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今天在網上刷看到了一則消息:一位叫林熙的42歲單親爸爸,因勞累過度,猝死在了工作崗位上。

這位爸爸還有一個自閉症的兒子,為了照顧好他兒子,在他的手機裡,留下了10條讓人淚崩的短信。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這10條短信可謂考慮的面面俱到,任何一個成年人,通過這10條短信,都能夠很好的照顧好他的兒子,看到這,我鼻頭一酸。

那這麼好的一位父親,怎麼就突然猝死了呢?

據說這位父親上有老人住院,下有智障兒子在康復中心,這都是要花錢的呀,所以也導致家庭的經濟壓力巨大,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在不違反法律、道德的情況下,什麼賺錢,他就去做什麼。

每天又是上班、又是照顧孩子與老人,並且有時候還常常需要熬夜,這位父親最終沒有堅持住,由於過度勞累,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了他最疼愛的兒子。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帖子,一位36歲的工程師,在肯尼亞猝死

事發時,他在開車,突然覺得頭痛想要休息,把車停下來後,整個人就失去了意識,然後開始嘔吐。

哪怕還算及時的送到了最近的醫院,拼命搶救仍於事無補。

據說這名工程師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22個月都沒有休假回家。

即便是節假日,也要為了保障業務全天留在客戶處值守。

出事前2天,仍在在通宵達旦地工作。

直到離世,還剩餘33天的年假,但他再也沒有機會用了。

優秀的工程師撒手人寰,留下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妻子,8歲和3歲的兩個孩子。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像這樣因為工作、錢而猝死的人數不勝數,這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為了錢,我們真的要拼命嗎?”

01

這種情況下,為了錢,我們不拼命也得拼命呀

在阿胖看來,錢分為保障生存的錢、提升物質體驗的錢與實現野心的錢。

如果為了生存,確確實實需要拼命去賺錢,來保證自己與家庭能夠順利的活下去。

我有一個朋友,他從小父母離異,跟著媽媽生活,由於他媽媽文化水平有限,也沒有什麼技術,所以常常會找不到工作,就算勉強找到了,也都是那種工資特別少的工作。

但孩子上學、結婚都要花錢呀,他媽媽只能打多份工作,什麼賺錢就嘗試去做什麼,後面可以開始送外賣了,也就去做了騎手,有時凌晨2-3點還在送外賣。

他媽做的這些辛苦的工作極有可能不是她媽媽喜歡的,但有什麼辦法嗎?沒辦法呀,自己要活下去,孩子也要活下去,如果不拼命的去做各種各樣的工作,哪來的錢讓家繼續活下去呀?

如果是為了生存下去而賺錢,不拼命也得拼命呀,不然一家人就完了。

一定還有比我這位朋友家庭條件更苦的人,碰到這樣的情況,再不拼命賺錢,只會越來越苦,難以生存。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02

這種情況下,知足常樂,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活著

如果是為了提升物質體驗而去拼命賺錢,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活著。

有一個定律,叫做貝勃定律,什麼意思呢?

這個定律是指當我們受到某個刺激時,第一次感觸會很深刻,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受同樣的刺激,感觸會越來越平淡。

通俗一點說,領導第一次給你發工資發5000,你高興的不得了,接下來每個月都給你發5000,你會變得越來越不激動。

所以說,如果你為了提升物質體驗而去拼命賺錢,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命都快拼沒了,但自己還是不滿足現在的物質體驗,並且錢也沒多少。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有一位大廠的女性員工,收入還不錯,月入過萬的樣子,但她的消費慾望極強,租房的地方需要有儀式感,身上的包包、鞋子、衣服、褲子都要買奢侈品品牌。

之後看上了寶馬mini ,身體裡的消費慾望再次被激發,想盡辦法要拿下這輛車。

她才工作幾年,月入過萬的收入哪負擔的了這麼多消費慾望,最後只能拼命工作,拿項目,做副業,由於過度勞累,最終住進了ICU。

據說她剛開始,根本沒有這麼強的消費慾望,會買衣服、包包、鞋子,但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受貝勃定律的影響,普通的東西對她來說刺激越來越小,她開始買的東西就越來越貴,接著就到了完全負擔不了,只能拼命工作,最終住進ICU的場景。

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沒有什麼不合理的,但為了自己的消費慾望而拼命,那就不太值了。

消費慾望是個無底洞,你越滿足她,她越掉你胃口,所以如果為了自己的消費慾望而去拼命賺錢,是萬萬不可的,

在這種情況下,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活著。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03

這種情況下,需要竭盡全力,但並非不要命

如果是為了實現野心而去拼命賺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是竭盡全力,而不是不要命。

再大的目標與野心,也要有命,才能慢慢去實現。

野心與目標是由無數個0組成,而無數個0前面的那個1就是命,沒有命,有再多的0也只是0

那什麼樣的狀態,才是竭盡全力的狀態呢?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一種虛脫的狀態,但不是枯竭的狀態

舉個例子,如果讓你去打一場籃球比賽,竭盡全力的狀態是打完比賽之後,特別特別的累,不停的喝水、補充營養,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都不會像今天的強度這麼大。

而拼命的狀態則是不考慮身體骨折的嚴重後果,拿著籃球就往裡衝,整場比賽一個人跑個停,並且接下來的比賽都這樣去做,後果很有可能是猝死或者是由於某個意外導致自己嚴重骨折,再也打不了球,那在籃球上的目標肯定也是難以實現了。

在工作上也同樣是如此,我們可以熬夜加班、學習,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與提升自己專業方面的能力,只有這樣竭盡全力,自己才會不斷提升,才能離目標越來越近。

但我們不要一整個月都熬夜加班、拼命學習,這樣的拼命狀態,很容易給身體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失,最後失去生命。

其實從舉例可以看出,竭盡全力與拼命相比,努力程度差不多,竭盡全力的努力會有度,會在高強度的努力一段時間之後給到自己恢復、緩衝的時間,休息之後,再去進行高強度的努力

,而拼命則很少考慮休息、喘息的機會。

42歲爸爸猝死,留給自閉症兒子10條短信看哭了:為了錢真要拼命嗎


結語:為了錢與未來,我們需要竭盡全力,但同時也要給到自己喘息、緩衝的機會,而不是一味的不顧後果的去拼命,沒有了那個1,有再多的0也沒用。


我是阿胖,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寫作教練,專注自我提升,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