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的日子,比考研更累 石雷鵬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為什麼會快樂?(最起碼孩子看上去是快樂的)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就是他們的熱愛。童心的可貴之處在於:總能全力以赴玩,不會太在乎結果。


考研的人很容易急躁,比如很多同學聽課時,就猴急猴急的;聽完課就以為自己懂了、聽了課就等於自己能考高分了。


結果,當真正獨立做題或面對考試時,才發現這種“意淫”往往被現實狠狠地打臉。


好不容易熬過了這段日子,讀研究生了,覺得該輕鬆了,突然發現:新的煩惱來了。


讀研的日子,比考研更累   石雷鵬

建議1:

考上名校研究生,就不會因為你考上,就自然而然地獲得與名校研究生相匹配的能力。

你也不反思一下:考研只是你從一群平庸者中殺出,但考上研之後,跟你過招的那個不是身經百戰?

因此,考研難,其實讀研究生更難。千萬不能相信某些老師所謂的“考上研就分配對象”;鬼才信?

建議2:

跨專業考研不易,跨專業讀研,可能更不易。

跨專業考研,你用一年或更短時間學了別人三年的知識積累。所以,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可能是客觀事實。

但還是那句話: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一定不是起點,而是你努力之後可以達到的終點。

今天再補一句話: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只是你的終點,還有拐點。此刻的你,在人生的拐點處,你的選擇決定你的未來。選擇努力拼下去,殺出重圍,就是選擇迎接更好的自己。

既然基礎差,就先搞明白到底哪個版塊的知識差,然後就去問、去啃書本、去聽本科的課;

既然專業課有難度,就要搞明白到底難在哪裡,然後去一遍遍看書、去問、去找導師或身邊更優秀的同學求教。

既然能考上研,只要拿出考研的拼命勁頭來,就一定能追趕的上別人。

建議3:

當你能力強悍時,可以嘗試同時應付專業課補差和註冊會計師考試這兩場戰爭,雖然累,但收穫會更大。

當你自己能力不足,吃不消時,不妨把這兩件事的優先級做一下排序,那個更重要更緊急,就先做好它。

重要緊急的事情,優先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每天做。

建議4:

如果實在撐不下了,還可以選擇退學,反正也沒人逼你讀研;大不了換個專業,老子重新考研!

面對焦慮,可以選擇逃避,也可以選擇迎戰,而戰勝焦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讓你焦慮的事情。

你不能等待,等待別人給幸福的人,往往過得都不怎麼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