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以前被當柴燒的中藥——“柴胡”

《神農本草經》記載柴胡:

“味苦平。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柴胡為《本經》上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根。《本經》原名茈胡,茈有柴與紫兩種讀音,茈草、茈姜當讀為紫,而茈胡則讀為柴。後人為了區分二者,改茈胡為柴胡。

傳說以前被當柴燒的中藥——“柴胡”

柴胡


原文中提及的“心腹腸胃中結氣”既可以指無形的邪氣,也可以包括痰飲、瘀血等有形的實邪,更包括“飲食積聚”。心腹腸胃”的範圍甚廣,然主要集中在腹部,包括胃、腸、肝、膽、胰等疾患。從其臨床應用來看,柴胡治療上述部位的疾病最為常用,代表方當屬大、小柴胡湯、四逆散等。


傳說以前被當柴燒的中藥——“柴胡”

小柴胡湯方


“結氣”,也就是氣結,即氣滯。柴胡主要歸肝膽經,最擅長疏肝解鬱,是疏肝解鬱的要藥。只要“心腹腸胃”有結氣,就可以用柴胡類方來治療。如胃腸氣滯之脅肋疼痛,可用四逆散治療。“按之心下滿痛”之少陽陽明合病,宜選用大柴胡湯,本方治療膽囊炎、膽結石、胰腺炎等膽胰系統疾病最為常用。對於“嘔而發熱者”之外感發熱,即可選用小柴胡湯。以上僅是舉例說明,三方的應用遠勝於此。

黃紅勤認為柴胡具有疏通胃腸之功,在臨床中每遇氣機鬱滯而致的脘腹脹滿而不大便者,大劑量應用柴胡根常收佳效。如一男患者,50歲,平素身體健康,大便2~3日一行,稍幹,1周前因家事不和而致氣鬱脘脹,厭食,大便5日未行,急給以柴胡根60g,水煎分2次服用,服後大便得通,下燥屎數枚,腹脹減輕,第2天柴胡根30g,水煎服,藥後諸症消失,大便正常。

以柴胡為主藥的方劑,其應用指徵均符合柴胡證,臨床表現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目眩脈弦等。《傷寒論》第101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所以,只需具備兩個以上症狀,就可選用柴胡類方進行治療。

《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一人年過四旬,脅下焮疼,大便七八日未行,醫者投以大承氣湯,大便未通而脅下之疼轉甚。其脈弦而有力,知系肝氣膽火恣盛也,投以拙擬金鈴瀉肝湯加柴胡、龍膽草各四錢,服後須臾大便通下,脅疼頓愈。審是,則《神農本草經》謂‘柴胡主腸胃中飲食積聚,推陳致新’者,誠非虛語也。且不但能通大便也,方書通小便亦多有用之者,愚試之亦頗效驗。蓋小便之下通,必由手少陽三焦,三焦之氣化能升而後能降,柴胡不但升足少陽實兼能升手少陽也。”

“寒熱邪氣”既可以指寒邪或熱邪所致諸證,也可指邪入少陽而表現為往來寒熱。但不論是寒邪或熱邪,其入侵部位均在少陽。此時,即可用本品來治療。如外感發熱之寒熱往來,可配伍黃芩、生薑等,即小柴胡湯。臨床上,若見外感發熱者,可用複方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退熱效果佳。若煎湯內服,須加大柴胡的劑量,一般為20~60g。筆者治療外感高熱,麻黃湯是最常用方劑。而對於高熱伴咽喉乾燥,口苦目赤者,多用小柴胡顆粒沖服。

準陳致新”一語難理解,不過可從其學面來解釋,“陳”即陳舊之廢物,如瘀血、痰飲等均屬人體代謝的產物,“新”即新生之義,意即氣血等精微物質。故“推陳致新”可理解為祛邪以便扶正。一般認為柴胡為和解藥,配伍黃芩、人參等既能祛外邪,又能扶正。在《中藥學》中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說,意即丹參具有補血作用,然實際上丹參並無補血之功。不過,瘀血阻滯,則新血不生。丹參通過其活血作用,使瘀祛血生。這種機理實際上也就是“推陳致新”。

本品絕無補益之功,所以“久服輕身”之說屬道家之學,臨床無實用價值。柴胡亦無“明目益精”之功,但與補益肝腎配伍,可治療肝腎不足,目睛失養之視物昏花等。《醫學啟源》記載:“以柴胡為主,草龍膽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藥也。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不過,現今柴胡明目之功,在臨床上應用較少。

中藥學教材把柴胡歸屬於解表藥之發散風熱藥,性味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功效為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主要應用在表證發熱,少陽證;肝鬱氣滯;氣虛下陷,臟器脫垂等等,一般用量為3-9g,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鬱宜醋炙,昇陽舉陷可生用或酒炙,且用量均宜較輕。由於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服或者慎用。


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自宋永剛老師《神農本草經講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