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誰把自己吹的牛都實現了?

大侃歷史


秦始皇出巡會稽渡浙江,項羽看到宏大的場面,說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彼可取而代也”。後來項羽起兵反秦,焚咸陽,自為西楚霸王,風頭比秦始皇更甚。同樣是見到秦始皇出巡的場面,劉邦感慨做人當如此,“大丈夫當如是也”,所以後來他擊敗項羽,建立大漢,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這種在歷史上不少出現,這裡主要說一說三國的幾個吹牛的人。

劉備。劉備小時候家裡窮,織蓆販履為業,但人窮志不窮,家裡東南方向有一棵五丈高的大桑樹,遠望如車蓋,劉備曾向他的小夥伴吹牛,“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羽葆蓋車是天子禮儀,言外之意自然是要當皇帝。後來折騰了四五十年,他真的成為蜀漢開國皇帝。

諸葛亮。諸葛亮年輕時名聲還不大,躬耕於南陽,跟他的一眾朋友吹牛自己是像管仲、樂毅一般的人物,“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樂毅黃金臺拜將,帶領燕軍差點滅掉同為七雄之一的齊國,可見身為農夫的諸葛亮吹了多大的牛。但最終諸葛亮成為蜀漢丞相,軍政一把抓,不但能比肩管仲樂毅,後世更是成為智慧的化身,名氣遠遠超過二人。

袁紹。袁紹和曹操起兵討董的時候,曾經問曹操如果不成功怎麼辦,曹操問他會怎麼做。袁紹說他將“南據河,北阻燕、代,兼夷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討董失敗後,他奪取幽冀,佔領並青,真的就南向爭天下了,然後被曹操擊敗。

曹操。曹操回答袁紹,要“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後來他統一了北方,建立大魏王國。還有他曾說如果沒有他,天下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北方諸侯幾乎都是他平定的。

關羽。關羽視顏良文丑插標賣首之輩,後來就秒殺了二人。但這是小說,正史中只萬軍中斬殺顏良,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吹牛。


三國逐夢


有啊,科學家。

我們小時候看的很多科幻小說,現在不都實現了嗎!

什麼千里眼,順風耳,打電話能看見和自己通話的人。

在家裡能看電影,看大戲。

天天不出門也能盡知天下事。

老天不下雨,咱們叫它下。

炮彈會長眼睛,追著目標打。

打仗為了不犧牲人,做遙控戰士,無人機,去攻擊敵人。

從機器這邊,把牛趕進去,那邊罐頭就出來了。至於是不是連毛帶屎的做,我也不敢進去調查。我怕這鬼機器,把我也做成罐頭!


乾杯安德烈


人們往往把從現實的條件來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言論稱為“吹牛”,於是毫無根據的吹牛與科學分析判斷的預言便魚目混珠了。但是,即便是毫無行動的吹牛,誰又會說自己是在吹牛呢?“吹牛”與否都是別人判斷的推論。

深謀遠慮、高瞻遠矚,有時候往往也會被大多數人當成是“吹牛”,因為這種基於更高境界和維度的分析判斷,這種超乎尋常的遠見性,這種偉大的戰略預見,是別人根本不會相信的,他們總認為那簡直就是“吹牛”,只有時間和實踐證明了,他們才會明白他說的是真的。毛澤東主席就是經常這樣被世人認為是“吹牛”的一個人,但他說的都實現了。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1925年秋寫作,1927年至1976年,這個書生指點了中國的江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1年1月寫作,1949年10月實現了星火燎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1935年春寫作,此後實現了黨和紅軍新的開端)

《論持久戰》:中國能夠速勝嗎?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中國會亡嗎?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兵民是勝利之本。(1938年5月寫作,1945年8月實現了抗戰勝利)

