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小马谈古今


其实,说到《红楼梦》,大家都被迷惑了,确切地说,是被作者故意搞糊涂了。

🍒四大家族,不假。

但那是金陵省的四大家族。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已经说得明白,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金陵省的,而且各省都有这样的家族。

🍒四王八公,不假。

但那是开国时期,不是今天的四王八公。

书中已经明确说,只北静王因为祖先功劳大,又多袭了一代王。也就是说,其余三王已经不是王了。

书中喊南安王太妃,是正规称呼。

因为王太妃的丈夫是郡王,她丈夫虽然已经死了,儿子已经不是王,但是她的王太妃身份不会变。就如贾母的丈夫贾代善平袭国公,但贾赦现在只是一等将军,可贾母依旧是(故)荣国公夫人一样。

在这里,就要分析,为何薛家能够并列四大家族。

宁国公,肯定是方面军级的统帅军官,主要这个宁字封号太高大上。荣国公对应也该是集团军总司令。史家应该是镇守大将,因此是侯。王家的统制则相当于军长,所以是伯。薛家是紫薇舍人,这个官哪怕就算明代中书舍人的七品,职务虽然不高,却是皇帝秘书,自有足够的资格列位四大家族。

🍒现在的四大家族

现在的四大家族,已经基本报废。

宁国府,是三品爵威烈将军,空爵。

荣国府,是一等将军,空爵。

贾政,从五品万年员外郎。长期不上班,偶尔得一个学政(是兼差,没有品阶,以本人级别上任。明清时期,学政是最高正二品侍郎,最低五品学士兼任)还没有下文。

史家保持军人本色,甚至多封了一侯。因为书中介绍贾母是老史侯之女,不是史某侯之女就证明最初史家只有一侯。可惜史家已经竭力与四大家族撇开,两侯到省任职,远离了中央政权。

薛家已经沦落到商人了。皇商只是一个皇家承包商,譬如桂花夏家也是皇商。到了京城之后,草都算不上。折腾这么多年,薛蟠连官员小姐都娶不到,就是证明。

看看人家贾赦,迎春虽死得惨,可哪怕是庶女找的也是实权指挥使(5品)。

四大家族唯一出彩的是王子腾。

王家本身也是报废的,虽没明白说,但王子腾应不是老大,继承爵位是凤姐父亲,她的身份才能与贾琏匹配。

王子腾以前是京营节度使,但这个官显然不应该是直隶总督,也不该是九门提督,大体是京畿大营总管,大约正二品。这属于实权官,也是皇帝心腹。因此,王子腾现在是四大家族的实际代言人。

嚣张跋扈的凤姐:

不过这也仅仅是过去式了,因为王子腾被升官了,九省检点也好九省统制也罢,其实就是国防部巡查组长,级别高得吓人,上将大将的,可各省总督巡抚会听你的呢?

🍒有人会有意见了。

说,贾家被你说得那么不堪,怎么贾雨村还能被贾政推荐为金陵知府?

嗯,第一,贾雨村之前就是知府,现在是起复而不是晋升。第二,书中说了,林如海也为贾雨村准备了丰厚礼物。第三,贾政转推荐给王子腾。王子腾当时还有权力,吏部买个面子也不难。

🍒真实的元春

元春怎么进宫的?

元春之前是女史。

明代的女史,连女官都不是。其实也就是皇宫的执事丫头。

这里就可以看出贾家彻底衰落了。贾元春连进宫选秀走嫔妃的资格都没有。

元春为何封妃?

王子腾当时有军权啊。皇帝得安抚一下。

贾元春为何是诡异的封号?

我们知道,贵妃是妃的等级。

那么,贤德妃是什么。

是贤德+妃。还是贤+德妃?

或者后面晋升的贤德+贵妃,贤+德贵妃?

