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青松育兒,讓育兒更輕鬆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引發網友熱議。


視頻中,一國外返京女子不按規定隔離外出跑步,面對社區防疫人員的勸說,還大喊“救命騷擾”。


隨後民警趕到對其發出了警告,必須按規定居家隔離14天不允許外出。


據報道,該女子為澳大利亞籍華人,有傳聞稱其為拜耳公司的員工。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拜耳,能不能管管你們的員工”


3月17日下午3點左右,“拜耳中國”官方微博上,一條“2019年拜耳戰略和運營方面獲得喜人業績!”的置頂微博下,出現了一則評論。


“能不能管管你們的員工?”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在支離破碎的信息中,大致可以歸納出這位澳籍女士的基本信息:

Florence Liang,拜耳澳籍管理人員,商務智能和自動化部門主管,常駐澳大利亞悉尼。近期,梁女士在拜耳北京工作,但不知是否因為疫情的原因。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拜耳這一家企業,簡單講幾句吧,這一家企業非常優秀,是一家制藥公司。

這一家企業總部位於德國,而且在六大洲200多個地點建有數百家生產廠。

而且,拜耳擁有上萬名員工,並且有數百家分支機構。拜耳2019年全球收入435.45億歐元,中國市場上,拜耳2018年大中華區銷售收入31.27億歐元,足以羨煞絕大部分國內藥企。

員工出了這樣的事情,拜耳沒有替她背鍋,而是果斷切割。在3月17日18:40分左右,拜耳中國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經查,該涉事人確為拜耳員工,已對其做出辭退處理。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1.拜耳公司已根據相關規定,對該員工做出辭退處理,立刻生效。


2.拜耳中國所有員工,都應嚴格遵守各地政府抗擊新冠疫情的各項措施,並嚴格遵守當地法律和法規。


3.拜耳將繼續與中國政府和民眾一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早日取得最後勝利做出貢獻。


拜耳開除員工的依據是什麼?


大型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對自身形象的維護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哪家跨國公司,自己的員工違反了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都會受到一定的處罰,何況這名女子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讓全中國人民認識了她。


作為公司一方,必然要快刀斬亂麻,如果等到網友們扒出了女子所供職的公司,那麼公司就非常被動了。


跨國公司的生意來自全世界,如果自身形象在所在國家受到嚴重影響,那麼勢必會對業務造成重大影響,以及不良口碑。


你要知道這些跨國企業,平常對口碑形象的維護是要花重金的,自然不能容忍該名女子的行為。


看看,沒有法規意識、道德自律的人,走到哪裡都是不被歡迎、被厭惡的。


跑步只是個小事,但當前這種情況下,這件小事集中反映了該女士的綜合素質,沒有法規意識、沒有道德概念、沒有大局意識、自私自利自命不凡狂妄自大愚蠢至極,這種人若繼續呆在拜耳公司,嚴重影響企業形象。


所以無論作為應急的公關手段,還是出於企業的長遠考慮,開除都有必要,留個禍害在身邊遲早還會捅更大的婁子!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大考。它推動著社會公共治理的不斷完善,也測試和檢驗著公民素質。

良好的規則意識是一切活動的保障。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引導孩子樹立規則意識,也非常重要!

而對於孩子來說,對規則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瞭解規則及意義,建立規則,反覆地練習並使用規則,內化規則,形成規則意識。孩子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不斷經歷,最終內化規則並形成規則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那麼,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與孩子一起討論立下規則

邀請孩子去合作參與立一些規矩,而不是迫使孩子符合規矩。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告訴孩子,要做這、不能幹那,許多情況下,孩子並不明白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規矩。與孩子討論規則,不僅給孩子立了規矩,還幫助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遵守規則,也讓孩子有機會對這些規矩提出問題和意見。


與孩子一起堅持遵守規則

家長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這是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的關鍵。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內容。

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衛生習慣,禮貌習慣等,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


社會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規則,家長在與孩子出行時要自覺遵守,講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為去影響孩子。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培養孩子執行規則的技能

有時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但仍會時常違規。如“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並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動作太慢,不得要領。


那麼,家長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尋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規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允許孩子犯錯、及時指導

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的自制力弱,有時堅持不住,出現違反規則的情況。

此時,家長應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而不是懲罰孩子。但是,適當採用自然懲罰法是可行的。

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孩子從“他律”到“自律”。

比如,孩子早上起床磨蹭這件事,因為起床磨蹭導致上學路上時間緊張,制定起床時間規則後,出現孩子違反規則的情況。

那麼,家長就可以讓他去承擔一次因為起床磨蹭導致上學遲到,遭遇到老師嚴厲批評。

當然,還要加上家長的引導,讓孩子認識到必須嚴格遵守起床的時間規則,才能避免再次受到老師的批評。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也是給予孩子最多價值觀的人,所以,家長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給孩子做榜樣,鼓勵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制定規則,共同去遵守和努力,一起做好!

學者杜駿飛說:“在這個世界上,畢竟還是有一些東西值得我們敬畏的。”比如法律、倫理、真知、自然之道,是永遠值得敬畏的。人不能隨心所欲、肆無忌憚。


規則,就是社會為每個人制定的行為邊界。每個社會角色、家庭角色,都有其位置與規矩。所有規範的行為,才是真正的自由。康德有句名言,很美的一句話:


“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國隔離的外籍華人,被拜耳辭退——不守規則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作者:小松爸爸,心理學專業,在育兒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行。愛教育,也熱愛生活,點擊關注,願與更多父母分享教育經驗。


更多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