現在是否提打倒蔣介石?做此工作而不提此口號。口號仍是一月十三日停戰位置和政協決議。而且消滅他七十五個旅以後,美國還會加強援助,新的困難又會來。因此,不但要準備三年到五年,還要準備十年到十五年。(1946年11月)……對蔣介石的鬥爭用五年時間來解決,現在不公開講出來,還是準備長期作戰,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1947年7月。但是,隨著指示劉鄧大軍放棄根據地,挺進大別山,打到外線去,以及三大戰役的實施和百萬雄獅過長江,用了四年的時間(1946~1949),就基本上消滅了800多萬國民黨正規軍和非正規軍,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原子彈就這麼大個東西嘛,沒有這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好吧,我們也搞點原子彈,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1958年7月毛主席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發言。蘇聯人知道後說“別說十年,二十年也搞不出來”;美國人知道後說“中國別說十年,就是一百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但是,1964年10月,僅僅用了六年多時間,中國的原子彈就爆炸了)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寫於1965年5月,現神舟號、嫦娥號太空飛船和蛟龍號潛水器正在逐步實現)。




WILLSON39


不能說吹牛吧,只能說是一個偉大的志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當大家回答“為明理而讀書。”“為做官而讀書。”“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時,周恩來慨然說出一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此言一出,使得老師不禁讚道:“有志者當效周生。”

十四年後,周恩來進入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

十七年後,周恩來發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將軍閥勢力趕出上海。同年,共同領導南昌起義,打響共產黨人武裝奪取政權第一槍。

二十六年後,周恩來主導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三十六年後,周恩來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與毛主席共同指揮百萬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

三十九年後,周恩來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成功地組織領導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併為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此後二十餘年間,周恩來的足跡遍佈祖國的山山水水,把五十六個民族的心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他的足跡也遍佈了亞非歐兄弟國家,為新中國爭取到了107個邦交國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到周總理去世時,中國已經從一個GDP世界排名104,一窮二白的貧弱國家,一舉崛起為一個GDP世界排名第八,擁有現代工業體系,航天技術和核武器,贏得廣泛國際尊重的東方大國,可以說,周總理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一豪言壯語。


每日一段歷史


劉秀——

劉秀當年去長安求學,看到禁衛軍的威風和見識了陰麗華的美麗,留下了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最後,劉秀不僅僅娶了陰麗華,還做了東漢的皇帝。


陳勝——

陳勝少時和幾個友人在耕種。覺得太苦了,就感慨了一句“苟富貴,無相忘”。意思是我以後發達了,不會忘記你們的。然後引得旁人一眾譏笑,說你都混到這個份上了,做什麼白日夢。陳勝搖頭嘆息,又是一句千古名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最後,陳勝,吳廣起義,建立了張楚政權,雖然最後兵敗身死,不過也風光無限。


趙奢——

趙括的父親。趙國名將。原來只是趙國管理稅務的官員。有一次秦軍來犯,趙王想讓人帶兵救援被困趙軍。當時包括廉頗,樂毅等人,都覺得此戰不可為,但是趙奢站出來,喊出了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之後,沒什麼帶兵經驗的趙奢就領兵出發,擊敗了秦軍。


黃巢——

唐末農民運動領袖。在被唐朝政府軍到處圍堵的時候,寫下了《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誰能想到,幾年後黃巢真的帶軍殺入長安。之後建立了自己的大齊政權。


項羽和劉邦——

當年,項羽還只是一個顛沛流離的少年;當年,劉邦還只是鄉派出所所長。

在兩人看到秦始皇巡幸路過的場景,驚歎於始皇帝的氣派時候,兩人都發出了感慨。

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是耳!最後,就是這兩哥們滅了秦,之後楚漢爭霸。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朝史暮想


黃巢出生於820年,死於884年,曹州人士,出身與鹽商世家,並且善於騎射,精通筆墨具有詩風才氣,但是成年之時屢次考試就是不中。

在遊覽京都長安後寫下了《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誰曾想黃巢當時憤恨寫下的詩,在十年之後真的成為了現實。

在公元874年,鹽販子王仙芝率先在長垣起義,第二年黃巢便也相應起義,率領著數千農民武裝在曹州與王仙芝會師,共同下定決心要縱橫天下,推翻這腐朽的統治,實現天下平均的思想包袱,唐朝皇帝得知十分驚恐,立刻調集了五路大軍要去圍剿義軍,黃巢率領著義軍殺出了河南,踏入了安徽,橫渡長江,佔領了江西,勢如破竹每到一地都開倉放糧,打豪強,深受百姓愛戴。