是第一种那就只有一个解释,皇帝已经提前给贾元春判了死刑。因为只有死妃才会得到两字封号,无论是贤德+妃,还是贤德+贵妃在皇帝心目中都已是死人。

如果是贤+德妃,或者贤+德贵妃,那也说不通。因为汉族王朝习惯是姓+德妃,比如唐高祖的尹德妃。而满清规矩,如雍正生母则叫德妃乌雅氏。

如果,在德妃或德贵妃前面加个贤字,那依旧还是个谥号。

贾元春是妃又怎么样?

太监一群一群来勒索娘家。忠顺王府长史都敢公然打上门嘲讽贾政。一般情况下,一个所谓戏子根本不会这么折腾。

🍒结语

四大家族已堕落干净。

子弟不肖,欺男霸女。

坐吃山空,寅吃卯粮。

纵奴为恶,鱼肉乡里。

朝政毫无发言权,甚至知情权都没有。

所谓四王八公都是一样的情况,在北静王带领下继续醉生梦死,甚至公然以秦可卿丧事抱团来向皇帝示威,其实也就几个破鱼烂虾耳,三两下被轻松收拾掉。归根结底不过一群吃祖宗饭的爵三代爵四代而已。


四川達州


我想题主问势力,指的不是贾家有多么富贵,而是说贾府在朝堂上的真正实力。

有钱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地位。

我们就来探讨下贾家势力多么大。

1、国公府邸

书中提到了“八公”。

镇国公牛清,理国公柳彪,齐国公陈翼,治国公马魁,修国公侯明,缮国公石某,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国公是爵位,位置仅低于郡王。唐制里国公和郡王都是从一品。红楼梦中这八公清一色武职,有点类似于开国元帅。

公爵是一种荣誉,代表的是身份和地位。

所以贾府敢说自己“钟鸣鼎食之家”,“世代簪缨之族”。

十三回说: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这是宁府现状。我们知道红楼梦开篇时,贾敬就已经求仙问道去了,贾珍袭了爵位。秦可卿死的时候,他们花钱给贾蓉搞了一个五品的“龙禁尉”。但摆明是勋官,只有品级而已。

荣国府这边,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贾政是是五品工部员外郎。员外郎这个职位是正额之外增置的,也就是正式编以外的编外人员。明清的时候,这个官可以花点钱搞到手。

所以贾家的老少爷们,拥有京中最能显摆的身份地位,还无事一身轻。

2、宫内关系

首先是元春。元春做了贤德妃,贾家便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了。

然后是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从这阴阳人的嘴里看得出,他堪称手眼通天。一句户部堂官老赵就不得了。把户部一把手叫老赵,这关系不一般吧。而且这阴阳人怎么显摆呢?把贾蓉履历给自己的小厮,让小厮给户部堂官。这样的人物,秦可卿死了,亲自跑来上祭。

还有六宫都太监夏守忠。这个阴阳人曾跑到贾府代宣贾政入朝,也是他透露消息给赖大说元春封妃了。之后贾家和这个阴阳人来往密切,这阴阳人指使小太监经常跑到贾府来要钱。

还有一个周太监。周太监问贾琏要过一千两,

太监是与元春关系紧密的,所以贾府从来不敢怠慢。而且太监这种阴阳人也比较特殊,谁都不敢惹,那可是皇上的狗,所以宫内有这样的人脉,花点钱能摆平很多事。

3、亲属关系

贾史王薛,同气连枝。血缘网是非常重要的。

王家。王子腾,初升京营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旋升九省都检点。实打实的军政要员。此外,王子腾和督察院交情很好。凤姐就借着这个设计尤二姐,好像督察院是王家开的。王子腾都是实职,是真正混职场的。

史家。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两个侯爷。史家与南安郡王很近,南安王太妃就与湘云叔叔很熟络。史鼐曾迁外省大员,说明史家还是正儿八经在混职场,走的路子和王子腾相似。

