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做饭的妈妈,孩子却不愿意吃饭,一个不会做饭的妈妈,她家的孩子很胖,为什么?

不完善的自我


现实生活真的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存在。我同学很会做饭而且变着花样给俩闺女做这做那,可是俩闺女还是瘦巴巴的,喜欢的就吃点,不喜欢的尝都不尝,不能说这个妈妈不用心。相比之下,我做饭就很随意,家常便饭随便做做,没什么花样。我儿子大米面条样样吃的津津有味。宝宝不爱吃饭,通常是脾胃不和。可以通过推拿改善,饮食上更要费心,多做一些健脾开胃的食物。有些宝宝是天生脾胃虚弱的,通常这种情况不好调理,而且这样的宝宝也比一般宝宝更费劲,更容易肚子痛,拉肚子,或者睡眠不好容易生病等。

想当初我怀孕时很少出去吃饭,一夏天没有吃一个冰糕,不喝凉水,饮食也以清淡为主。而我这个同学经常下馆子,喜欢吃有味儿的东西,像小龙虾,碳锅鱼什么的特别喜欢。可能这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脾胃为后天之本,调养脾胃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如果宝宝有这方面的问题,要慢慢调理。不愿意吃饭更不能以恐吓威胁等粗暴的方法,做家长的一定要有原则,不能说不吃饭就买零食或者快餐之类的充饥。毕竟垃圾食品里有太多添加剂等未知的东西,而且有的卫生还不能保证。可以适当补充些水果,或者奶制品。有必要时看下儿科医生,科学的调理身体。


DDTT妈咪


我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我做饭一般吧,不止我胖,老公和儿子都胖,儿子每次都是边吃边夸我做饭好吃。

一个朋友,据她说她做饭超级好吃,我吃过一次,感觉是比我做的要好一些。

一天,朋友带孩子来我家玩,正好我刚刚做好饭,我儿子吃得很欢快,朋友家又瘦又小的儿子一脸嫌弃样,吃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朋友吃了两口,提了一大堆意见,我尝了尝,只觉得很美味。

个人感觉,妈妈做饭一般,孩子在哪里吃都觉得很美味,都放开吃所以容易胖。妈妈手艺好, 孩子到哪里都认为饭难吃,容易挑肥拣瘦不好好吃饭。


小宁大远养成记


我和我妹就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每天费尽心机煮几个菜,小孩总是不太喜欢,吃的都是炒蛋,罐头,烧鸡,叉烧,又不吃蔬菜但这些又冇营养,所以我两个小孩都瘦,小时不廋,越长越瘦只长高。

我妹从来不用煮饭,每天妹夫煮,煮好全家吃,买送也是妹末买,男人总是大方的,买的一般是熟送,不用费功夫,间中也买回来煮,但也很随便,但妹两娃,女儿也不肥刚好,儿子14岁,比他爸还重,有百几斤。


笑语柔和


我就是那个会做饭的妈妈,同时又是养了个"不爱吃饭"外孙的外婆!看似很矛盾吧?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我女儿小时候早产生下来体质较差母乳只吃了三个月,不是不想喂她母乳吃,是因为我上班很忙那时候产假只有五十六天,加上晚婚晚育难产只能凑这么多。渐渐地母乳少了最后干脆喂孩子牛奶。因为工作远中途不能回来,婆婆只能喂牛奶经常吃不饱,所以女儿打小就像一个"好吃佬“,什么东西都说好吃特别是鸡蛋!一次可以吃四五个卤蛋!看到孩子这么可怜我发誓要学做美食,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终于我做到了,女儿身高大大超过我预期,十九岁曾经背上二十几斤重的包去野营一周。

但是自诩神厨的我在自告奋勇报名去带外孙子时,在吃饭环节偏偏出了丑,无论我怎样精心编排设计食谱;又多么努力去巧夺天工地做出花样,最终是感动了自己孙子却无动于衷。

我百思不得其解。老公说我做的东西味道重了,肉和虾还有海鲜比例太大,败坏了外孙子味口消化不良;女儿安慰说不是外婆做的不好,我小时候哪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是宠他太多惯的!别心软饿他几天,保证他会好好吃饭,少吃点也饿不死!

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我和女儿带着宝贝儿去市立儿童医院看了专家门诊。老专家给宝贝儿仔细检查了身体,又抽血验了多项指标,结果是孩子虽然瘦点儿但是完全在正常范围。最后告诉我们:每个孩子打生下来那天起都有自己成长的轨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生活喜好和规律,家长需要正确看待做出引导,千万别强求孩子以免出现厌食消化不良反而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宛若风中的蒲公英


我家孩子就是属于前者。我老婆很会做饭,菜也做得很好吃,这样我家孩子反而胃口越来越挑,他觉得好吃的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主食吃得特别少,特别的挑吃,个子瘦小瘦小的,我一直说能进他嘴巴的都是美食,都是惯坏的毛病。或许不会做饭的妈妈的孩子相对会比较馋吧,所以就吃什么都觉得好吃,所以就吃得多,长得胖,我猜的。