黃巢的義軍隊伍很快發展到了五六十萬人,在公元879年,黃巢以義軍統領的名義,昭告天下,要興師北上直插中原,要推翻唐朝統治,兩年後成功攻入了皇城長安實現了當年的吹牛,百姓夾道歡迎,黃巢順應天意在皇宮內登上皇位,國號為“大齊”,改年號為“金統”。

因沒有建立根據地的緣故,很快唐軍連續攻克咸陽等地殺向長安,黃巢率兵倉皇出逃,被唐軍在身後追著圍剿,起義軍收到重創,開始向唐軍投降,黃巢率精銳突破重重包圍,向山東撤退,後被困於泰山狼虎谷中誓死不祥,拔劍自刎而死。其後共十年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腐朽統治。


饕餮史海


有,但是我覺得很多吹牛的都是實現了才敢這樣說。

流傳的最早,也是最廣的吹牛可能就是“亡秦必楚”,根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懷王客死於秦國的時候,楚南公就說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我說一說我的想法。

秦國對於楚國的確不地道,但是說實話,秦國早晚都要滅楚國,楚懷王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的號召力,那為什麼很多楚國人都懷念楚懷王呢?為什麼楚國會喊出“亡秦必楚”的口號出來?

第一:只有楚國還有反抗力量。

先看一看歷史典籍。這是《史記·秦本紀》《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史料記載秦國和其他國家的戰爭,韓趙魏三晉和秦朝PK,死傷特別慘重。

齊燕又互掐,齊國差點滅掉了燕國,燕國也差點滅掉了齊國。自此燕國再也沒有了大動作,齊國也無法和秦國抗衡。

相比之下,楚國好的不是一點兩點,戰國時代六國裡面只有楚國沒受到很嚴重的傷害,雖然也和秦發生了幾次大規模戰爭,但是互有勝負,秦國砍了楚國十幾萬人,但是始終沒能從根本上摧毀楚國的國力,甚至到了後面依然需要60萬軍隊來征服楚國。所以秦朝一統之後,還保留反抗力量的只有楚國。

第二:偶然因素

其實“亡秦必楚”這個口號和“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反清復明”一個性質的口號。秦國滅燕國的時候,肯定燕國人也會說“亡秦必燕”,秦滅趙時,趙國人也肯定說“亡秦必趙”,“亡秦必魏”“亡秦必楚”都是口號,但是滅秦的剛好是楚國的項羽,幾百年之後,也就“亡秦必楚”這句口號流傳下來了,我毫不懷疑,要是趙國人滅的秦,流傳下來的肯定是“趙雖三戶,亡秦必趙”這句口號。

所以不是吹的牛都實現了,而是當你成功了之後,你吹的牛都會被崇拜者說成你從小就有遠大理想,從小就有高遠的志向。

陳勝不成功,誰會記得“苟富貴無相忘”這句話?

黃巢不成功,誰會記得“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

劉秀不成功,誰會記得“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話?

吹牛不要緊,要緊的是有沒有實現它的志向,意志和努力。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王陽明,從小立志當聖賢,結果還真成了聖賢!


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會懷揣著對美好未來的美好向往說出自己的答案。我想成為老師,我想成為醫生,我想成為科學家,我想成為宇航員......

我們的小王陽明絕不落此俗套!什麼執金吾,金榜題名這些都太LOW了,王陽明從小的志向就是當聖賢!沒錯!就是當聖賢!那麼問題來了,聖賢具體是個什麼職業?成為聖賢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是否成為聖賢誰來評定?誰能評定!我們知道孔孟老莊這樣的聖賢千年也難得出現一個,而且他們的聖賢之名大多數是後人尊崇的,當世聖賢談何容易!


而王陽明偏偏就實現了當初的目標!不僅成為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更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創立的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來傳入日本,在整個東亞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可以說王陽明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聖賢!


當初在別人眼裡“吹過的牛”,王陽明還真的實現了。縱觀整個人類歷史,這樣的壯舉鮮有人實現!


亙古懷念說史


韓寒:基本上我吹出來的牛都實現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6, "file_sign": "ed3f38f51af60baed79781a3501108c3\

謙屹AUTHOR


馬雲唄,吹牛要追上校花,最後不是娶了校花嗎?還有林清玄,和哥們看完電影說一定要娶一個東方奧黛麗赫本,然後現在也只有他老婆最像赫本😂

我現在吹牛!我一個月要瘦二十斤!會不會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