薛家。皇商,在薛姨妈时期是没落了。薛家祖上任过紫薇舍人,也就是中书舍人啊,这个位子几乎等同宰相了。所以薛家几乎就是靠人脉发展,比不上贾家现在还能吃老本,更比不上王家和史家接着混职场。

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纨的父亲。贾家亲家。国子监祭酒就是国立最高学府的校长。

兰台寺御史大夫林如海。五代列侯的林家,皇上钦点的巡盐御史。可以和贾府正面刚的家族。有身份有地位,皇上的亲信,职场混的很不错,可惜就是死的太早了。

贾家像是一张大网,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存在贾家的关系。

4、外部关系

贾雨村。贾雨村在林家当过西席,林如海将他推荐给贾政,贾政轻松就给贾雨村搞了个应天府尹。后来贾雨村一路高升,跟贾家很是亲近,成为贾府常客。

东平、南安、西宁,北静四郡王。这些人是与贾家常往来的。

八公。前面已写过,是故旧。秦可卿丧礼出现的王孙公子多与贾家有交情。

神武将军冯唐,及其子冯紫英。冯紫英与贾珍、宝玉交情都不错。

江南甄府。甄应嘉任南京体仁院总裁,甄家曾接驾四次。与贾府常年有往来。

长安节度使云光。常年受贾府照顾。

赖尚荣。赖家本是贾家的家奴,但赖尚荣却被获准得了自由身,还捐了个知县。通过贾府而走上仕途的绝不再少数,这样的人与贾府关系也千丝万缕。

贾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堪称京中瞩目的贵族。

他们的势力像一张大网,遍布京城。

这是平头百姓不可想象更是无法估计的,就像刘姥姥说的那样,他们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都粗。

大厦将倾,可大厦的庞大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倒塌的时候必然声势浩大。

---------丸---------


祁门小谢


看《红楼梦》贾府的势力有多大,不仅要看他们家的地位,还有看他们家的朋友圈有多强大。

贾府的构成。

贾府是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有二十房,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城居住,十二房在原籍住。

都城的八房人以宁荣二府为尊。

宁国府的祖先是宁国公贾演——京营节度使贾代化——进士贾敬——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五品龙禁卫贾蓉。

荣国府祖先荣国公贾源——荣国公贾代善。贾代善有两个儿子。

  1. 一等将军贾赦——同知贾琏。贾琮是无职。
  2. 五品员外郎贾政——儿子贾珠早亡,儿子贾宝玉和贾环无职。孙子贾兰无职。

贾府深受先皇隆恩。

贾家的第一代,第二代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被皇帝钦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宁荣二府是皇帝敕造,贾家的祠堂有先皇御笔亲题匾额,对联。

〔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俱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亦是御笔〕。

过年前,皇上都赐春祭恩赏。负责发放赏赐的光禄寺的官儿们都跟贾蓉说,问贾珍好,多日不见,都着实想念客套话。过年前,北静王送字联荷包来,贾珍都不接见,反而派贾蓉去应付。贾府实在是托大了。

赖着先祖的功勋,在京城里,除了王公贵族,贾府也是赫赫有名的人家。

贾府是皇亲国戚。

荣国府的大小姐元春被封为贵妃。贾政也算是皇帝的老丈人。宫里的老太妃是贾府的靠山。贾府在宫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贾府的势力有多大,我们看看贾府的人脉,朋友圈。

京城里的朋友圈:

永昌驸马、乐善郡王、东平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之孙石光珠、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馀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姻亲:九省都检点王子腾、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兰台寺大夫兼巡盐御史林如海。贾府朋友:大司马贾雨村。贾雨村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这些人,随便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因此尽管目前贾府没有实权人物,但是有这些朋友罩着,贾府在京城里势力不容小觑。

