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得道行道之人的足迹(每章均有精彩故事举例等)


第十五章 得道行道之人的足迹(每章均有精彩故事举例等)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思维是非常精密的,无所不含的,是无法去描述,辨识他的。就是因为无法去正确的描述,所以只能勉强的去形容他的状态。


豫兮,若冬涉川

迟疑犹豫,豫也可代表大象,这里表示小心谨慎的意思。悟道人的状态,犹如在冬天走过结冰的湖面一样,非常谨慎,就怕掉下去,在运营企业的时候,更是应该如此,当今的商业环境危机四伏,杀生四起。如柳传志所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和行动,都有可能让你落入深渊,哪怕收获了成绩值得骄傲高兴,也千万不要大意松懈,要记住,虽然你前行了,但你还在冰面上。

现在整个商业环境是如此的心浮气躁,尤其缺乏匠人精神,不专心一致内求,提升自己。而是不断地外求寻找他人,悟道的人并不像电视里的神仙一样潇洒飘逸,而是谨慎小心,全神贯注。据统计日本超过200年以上的企业有2000多家,德国有800多家,而中国没超过10家,这就是看有没有匠人精神,是否做到了极致,甚至传承做好几代人。

任何一件事,一个行业做到极致,都能入道,悟道,得道。从而实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犹兮,若畏四邻

悟道之人与世人相处,是无门户,宗族观念的,也是无荣辱,贵贱之分的。若畏四邻,不是害怕四邻,而是以礼相待,更不因为有超然的智慧而傲视他人,相反,去主动接近他人,体现出谦下之德。

犹是做事深思熟虑的意思。在古代是指有一种大猴子,这种猴子非常小心,谨慎。这与儒家“慎独”的概念有些类似,就是说在人面前的时候肯定是落落大方,小心谨慎,说话得体等具备美好的形象,但是在没人的时候,你在人前所说的那些是否还能做到?在儒家中是最高的修行方法之一。这里的四邻可以从四知开始修炼。

明朝有个官员叫杨震,再一次出差的路上,他经过一个县城,而这个县城的县令又正好是他以前的学生,当地县令知道消息后就赶来相见,在席中,县令突然从怀中掏出了十个金子送给杨震,杨震不解说,这是何意啊?县令说,以前是您提拔了我,我才有今天,不然我还没有机会做官,所以表示感谢,现在没有别人,你就收下吧!杨震说“岂可暗室亏心?更何况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这都知道了,难道这还不够吗?

这就是有名的杨震四知,但是现在知道并做到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领导者不畏百姓员工,员工也不畏领导客户,子女不畏父母,学生不畏老师,更别说畏天地了,这里的畏是指尊敬,重视的意思。


俨兮,其若客

指容貌庄重威严,悟道之人在生活工作中处处爱人如己,敬重他人,没有主人的观念,甘做世人的客人,对人有礼节,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如此,世界就和谐了。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师生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经营者与客户之间都感觉是彼此的客人,那就真的达到了一团和气。

海底捞大家都知道,以服务闻名于世,老板张勇曾说过一句话,客户应该被更广泛的定义,其中包含员工在内,所以企业对员工好,为员工服务,他们把员工当主人,把企业当客人,所以员工也能将自己当客人,将客户当主人,这样就能和谐。顺丰快递也是如此,他们说你们自己配车,自己做生意,我是为你们服务的,提供订单的人,将自己与别人处于平等状态,并服务他人,而不是自恃功高,觉得自己养活了20多万人。佛教中也说,您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人人都是佛菩萨,对待身边的佛菩萨得谦虚祥和,像客人一样。


涣兮,若冰之将释

有一个词叫冰释前嫌,就出自于这里,像冰块一样,消融了。涣就是流散,离开的意思,悟道的人就像冰化开了一样,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是在夏天,当饮料中放入了冰块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冰块正在悄无声息的消散开来,化在饮料当中,老子用此形容每个人,内心都有执着的东西,放不下,看不开的事情,但是当学道,悟道之后,这些事情就会像冰块一样,慢慢的消散开来,最终无影无形,再也不会纠结。

在领导团队的时候,只有温暖才能将员工内心的冰块慢慢融化,大家才能相融,如果用威严来管理团队,在人类内心会产生寒凉之气,不仅不会化掉员工内心的冰块,反而会积冰为凌,越来越厚,因为在外面又增加了一股寒气。暖流源自于真心的对待别人,你就是员工的道


敦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浊

这里的敦为沌,为模糊之状,天地未分之初,浊也不是污浊的意思,朴和浊是混沌状态的描述。所以这里指的是混沌的状态,这就应该是悟道者追求的状态,追求的品性,简单来说就是大智若愚。

当年有个人叫林语堂,在美国哈弗留学研究生。但是突然有一天学校对他的奖学金全部给停了,这下让林语堂在美国留学无法生存了。开始东拼西借,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他想到了一个人,胡适,但他俩并不是那么熟悉,只是彼此知道而已,于是林语堂就给胡适写信,说明了情况,问他能不能向北大借1000元美金,这时的林语堂其实也没抱太大的希望,但是没想到过了几天钱就真的给寄来了。

就这样,林语堂在哈佛完成了学业,后来又去了德国念博士,他又给胡适写信,这次钱又寄来了,就这样,林语堂又念完了博士。完成了学业后,准备回国家报效了,首先来到了北大,还这2000美元。可是学校却一点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胡适自己把钱借给了林语堂,而且还并不声张。

像这种将金钱名誉都置身于身外的状态,就叫混沌。人生在世几十年,帮你的人,害你的人都是人生的过客,都应该珍惜。百年后尘归尘,土归土,哪有那么多的抱怨仇恨呢?看开了,这种状态,就叫混沌,大智若愚,坦然随缘不在意!


