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這個字,細細品味,還真是有點那個意思

世界上的文字主要有表音和表意兩種。作為表意文字的代表,漢字的豐富性不但外國人驚歎其深邃,就是國人,往往也覺得其深厚。

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個非常普通的字,“黃”,細細品味,這個字真是有意思得很。

“黃”字是象形字,金文象蝗蟲形,是“蝗”的本字,也就是說“黃”的本義是指蝗蟲。

在演變過程中,“黃”更多的是圍繞著顏色來豐富其意思。

“黃”這個字,細細品味,還真是有點那個意思

黃,指年輕貌美,比如:黃花閨女。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或者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統稱“貼黃花”。為什麼貼黃花,“黃花”又指菊花,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所以,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而能保持貞節。黃花閨女,即指“處女”。

但是,如果一個女性年紀增大,美貌不再,就應該被叫做“黃臉婆”了。自古女性都愛美,都需要塗脂抹粉,不過古代女性所用搽臉的粉一般都含鉛,有毒性,長期使用會損傷皮膚,導致臉色變黃。所以年紀愈大,使用的時間越長,受害愈深,天長日久,臉就會變黃,故對年長色衰就叫做“黃臉婆”。看來,在得到美貌的同時,也得到了傷害。

黃,指幼兒。如,黃口,本指雛鳥的淡黃的嘴,後借指兒童。古代戶役制度稱小孩為黃,隋代以不滿三歲的幼兒為黃,唐代以剛生的嬰兒為黃。後來,十歲以下兒童皆泛稱為“黃口”。作為兒童,當然懂的世道就少,於是當一個年輕人表現出年幼無知時,我們就稱作“黃頷小兒”、“黃口小兒”、“黃口小雀”。

黃又指老人,如:黃耇。《詩·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毛 傳:“黃,黃髮也;耇,老。”同意的還有如黃髮老人發白,白久則黃,龐眉黃髮的“黃髮”就是這個意思。

“黃”這個字,細細品味,還真是有點那個意思

天玄而地黃,炎黃文化中,土的顏色,人的膚色,農作物黍、稷都是黃的,所以作為我們的代名詞而備受尊重。在古代,科舉每一級高中發榜,如杏榜、桂榜、金榜的色系無不是黃色的。作為顏色,它從宋朝以後,“以黃為貴”,它就成了皇帝專用顏色,平民百姓是不準用的,只能期望書中自有黃金屋,可見其高貴氣質如斯。

而現代,黃色卻又有了色情之義,成了一個低俗的詞語。當然,黃色表示低俗是屬於舶來品。

1894年,英國創刊了一家雜誌,名字就叫《黃雜誌》,有時帶有一點色情意味,但不能算淫穢。第二年英國劇作家王爾德因同性戀的罪名遭到逮捕。當時他脅下夾的書是法國作家比爾·路易的小說《愛神》,碰巧封面的顏色和《黃雜誌》一樣都是黃色。於是,“黃色”在人們心中加強了性、色情、惡俗的印象概念。

19世紀末,美國報業大王威廉·倫道夫·赫斯特經營《紐約新聞報》報紙有一個名叫“黃孩子”的漫畫欄目,注重犯罪新聞、醜聞、災禍和各種特寫,人們把這些新聞報道稱為“黃色新聞”。

黃色新聞本身並不完全等同於色情新聞,但當這個詞傳播到中國以後,“黃色”就成了色情、淫穢的同義詞。“涉黃”就會被“掃”。

“黃”這個字,細細品味,還真是有點那個意思

黃,還有成功與失敗的關聯。事業有成,我們叫做飛黃騰達,黃袍加身,就是一步登天,這一天叫黃道吉日;但是,在你付出萬般努力,眼看著快要成功的時候,我們也會常常得到一個壞消息,那就是,這個事情“黃了”、“攪黃了”。

“黃”字,真是有意思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