京城以外贾府也有许多老亲或者朋友。

江南甄家,甄家接驾四次。海疆的粤海将军邬家,长安节度云家,都与贾府“最契”。

贾府的势力影响金陵省。

在金陵城,贾府与四大家族,掌握着当地官员的升迁、降职、司法公正等大权。他们四家是金陵的护官符。如果得罪了他们,别说官职不保,连小命都不保。薛蟠打死人后,没事人一样进京了,留下家人处理人命官司。

贾府的能力。

贾政给贾雨村谋职;凤姐一封信就搞定长安节度使。凤姐让张华去衙门告贾家,都察院按照凤姐的意思,需要拿人问话,就拿人问话,说放就放。衙门简直就是为贾府开的。

王熙凤胸有成竹地说:“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


润杨阆苑


古人用“侯门深似海”来比喻官宦人家的富有。然而贾家贵为皇亲国戚,祖上曾是朝中二品大员,其富有程度必然是在一般大户之上了。贾府的庭院又何止是“深深深几许”呢?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嵘峥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你看,贾府二宅连在一起,竟占了半条街。如果按一半的大街算,少说也得有500米,那么二宅的长度约有半里多路。更不用说走进贾家之后,里面“深似海”的那种感觉了。

林黛玉进贾府看到的是贾府外观的富丽堂皇。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虽然小姑娘没有过多少见识,但是对于富贵家族的排场还是有些经历的吧?然而,看到贾府的气势,林黛玉居然也有着满目繁华的感觉。“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你看贾家不仅占地之大,而且十分庄严气派。“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呵呵,这哪里是在走亲戚啊,俨然是进了一个园子,在那时参观游玩呢!

林黛玉仅仅是给舅妈请安,居然还要坐车,可见这里路程已不是百二十米之远,好在家大业大,有仆人丫环照顾,倒也不须劳身费力。“大家送至穿堂前。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紬车。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有。”可这儿才只是刑夫人和贾赦的住处呢!接下来王夫人的住室更加豪华。“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海(上台下皿)。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呵呵,林黛玉这趟旅行颇多见识,不少瞻仰和赏观。

林黛玉进贾府,也只是参观了一下贾母的居室及两舅妈的住处。而更多的地方还没有去呢!比方说,贾府后花园,宁府里面的布局等等。没多久,作者又切换了视角,让一个农村老太太到贾府里逛了一回。当然这人大家都知道,就是刘姥姥。“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刘姥姥眼中的大家族并不稀奇,因为先前她去过王夫人的娘家,从王熙凤的口气里,可以知道金陵王家的富豪还在贾府之上。因此,刘姥姥便不象林黛玉那样在意门前的石狮子和门上的大字。当然刘姥姥本来也不识字。但是刘姥姥毕竟有见识,知道轿马所行的正门,不是自己这个身份的人所能够进去的,所以走到了角门前。“周瑞家的听了,方出去引他两个进入院来。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刘姥姥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贾府可谓是院中有院。贾母的住处是一个大院,王夫人和贾政的住处又是一个院落,而凤姐和贾琏的住处又是一个院子。刘姥姥进贾府就象是走进了迷宫,可她毕竟见到的还只是贾家的一个角落呢!

贾雨村所说的后花园,“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不管怎么着,也算是一个中型的公园吧!可是就在这样的豪奢之下,还要因元妃省亲大兴土木,建造省亲别墅大观园。大观园这一扩建,大约又要占半条街了吧?至于如何拆迁,如何占地,书中都没有提及。然而,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元妃省亲这样的事,却比当代的旧城改造要重要的多了!毕竟是皇权统治时期啊!国家最大的领导老婆回娘,那个接待就跟国庆一样重要啊!贾家是享有特权的贵族,因而是可以随意侵占居民住地的。恐怕那时候的拆迁也是系无偿拆迁吧!在官们的眼中,民是等级最低的,所以可以随意驱使。让你住你可以住,让你迁你就得迁!可见当官扰民,贾家豪宅的落成也是带有血腥似的圈地!大观园兴建起来之后,我们就要跟着怡红公子到处游赏了!

