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商家如何吸取經驗、轉型升級?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各業的也在有序的恢復復工!聽聽管教授給的建議!

管清友教授指出,對線下生活服務業, 疫情帶來的業務停滯和衝擊是短期的。長期來看,是催化行業轉型發展的契機。

對於商家如何吸取經驗、轉型升級,管清友教授提出線上線下融合:體驗式、沉浸式、重服務,將成為線下生活服務業生態進化的三個大方向。


疫情之後,商家如何吸取經驗、轉型升級?


1.線上線下融合

不久前還看不上微商的人,現在已經活成了微商。

KOC(關鍵意見消費者)、微商、分銷、私域流量成了這次疫情中的救命稻草。線上化轉型有所準備的:火鍋店的店長,美妝品牌的試裝達人,在美團上有外賣店,擁有線上的流量,就能成為緩衝帶。

疫情中,線上線下融合是關鍵;疫情後,數字化的推進,是首要行動。

這一輪線上線下的結合,是全鏈條、多維度、重體驗的,完全超越2013年曾經被風口吹得一塌糊塗的“O2O”。這背後,是供應鏈的升級,以及生活服務類平臺的成熟。

生活服務平臺如美團往線下走,用大數據、技術和直播課程平臺,賦能生活類商家,傳統餐飲、零售商家往線上走,不斷迭代。


疫情之後,商家如何吸取經驗、轉型升級?


面對危機,線上線下必須抱團,形成行業生態的力量。

就像小米的案例,在疫情中仍然以直播的形式推出5G手機,帶動電子產業鏈的復甦。

又比如,前文提到美團大學啟動“春風行動,商家加油”計劃,和商戶攜手共渡難關。線上開放了各項免費培訓課,已有超過200萬商戶、超1600萬人次參與。

此次危機,企業短期靠自救,長期還是要轉型。完成數字化重構,儘可能地線上線下兩條腿一起走路,完善企業在兩方面渠道的觸角。

2.體驗,沉浸,服務

只有好的體驗才能帶來高粘性,引發高頻次的消費;只有提供好的服務,才能讓用戶信任你,長期沉浸於此,增強復購。

管清友教授也對疫情恢復後的行業發展保持樂觀。

“我們應該逆向思維去想行業的發展。中國14億人口,下沉市場空間巨大,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共存。人們需要吃得更好,穿得更好,需要旅遊、電影和民宿。”

安全復工來臨,疫情接近尾聲,用戶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會進一步釋放,生活服務業將重新迎來恢復性上漲。

餐飲、酒店住宿和旅遊業仍有消費升級空間,供應鏈將成為餐飲企業競爭的核心,酒店住宿行業也將向高端、個性化方向發展。

體驗式、沉浸式、重服務,將成為後疫情時代,所有生活服務商家升級的三大趨勢,也將成為中國第三產業、服務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從服務觀念、服務方式到服務體驗的全方位升級。

3.深挖護城河

本次疫情,讓線上生意得到人群極廣的下沉,為互聯網帶來難得的流量。

疫情結束後,下沉紅利很難為某些公司所獨有,如在線醫療、線上辦公、遊戲娛樂為主的線上生活服務業,雖然在疫情期間迎來短期發展機遇,但長期還是會迴歸商業本質,需要滿足用戶對產品與服務的核心消費需求。

企業經此一“疫”,務必牢記打造核心競爭力,形成長期護城河,才能在危機中脫穎而出。

又譬如,生鮮行業。疫情影響,短期需求井噴。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線下商超紛紛選擇與第三方配送平臺合作,一舉催化了整體生鮮渠道的變革。

但是,整合供應鏈、滿足彈性需求的能力,短時訂單暴增,給物流帶來的壓力測試,也對所有生鮮從業者、企業的供應鏈、組織、配送,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之後,商家如何吸取經驗、轉型升級?


4.儲備安全現金流

在春節期間,清華、北大聯合發起一份調研,對近1000箇中小企業做了現金流調查,結果顯示85%的企業現金流最多能維持三個月。

企業賬上現金低於六個月支出,是在危險邊緣,如果低於三個月,則處於危機之中。從上述調查來看,90%的企業現金流儲備不合格,被突如其來的災難砸中非常被動。

而上游的商業地產也出臺了不同程度的房租減免政策,互聯網平臺方如美團,也對湖北地區所有到店餐飲、本地生活服務商戶繼續減免一個月佣金,對全國新合作及續簽的到店餐飲及本地生活服務商戶,延長年費有效期兩個月。

本次疫情給企業和商戶重要的現金流管理教訓,對於市場波動以及實操層面的經驗儲備是企業所必須的,尤其針對相對脆弱的中小企業和年輕創業團隊。

疫情對部分行業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這些企業需要藉助勢頭加快發展,包括與資本市場的對接。

對於當前遭受衝擊的企業,則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想盡辦法活下去,才可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恢復性增長和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