这个道理有点像广州人或者潮汕人很会煮吃的,也会吃,对吃很讲究,煲的老火靓汤里面放很多种材料,汤料的成本先不说,煲了几个小时都不知道用了多少煤气就是为了每人一碗汤,汤渣也通常不吃,但是这些对吃讲究的广州人或者潮汕人个子都普遍比较瘦小;而北方人对吃不讲究,经常随便吃点西红柿鸡蛋面等面食对付着的北方人通常都长得人高马大,普遍比南方人高大。


所以我觉得会做饭的妈妈和孩子长得胖或者高大没有必然的联系,和营养结构有关吧。


阿符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很有发言权。小孩子真的不能给太多选择。我和我老公俩人带娃的时候,下班回家才做饭,做啥娃吃啥,从来不挑食。在幼儿园也吃得好,每天2份饭至少。自从姥爷来了(姥爷以前做厨师的),刚开始吃得多,长胖了,然后情况急转直下,各种挑,从早上挑到晚上,后来很多时候都不要吃饭了。在幼儿园撑死了就吃一份饭,连水果都不爱吃了。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越是精心伺候越挑剔,越不好好吃!


肖肖Vicky


对这一点,我又惭愧又自豪。我惭愧的是我做饭不好吃,自豪的是孩子吃得好,完全不用操心。

有几点我觉得不错,朋友们也会称道:

1. 做饭花样不求多,求每周多少种就OK。我基本每天只做一两道菜,荤素搭配,主食也只有一种;晚上吃剩餐。

2.让孩子自己摸索,不管是用手(一岁以前),还是用勺子,或者尝试筷子,由他自己去。

3.我和他一起吃饭,吃完才下桌,一旦下桌,我也不追究,绝对尊重他的兴趣。

我做饭不好吃,也在尝试改进,但仍然赶不上他好兄弟小七的妈妈。小七妈妈在上班,平时由奶奶带娃,又请了做饭阿姨,据说在新东方培训过。

我带孩子去过几次,据我观察,孩子不爱吃饭有如下几点:

1.单独给孩子开伙,譬如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没有大人陪同吃饭,别说小七,连毛毛也玩兴正浓,没有吃饭的欲望啊。

2.孩子两岁半了,奶奶还拿出打碎机将饭菜一起打成泥。唉,看起来就没有食欲。奶奶说“他脾胃不好,也不喜欢嚼,所以帮忙打碎。”这样的话,孩子就不能感觉到每一样食材的味道,也体验不到咀嚼的快乐呀。

3.孩子不愿吃,奶奶会端着碗,一直追喂,但其实也喂不进去。“他不喜欢吃饭,只想喝奶。”但是两岁前,饭菜都是辅食,他对饭菜有兴趣就好,求质比求量好得多。

4.家里做饭花样多,每顿饭单主食就有好几种,譬如馒头、米饭、玉米、小米粥和烤红薯。“每顿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只好都准备。”孩子被培养出了选择困难症,家长也很累。而且很可能吃了很多主食,然后没肚子吃菜了。更大的后患是,孩子上了幼儿园,觉得园里做饭不好吃,拒绝吃饭。

以上几点,我感触颇深,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遛娃实录


哟亲那个会做饭孩子却养的干瘦的欲哭无泪的老母亲。我觉得自己做饭挺好吃的,可是孩子真的非常难养,老大六岁36斤,小的三岁多26斤。我们在外和别人合租的房子,合租的妈妈也说我做的饭好吃,那家的孩子也爱吃,就我家孩子不吃[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0人生悲苦0


我也不是绝对不会做饭,我能把生的煮成熟的,至于菜,我不吃葱姜蒜不吃香菜,如果我炒菜就从来不放,炒什么就是炒什么,绝对原汁原味,他们都说不好吃。所以很少做饭。我女儿说,广告上总说这个是妈妈的味道,那个是妈妈的味道,这么难吃还能卖的动吗😊😁


波儿青青


这种事情就是这样,一方面父母太能干了,孩子的这方面的欲望,真容易变得“无欲无求”。

就是家里的饭太美味,天天吃,反而感觉不好吃一样。俗话说的“惯”的!

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子,她家的饭简直是太美味了,因为她妈妈就是厨师级别的,还考了制作点心的一个证件,不客气的说,她家腌的咸菜都超级好吃。每顿饭几乎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

可就是这样,这个孩子的嘴真的是太刁了,平常她妈妈做的美味,几菜一汤的,她都是蜻蜓点水的吃一点,饿得跟小瘦鸡子一样,她妈妈千辛万苦做的点心,她也是浅尝辄止。她妈妈愁得不得了。

有一次,孩子有个夏令营的机会,出去一个月,她妈妈想让孩子去,但又担心 孩子吃不好,想“跟着”,被我们极力制止了,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吧!

结果,孩子去了一个月,据说一开始嫌营里的饭难吃,后来不得不吃了,一个月愣生生改变了孩子的胃口,回来后,一边吃妈妈做的饭,一边赞不绝口“妈妈,你太厉害了,做的饭太好吃了!”

所以,这就是平时吃得太精细太好了,反而阻碍了孩子的胃口,一旦放到一个没人管的环境里,孩子说不定就会改变了胃口,变得好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