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每一棵大树下面都会有稀稀疏疏小草在生长,任何的风吹雨打在大树的眼里似乎它们都没有经历过。可是再大的荫庇下也会有另辟蹊径,勇于承受的小草个例,最终它们成长为硕大坚不可摧的灌木丛。

那么剧中的路铭嘉是小草还是灌木丛呢?

我们先看一下他的工作背景,他任职于刑侦支队队员,是副支队长秦驰的助手。他的父亲则是刑侦局主管副局长路正刚。从职业的角度来讲,这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可是对于刚刚入职不久的他,每天面对的并不是各种刑侦案件工作,而是电脑屏幕上的扫雷等纸牌游戏。作为公职人员,这样的行为是有悖职业道德的。重要的是路铭嘉所在的单位是行动性的单位机构,这样无所事事的行为是被所有人瞧不起的。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对路铭嘉进行教育。甚至有的时候路铭嘉走在路上和领导打个碰面,都是领导先打招呼。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来自父亲路正刚荫庇下的光环效应。这样的现象在现实中我想应该也会存在。

上司的孩子在职场上,往往都是最耀眼的星。被所有人捧在手上的感觉,一部分来自自己的虚荣心,一部分来自阿谀奉承的人的甜言蜜语。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而这一切过后,都是一个个赤裸裸的现实摆在面前。大家关心的并不是你,而是你身后的那棵大树。因为他们也想得到荫庇,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所以在单位大家对路铭嘉的客气完全是来自于​他的父亲。至于背后大家怎么看他,我想这才是路铭嘉心中所有的芥​蒂吧。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在秦驰康复以后,单位为了表彰秦驰的职业精神,任命秦驰为支队副队长。就在路正刚再给秦驰授警衔的时候,下面就有人开始了议论。

说路局肯定做梦都想给自己的儿子授衔,可惜他没有像秦驰这样的儿子。可见,路铭嘉是一直生活在自己父亲闪耀光环下的。见面时大家对你笑脸相迎,背后实则阳奉阴违。

路铭嘉心中是怎样想的呢?值得庆幸的是,他并没有活在不现实的虚荣心里。他非常想和大家一样做一个平凡的刑侦警察。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希望大家摘掉有色眼镜,以一个同事的眼光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他心里明白这棵大树或许给他带来了相关的好处,可是却将阴暗刻在了自己的内心。他想冲出来,想成为秦驰那样的刑侦干警。

在父权的保护下,他选择了独立生长

由于没有前期的办案经验,所以路铭嘉身上缺少刑侦干警的果敢。有一次,饭馆老板的儿子在外面被小混混欺负。

路铭嘉在接到求助以后,面对两个小混混他并没有从气势上面打压对方,反而被两个小混混按在地上进行殴打。直到混混看见路铭嘉身上的枪后,才就此打住。从这一点上看,他是一个温室里培养的人。由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历练,他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在饱尝别人的冷嘲热讽之后,路铭嘉决定摆脱父亲的庇护。用自己的真实行动来向大家证明他并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所以秦驰上任以后,路铭嘉就决定跟着秦驰办案,想着从他身上学到真正的刑侦本领。他勇敢地做出了选择,逃离了办公室的舒适区,每天奔波于风吹日晒的探案路上。

巧的是,自从秦驰经历过“714”枪击案之后,由于精神上面和肉体上面的创伤,秦驰患上了顺向和逆向性失忆症。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他对之前的从警生涯只记得片段,在人事关系上,他已经忘了在其中投入的感情。这样的情况对路铭嘉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因为秦驰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并不会因为自己是路局长的儿子对自己有所看法。这样对两人的合作关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秦驰伴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的搭档,他们之间在逐渐建立合作搭档的关系。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加上路铭嘉主动要求和秦驰合作办案,至少在秦驰在受过创伤之后需要面临的新的社交对象减轻了负担。所以很快在接下来的案子中,他们之间变得越来越默契。

他们成功地破获了一起凶杀案,在接下来的案件中,他们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默契。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秦驰是一个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老刑警。他心思缜密,有着非常强的洞察力。

路铭嘉呢?经过跟着秦驰办案后,他也在潜移默化地受着秦驰的影响。为了案件能够得到新的进展,路铭嘉经常独自进行摸查走访,提高了办案效率。

《重生》面对强大的父权保护,路铭嘉在警队该何去何从?

也正是由于路铭嘉有目的性地问了一句钟林的女儿喜欢吃什么,才有了接下来找到范凯的有力线索。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饼干”这条线索想要找到主犯范凯就如同大海捞针。所以自从路铭嘉决定冲出父权的保护后,他的业务能力一直在直线上升。面对父亲察觉的伤疤,在路铭嘉心里就是刑侦支队的队员标配。

所以我们应该放弃不属于自己的舒适圈,不跳出去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人生来就是要锻炼自己的韧性,这样才能长成顽强的灌木丛。自己供给的营养远比汲取别人的要好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