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之——十大陷阱,速看!早提防!

一、根本不具備招生資格,盜用一些名校的名義招攬落榜生,騙取大量錢財後,逃之夭夭。有些招生單位和個人專以騙取報名費、預交學費和諮詢費等為目的,他們招生時把學校吹得天花亂墜,讓你交納一定的費用,之後便杳無音信。


二、相當一部分異地招生的學校,繞過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核在一些媒體上刊登誇大事實甚至是完全虛假的招生廣告。教育部《關於加強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招生工作管理的通知》第三條規定:民辦高等教育機構主要面向本地招生,確需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的,須經教育機構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

民辦高校之——十大陷阱,速看!早提防!


三、非法中介,騙你沒商量。為爭奪落榜生生源,一些規模小、名氣不大的民辦高校和社會辦學機構委託中介機構進行招生。中介機構受經濟利益驅使,發佈虛假信息誘惑落榜生以達到招生的目的。打著職業招生單位的牌子,介紹學校是虛,騙取錢財是實。部分學生在交了介紹費後,工作人員給開個介紹信,讓學生帶上證件去找學校,結果不是所介紹的學校不存在,就是條件太苛刻,費用太高,讓人無法接受。


四、少數學校誇大事實,誤導學生入學。這些辦學機構招生宣傳時用詞含糊、誇大。比如將自考助學、證書培訓說成學歷教育,將學歷文憑考試說成民辦高等教育,甚至將名牌大學下設的助學機構招生說成名牌大學招生。

民辦高校之——十大陷阱,速看!早提防!


五、一些社會辦學機構與名牌大學合作辦學,巧搭名校、名師背景,提高自己的地位,其在招生時故意混淆辦學主體,直接說成是某某大學招生,並強調招進的落榜生與統招生一樣上課、一樣畢業、頒發同樣的學歷文憑。
六、用“現身說法”的形式誘惑落榜生。不少民辦院校在招生現場大搞成才演講。找來所謂的成才者向前來諮詢的落榜生

長大肆鼓吹自己是如何通過這類辦學機構成才的。但真實情況往往是,演講者只不過是招生者請來的騙子。


七、發佈虛假信息、騙取學生信任。有些招生單位或學校在宣傳中將學校的師資力量說得如何雄厚,把學校的教學設備說得如何精良、齊全,用所謂的高就業率或者藉助名人等方法把學校吹噓得面目全非,同時許諾種種誘人條件,如包就業分配和解決戶口等,致使廣大求學者走進與自己想象相差甚遠的學校,或根本不符合自己專業選擇與發展方向的學校,延誤前程。

民辦高校之——十大陷阱,速看!早提防!


八、用開辦熱門專業、甚至用保證出國的許諾,來吸引落榜生

長的目光。有些學校鼓吹開設熱門專業,培養社會緊缺人才,培養的學生百分之百能夠高薪就業。更有甚者,說拿他們學校的畢業文憑出國能夠優先簽證。
九、利用在校的學生招攬同鄉或親屬的孩子來校就讀。學校以招來一個生源給多少報酬的方式,讓在校學生鼓動身邊的高考落榜生到該校學習,招來的學生越多報酬越多。在豐厚報酬的引誘下,一些在校生不擇手段挖生源,變成了學校的的“招生托子”。
十、有的招生單位以向求學者收取床位預訂金或者預交學費為由,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一方面招生單位很可能侵吞錢物,另一方面求學者一旦對所選的學校不滿意,要求換校時,招生單位又以不退抵押錢物要挾,使求學者進退兩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