旷兮,其若谷

宽阔如山谷,形成中空状态,悟道之人的视野早就应该已经跳出了自我的圈子,家庭亲友的圈子,而是放眼于整个人类,天下的利益,他山谷般的胸怀,天地般的意志是常人不能够认识和理解的。


孰能晦以理之徐明?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这里的浊并不是污浊的意思,而是形容混沌的状态,人内心没有形名之分,没有各种比较,为朴为浊,当你进入这个状态,你才能真正安静下来,从而变得清澈。一般人很难真正做到清净下来,心里总是装着一些先入为主,二元对立的观念,悟道之人明白,只有真正安静下来,才能摒弃这一切想法。

有这么一个人,一天早上起来看到门口有一条死鱼,心里就很不开心,便把鱼给扔了,第二天早上又看到门口有条死鱼,顿时火冒三丈,又把鱼给扔了,到了第三天早上又看到一条死鱼,他已经无法忍受了。于是在第四天早上天没亮的时候就蹲在那里等,看到底是谁跟自己过不去!结果这时看到一只小猫叼着一条小鱼,缓缓的走了过来。他一看惊呆了,这只小猫他认识。曾经这只小猫的腿被压断了,是他给小猫治疗包扎的,原来这只小猫是来报恩的,带着它认为最好吃的食物来送给他。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当你慢慢安静下来,去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事物不再像之前那样了,这就是浊而静之徐清。静下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外聘人才,空降领导。很多领导刚开始为了表示才能,表示自己有多厉害,甚至要树立威信,便会发行一大堆改革策略升级方案,这是比较不合适的,因为你来的时间还短,对于这里的人,环境和关系都还没有了解透彻的时候,就发表自己的观念,言论是很难执行和落实的,甚至都很难被接受。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这句话连接前面浊而静之徐清,当你安静下来之后,才能看见事物的本质,核心。当做好充分的了解规划过之后再去开始行动,这种动就能惊涛骇浪,直切要害,迅速起到效果。

王阳明是一位儒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圣人,当时在朝廷做官,写建议书得罪了太监,导致发配到贵州农场,也就是因为这发配给了他清心悟道的机会,到最后修炼成什么样呢?所有的荣辱名利全都忘了,只剩下一点良知,做事就靠这一点良知,不顾别人如何看待,说他好坏都无所谓,所以带兵打仗非常厉害。

在历史上文人带兵打仗的领域中,他排第一,百战百胜。最大的一次战争就是活捉宁王,当时宁王起兵造反,带有十万大军,这时正好被王阳明碰上,他是出来打土匪强盗的,所以没有什么兵马,人家都劝他说快跑吧,王阳明一想不行,必须得打,结果伪造兵符,从各地调兵,但时间紧迫,并没有调来多少,当时伪造兵符是要斩首的大罪,但他心中只有良知,并没有其他的东西,自然也将生死置之度外,于是他开始团结百姓的力量,一共凑出了几万兵马,有很多都是农民,老少都有,其实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虚张声势说有40万大军。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用了35天,就把宁王的十万大军给灭了,并把宁王活捉了。

当喜报传来的时候,他还正在上课,报信的人告诉他,宁王被活捉了。王阳明很平静,说先出去,不要影响上课,后来人家都问他这么大的功劳,举国震惊,你怎么这么平静啊?他说一切得失,荣辱如飘风之过耳,兮能动我一念?今日虽成此功,不过是悟道应验而已,过眼变为浮云,吾已忘之矣。

他不光在有功的时候坦然处之,在受到侮辱的时候也是如此,当王阳明一个人平定判乱之后,那些武将太监愤恨不已,感觉王阳明抢了他们的功劳,便派兵痞去骂王阳明,但王阳明却丝毫没有生气,看他们被大太阳晒得满头是汗,便给他们上酒喝,看他们从早上骂到中午,太辛苦了。便好酒好菜招待,有的人骂的体力不支,病倒了,王阳明便派大夫给他们治病,还给他们分钱,并嘘寒问暖的跟他们聊天!把那些兵痞感动坏了,感觉王阳明对他们这么好,他们还骂王阳明,觉得自己太不是东西了,于是便纷纷回去了,这就是安以动之徐生的境界。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守道去行事的人,从不会把事情做的太满,对他来说,盈和亏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形名之分,随缘去做。比较出来的结果会不断的发生改变,盈满则亏,相比则亏。当你只有保持不做满的时候才能放弃旧的,成就新的。盈是一种幻想,不追求人家说的完美状态,刻意留有一些不完美,遗憾也是一件好事,抓住核心,放弃不重要的就行了。

如苹果公司,他们的技术,实力,团队,渠道在世界上都是属于最顶尖,最一流的,但是他们公司除了手机,电脑和一些自主产品之外之外,并没有把业务开展到其他领域去。没有做做电视,做做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在很多外人看来,他们有这么好的优势,却没有抓住它去赚更多的钱,好像是挺遗憾的,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只要抓住核心就可以了,乔布斯也曾经讲过,根本就不用做什么市场调查,我们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从苹果的标志也可以看得出来,好好的一个苹果,少了一块,这就是不盈的状态。

读完之后有何感悟心得?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