游园一节,作者极尽笔力描写,真是繁华流笔下,奢豪犹添色。先前林黛玉眼里的贾府、贾雨村眼里的后花园以至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窥视的一角,俱已全无颜色,只有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观园,才是后来贾府的本来面目。游过一山过一水,从怡红苑到潇湘馆,从蘅芜苑到浣葛山庄再到蓼风轩、缀锦阁、藕香榭、紫菱洲等等,真是美景如画,步步金生。作者倾尽了腹中的才华,笔下铺彩流芳,美不胜赏。“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如此极至的美景,竟是后来贾府公子小姐们居住的大家庭,真是人在景中,景在园中,园景皆城中亮点也!如若放在今天,政府动用公款造景莫过于此吧!而贾家则倾尽一府之豪奢,造此大宅,真真的令人叹为观止也!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你看连贾妃都观之而慨,叹贾府奢华过度。冷子兴演说荣国的府的时候,贾宝玉尚且年幼,林黛玉还是贾雨村的学生。而大观园的工程,从动工到完成,大约也要三五年的时间。而冷子兴却说贾家一代不如一代,叹息“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想元妃省亲,贾府缔造大观园省亲别墅,竟是如此一番繁荣华奢。既便是有倾国之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焉能不会耗尽巨资呢?贾府的败落,真是一荣一枯,一世黄粱一枕美梦了!而真正有深谋远虑的一个人,却是死去的冤魂秦可卿。

倘若贾家拿出建造大观园的九牛一毛,哪里掏不出在林地附近置买田庄的钱呢?可惜一朝豪华散华,竟忽喇嘛似大厦倾!贾府耗尽巨资一场奢华,终究只是一时兴旺。在贾妃仙逝之后,不久便在朝中失了势。一幢豪宅俱被官府查抄,一个美不胜收的巨型豪华省亲别墅,也只能成为官方的风景区!可见贾家一群须眉男儿,虽然官袍加身,俱是庸禄之辈,却俱不如一个女子的胸怀。真是“富贵不知乐业”吧!大家子弟只知道挥霍奢侈无度,结果却葬送了子孙后代的前程。难怪作者掩卷长叹:“满低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

至于贾府有多大,我个人认为,应该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型住宅小区,前后二十幢,左右三、四排楼房的那种吧!贾家再大,不能超过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因为毕竟是那皇帝的住宅,不然就是欺君!







Mr至尊小烟


盛极一时的贾府


贾家,京城四大家族之一,豪门贵族,地位尊贵,淫逸豪奢,恐怕是四大家族之首,就其地位权势,声望,只怕是皇帝也要忌惮三分。


从哪件事可以看出贾府的势力?

秦可卿的葬礼。


《红楼梦》里第一个去世的人是秦可卿,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在《红楼梦》里面总共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并且是匆匆上场,匆匆离场。她是贾珍的儿媳,贾蓉的妻子,她的死因也备受争议,并且与公公贾珍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红楼梦》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贾敬对宁国府的态度,焦大的叫骂中,以及秦可卿去世时贾珍的态度都可以看出端倪。这些暂且不说,我们来看看贾府的地位到底有多尊贵,势力有多大。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葬礼极尽风光,王公贵族,豪门世家纷纷前来吊唁。


只着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这且不必说,光是秦可卿的灵幡名称,便不一般:“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京城达官贵人,王侯将相皆来送殡,连各个王爷也纷纷设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其中权势最高最显贵的北静王府都与贾府有“世交之谊”。秦可卿出殡场面之壮大、气派。——“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从这些送殡的宾客,出殡的气势,便可看出贾府当时在京城可谓权倾一时,地位尊贵。



后来元春封妃,贾家成为皇亲国戚,其权势更是不必说。

不过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贾府的衰败是从内部开始。也是必然的。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诗词、一切美好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