按壓有酸脹感,或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兩邊,輕輕的滑動,到後枕部有明顯的兩個凹陷就是風池穴。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頭痛、頭重腳輕、失眠、落枕、宿醉、眼疲勞、頸部痠痛。緩解所有頸椎問題的效果 風池穴是個即便不懂經絡學的人,多少也聽過的穴位,因為風池的穴位正是僧帽肌的起點,所以只要處理這個點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風池穴也是調整頸椎症狀相當好用的穴位,不論是哪一椎,只要按揉風池穴,都能有緩解的效果。

按摩:一手扶住被按摩者前額,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置於風池穴揉捏半分鐘,同時大口呼氣,重複動作5次,以局部酸脹為佳。

2、迎香穴

位置:位於鼻翼外緣中點的旁邊,鼻唇溝上,可疏通鼻塞情況。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迎香穴為體表的感風之處,也是停風之處,是治風之穴,經常按摩可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經常揉搓迎香穴還能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讓外邪不易侵入體內。

按摩:搓摩法,用兩手的食指分別按住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並且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各搓摩 50 次,有酸脹感且向額面部放射為宜。常用於預防流感。揉按法,以一手拇指按在一側迎香穴上,先順時針揉 10~15 次,再逆時針揉 10~15 次,再換另一側。常用於風寒感冒可引起鼻塞、流清涕。

壓按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間關節按壓迎香穴,以產生酸脹感為宜,鼻酸流淚,效果更佳。常用於防治過敏性鼻炎。點顫法,用雙手食指端之橈側同時按於雙側迎香穴,並點顫各 50 下。常用於慢性鼻炎的自我保健。

3、頭維穴

位置:位於頭前側,在兩側額角髮際向上約1指寬處。或者正坐,在頭側部,在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清頭明目,止痛鎮痙。頭維穴的附近有三叉神經通過,故此穴對與三叉神經痛或偏頭痛、高血壓非常有效果。同時,也常用於緩解眼睛疾病或疲勞、視力減退、腦充血、頭部充血等症狀。

按摩:用兩手拇指同時順時針方向按揉頭維穴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以酸脹感向整個前頭部和兩側發散為佳。或以手指指腹或指節向下按壓,並作圈狀按摩。可用中指或食指按壓50~100次。

4、神門穴

位置:仰掌手腕橫紋靠近小指側上的凹陷處。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按壓此穴有鎮定放鬆的效果,有治療心絞痛、無脈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幫助入眠,調節自律神經,補益心氣,安定心神;輔助治療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癲狂癇、暈車等心與神志病證;治療高血壓;緩解胸脅痛、掌中熱、便秘、食慾不振;改善心悸,治療心絞痛、無脈症、神經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等。

按摩:按摩神門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此手法最適合在晚間睡前操作。

5、太陽穴

位置:太陽穴位於眉梢與眼外角之間,向後一寸陷窩中。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按揉太陽穴可快速緩解頭痛腦脹症狀。主治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按摩:以大拇指或食指揉按,先輕後重,並由太陽穴推至風池穴(乳突後1.5寸凹陷中),然後拿風池穴數下、肩井穴(第七頸椎棘突和肩峰連線中間)18次。

6、印堂穴

位置:用大拇指自下而上,推至額部,由輕度逐漸到中等度,至局部潮紅為止。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明目通鼻,疏風清熱,寧心安神。經常按摩印堂穴,可增強鼻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能力,並能刺激嗅覺細胞,使嗅覺靈敏;還能預防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

按摩: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點按。

7、合谷穴

位置: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痛,牙關緊閉,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痺、口眼歪斜、打嗝等。患有慢性頭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時,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會將頭疼的症狀治療。

當牙痛、頭疼時,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緩和疼痛。用右手使勁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著換手,使用左手使勁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則劇烈的疼痛自然就會緩和下來。合谷穴的摩擦對於治療顏面麻痺、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頭部之疼痛將能發揮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個人生氣蓬勃。每天堅持按摩合谷穴緩解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等緩解疼痛、緩解低血壓、緩解暈車症狀、緩解便秘預防痴呆。

按摩:將食指與拇指合攏,按壓合谷穴可暢通全身氣血,特別是痛偏在前額效果更好。

8、百會穴

位置:百會穴位於兩耳尖連線與前後正中線交點。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本站涉及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低血壓、治療圓形脫髮症、穴道指壓法治療宿醉、增進耐性的指壓法等內容。

按摩:用拇指按壓百會穴半分鐘,先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以酸脹感向頭部四周發散為佳。

9、角孫穴

位置:角孫穴位於耳尖直上,與髮際交點處。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平時按摩這個穴位能夠很好的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從而有利於頭髮的生長。1日做15回可以促進頭部整體循環,讓營養確實輸送到頭髮。

按摩:用拇指或中指順時針方向按揉頭兩側的角孫穴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再按揉1分鐘,以頭部向兩側感到酸脹為佳。或者一邊吐氣3秒鐘,一邊按壓5下為1回。

10、風府穴

位置:位於人體項部,在枕後區,當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

10個穴位專治偏頭痛,快速止痛,1分鐘見效!值得收藏

作用:針對落枕、失眠、神經性頭痛、項強、目眩、咽喉腫痛、流行性感冒、精神分裂症、癲癇、膝蓋痛等,經常按摩可以散風熄風、通關開竅。現代醫學常用於治療腦血管病、延髓麻痺、癲癇、精神分裂症等。同時風府穴對治療膝蓋疼痛有特殊的療效,風府穴可以祛風,還可以治療風寒感冒、中風語言障礙、偏癱失語、膝關節疼痛。

按摩:用中指由上向下按摩風府穴,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2分鐘或者根據需要而定。也可以用食指點著揉;用雙手中指點按或者拇指點按,每天點按2次,每次3-5分鐘。風府穴治療感冒的手法:用食指和拇指按摩風府穴30~40下,可以治療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