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劑——和解少陽(小柴胡湯類)、四逆散類、調和寒熱

和解劑

和解劑是具有和解少陽、調和肝脾、調和腸胃等作用,用於治療傷寒邪在少陽,肝脾不和、腸胃不和的方劑。


和解少陽劑

配伍規律:解表藥(入少陽藥)+清熱藥(入肝膽經)

小柴胡湯(傷寒少陽證、婦人中風,熱入血室、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蒿芩清膽湯(少陽溼熱痰濁證)


小柴胡湯

組成:柴胡、半夏、人參、炙甘草、黃芩、生薑、大棗

功用:和解少陽

主治:1.傷寒少陽證,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舌苔

薄白,脈弦者。

2.婦人中風,熱入血室。症見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鑑別:小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者均和解少陽,但小柴胡湯乃傷寒邪入少陽之

主方,主治少陽證邪在半表半里者。柴胡桂枝幹薑湯治兼內有寒飲,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兼有 痰熱


蒿芩清膽湯

組成:青蒿、黃芩、陳皮、半夏、竹茹、赤茯苓、枳殼、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功用:清膽利溼,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溼熱痰濁證,症見寒熱如瘧,寒輕熱重,胸脅脹痛,吐酸苦水,舌紅苔膩,脈弦滑。

特點:芳香清透以暢少陽之樞機,苦燥降利以化溼鬱之痰濁

鑑別:小柴胡湯和解之中且可扶正,蒿芩清膽湯和解之中兼有清利溼熱,理氣化痰之效。用於少陽膽熱

偏重,兼有溼邪痰濁者。


調和肝脾劑

配伍規律:理氣疏肝+養血和血、健脾助運之品

四逆散(陽鬱厥逆證、肝脾不和證)

逍遙散(肝鬱血虛脾弱證)

痛瀉要方(脾虛肝旺之痛洩)


四逆散

組成:柴胡、芍藥、枳實、甘草

功用:透邪解鬱,疏肝理脾

主治:1.陽鬱厥逆證,症見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洩利下重,脈弦。

2.肝脾不和證,症見脅肋脹痛,脘腹脹痛,脈弦。

鑑別:四逆散與小柴胡湯均為和解少陽劑,小柴胡用柴胡配黃芩,解表清熱之力強,四逆散用柴胡配枳

實,升清降濁、疏肝理脾作用較著。四逆散為調和肝脾基礎方。


逍遙散

組成: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白朮、甘草、生薑、薄荷

功用:疏肝解鬱,健脾養血

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症見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

特點:肝脾同調,氣血兼顧


痛瀉要方

組成:陳皮、炒白朮、白芍、防風、

功用:補脾柔肝,祛溼止瀉

主治:脾虛肝旺之痛洩,以腸鳴腹痛,大便洩瀉,瀉必腹痛,瀉後痛減,左關脈弦而右關脈緩為辨證要

點。


調和寒熱劑

配伍規律:辛溫開散+苦寒降洩

半夏瀉心湯

組成:半夏、黃連、黃芩、乾薑、炙甘草、人參、大棗

功用:平調寒熱,散結除痞

主治:寒熱互結之痞證,症見心下痞滿,但滿而不痛,嘔吐,腸鳴下利,苔膩微黃。

特點:寒熱並用,辛開苦降,補瀉同施。

鑑別:生薑瀉心湯為半夏瀉心湯見乾薑二兩,加生四姜兩,主治水熱互結於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

證。甘草瀉心湯為半夏瀉心湯加大炙甘草用量,主治胃氣虛弱寒熱互結

之痞證。黃連湯為半夏

瀉心湯加黃連,並黃芩易桂枝,主治上熱下寒,胃熱欲嘔吐,腸寒則腹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