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


五脏与季节的关系,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

(1)心气通于夏。夏季气候炎热,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

(2)肺气通于秋。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少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

(3)脾气与四时之外的“长夏”(夏至~处暑)相通应。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湿为热蒸,蕴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人体的脾主运化,化生精气血津液,以奉生身,类于“土爰稼穑”之理,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另外,脾气通于四时,又称脾主四时。《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提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脾不独主一时。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心肺肝肾的生理机能,赖脾气运化及其化生的精微物质的支持。脾气健运,则四脏得养,功能正常发挥,人体康健,正气充足,不易得病,既病也易于康复,即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

(4)肝气通于春。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体之肝主疏泄,其气升发,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中之少阳,故与春气同气相求而相通应。

(5)肾气通于冬。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则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肾与冬气相通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