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来中国海军发展的速度尤为突出,为何能强势崛起?

黄鑫


我国海军在近15年内的发展速度确实有目共睹、成绩斐然,舰艇总吨位已达14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不仅规模大幅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也跃居世界最前列!之所以能够在近十几年的时间内能够有爆发式的提升,原因只有四个字“厚积薄发”!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之前五十几年的忍辱负重、发奋图强以及国家经济、科技和工业体系能力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的,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海军建设条件。


海军目前最强阵容
预计2019底前我国海军舰艇构成


052C“中华神盾”到055万吨大驱的进化!

海军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不单单是军工相关行业,而是体现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系的水平!从建国到本世纪初,我国的海军规模和技术水平都严重与我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符,海军能力仅能够执行近海防卫,别说与欧美海军强国相关,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主战舰艇的规模与武器配置连周边包括越南、韩国等一些中小国家都不如,导致我国在南海、东海等海上权益收到严重损害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局面知道本世纪初,也就是2005年052C驱逐舰之后才逐渐发生了质的改变,与其说近十几年的海军建设是爆发式的发展,倒不如说是为了尽快弥补前面几十年累积的巨大漏洞!


051型驱逐舰编队,曾经人民海军最强战舰055驱逐舰领衔的驱逐舰编队

海军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舰艇动力、舰载高性能雷达和电子设备、高性能舰载武器系统以及完善的舰艇设计能力等。以水面舰艇为例,国产GT25000系列舰用燃气轮机在2010年前后逐渐成熟;346系列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在2005年投用、也在2010年前后解决了元器件和性能优化;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红旗-16中近程舰空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等舰载武器也基本上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大规模批量装备,而代表我国水面舰艇设计能力等055万吨大驱也是在2014年左右才定型、2017年首舰下水,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海军舰艇相关的关键技术、设备基本上都是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规模化应用条件,也就是从这个时间点之后,水面舰艇开始了大规模“暴兵”状态,截止目前已拥有30艘054A护卫舰、6艘052C驱逐舰和11艘052D驱逐舰的先进水面主战舰艇规模!
国产舰艇早已不存在“心脏病”


052DL驱逐舰海试
055驱逐舰101“南昌号”服役在即

近十几年中不仅水面驱、护舰有了长足进步,2012年“辽宁号”航母的服役开启了“大国航母”的时代,目前国产首艘航母已完成舰载机起降测试服役在即,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国产大型航母也已在船台建造,人民海军已吹响了进军深海的号角!这样就是爆发了吗?不是,这背后却是我们不得不为之的严峻形势!我国经济体量已上升至世界第二(如果按照实际购买力的话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且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铁矿石进口国,来自海上航线和其他海外权益的安全需求对海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海军规模和能力与需要保障的权益严重不匹配,缺少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打击能力,这样的形势正在日趋严峻,因此,包括航母在内的主战海军舰艇建造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远未到自足自满的程度。
同时下水的055驱逐舰3、4号舰

国产双航母编队效果图

正在建造的国产大型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效果图

近几年来海军每年都保持20万吨以上的舰艇建造规模,新舰不断下水的同时仍有大量老旧舰艇需要替代,这也是海军近十几年不断“暴兵”的另一个原因。我国海军舰艇总吨位虽然快要达到美国海军的一半,但大中型舰艇的数量连对方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航母更是十分之一都不如,这样的差距远不是短时间的“暴兵”能解决的,与之相关的体系建设、经验积累和文化沉淀可能还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去追赶、弥补,依然任重道远!
不断“暴兵”中的造船厂

未来大型核动力航母效果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