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02年的非典和這次的新冠病毒哪個嚴重?

唐悟空


2003年非典肆虐,當時的緊張情況記憶猶新,如今的新冠猖狂,恐慌態勢更有過之,那麼除了對生命健康的威脅外,這次新疫情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疫情數據對比

17年前的2003年,互聯網剛剛興起。傳播途徑飛沫,接觸等,潛伏期短,發病症狀明顯,10%左右的致死率,整個疫情持續近半年,爆發期在3-4月間,最終死亡人數未超過349。

剛開始的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並大範圍擴散。傳播途徑類似,潛伏期更長,症狀更不明顯,發現及確診更難,2.3-2.4%的致死率(當前數據),保守預計持續3個月,目前死亡人數已超過非典,超過360例(國家衛健委),而且仍未見到減緩趨勢。

數據對比可以發現,目前的疫情除了致死率略低外,其它各方面都比非典更重,2013年當時已經對經濟產生了不小影響,那麼17年後的今天,影響又有多大呢?我們看一組2019年的數據。

2019經濟數據

過去的2019年,互聯網風頭正勁。基於強大的文化需求,2019電影票房超過630億(中研網數據)。基於日益被開發的美食需求,2019年餐飲產值4W億,其中外賣的產值已達5000億,催生了海底撈,美團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基於便利的陸航交通,旅遊業欣欣向榮,2019年產值6.5萬億。

那麼經此一疫,2020的經濟受到的影響是怎樣的呢?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

1.影響地域廣

如果說非典疫情主要集中於城市,那麼這次的新冠在臨近春節爆發,給廣大的鄉鎮農村地區也帶來了莫大的隱患。返鄉潮和節後返工潮,又進一步加大了篩查難度,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除此之外,潛伏期較長和國際交流,也給周邊國家帶來了相當的衛生風險,短期內難以解除。

2.影響行業多

2003年,互聯網還是初生;2020年,移動互聯網已成熟,物聯網似乎也觸手可及,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因此受影響的行業也更多。商場無人去逛,工廠少人上班,外賣沒人來點,餐廳少人吃飯,陸航客流稀稀落落,景點冷冷清清。萬達都免了一月的商業租金;西貝都為疫情導致的停業叫苦不迭;而這又恰恰是最能創建就業的行業,就此冷落,恢復難期。

3.影響時間長

2003年的非典,雖說持續時間半年左右,但真正嚴峻的時段不過1-2月。而新冠則在初始時期即爆發出難以遏制的威力,病例已大幅增加近一週。各地市對於返工人員基本都要求先隔離1-2周,嚴重的不允許進入居住小區。這給復工造成了較大的困難。而且近期發現的病毒傳播途徑匪夷所思,脫離活體後的存活時間也是長得離譜,更使得疫情控制難度大增。而經濟對疫情的反應又是相對滯後的,更加拉長了影響時間。

儘管如此,我們難道就束手無策了嗎?,是否有辦法可以減弱影響呢?目前已經有一些可行的應對策略可供參考:

2.1.遠程辦公

對於多數依靠電腦工作的人來說,遠程辦公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效率上會打一定折扣,但在疫情持續期間,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而且如果遠程辦公軟件功能強大,說不定疫情過去後,反而會不適應聚集辦公呢。

2.2.分批覆工

對於需要操作設備完成工作的人來說,可以考慮分批覆工,優先復工本地員工,外地員工解除隔離一批覆工一批。這樣雖然剛開始產能會有下降,但全員復工後產能即恢復如常。

2.3.發展副業

被迫切換為遠程辦公或分批覆工的初始階段,時間是沒有被充分利用的,這時可以考慮發展副業,不需要多人線下聚集就能完成的一些創收性行業,比如直播,短視頻,公開課製作等,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素材積累,在這個人人呆在家的時間裡,BAT的平臺都需要這樣的流量加入。

2.4.自我提升

如果暫時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資源或內容分享,則可以考慮利用空閒時間提升職場技能,學習新知識,或者學習投資理財。多一門手藝,多一項非薪資收入,就能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多一份生存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