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側柏是我國的鄉土樹種,因其樹齡長、適應性強,且耐幹、耐瘠,是栽種在我國城鄉山區,以及作為沙地綠化的重要樹種之一。而其中凌源便是其種植和栽培技術都較為突出的地區,

因此,通過結合凌源地區的側柏栽培技術,以及相關考察和理論研究,提出了關於在半乾旱地區種植側柏的一些意見。具體的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1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分佈情況

1.1樹齡較長,適應性較強

側柏是一種壽命很長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通過對有關孤立木和有關野樹幹的相關分析文獻的分析可以瞭解到,側柏的生長是一個階梯增長的過程,在其初期,其生長較為遲緩,但在20年後,生長速度就顯著加快,再到生長60年左右,側柏材積的生長速度開始進入穩定期,生長較快,而且延續的時間也很長。甚至到260年時,側柏的材積仍然在連年生長。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一般情況下,在一些北方地區,種植較多的主要是一些赤松和油松,但是無論是赤松樹種還是油松樹種,它們大多都不能夠生長於石灰岩類或者是含鈣質多的土壤。與它們相比,側柏的適應性強,即使是栽種在一些以片麻岩等酸性母巖風化的土壤為主的土地上,它也依然能夠很好地存活下來。這主要是因為土壤的酸鹼度對側柏影響相對較小。通過早期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在土壤呈微酸、中性及鹼性的一些土地上,側柏都能夠生長得非常良好這是主要是側柏生長的pH值範圍在5.5~9.0,即使是在土壤的含鹽量為0.2%的土地上,側柏也能夠茁壯生長。並且,甚至是在土壤呈石灰岩和紫色頁岩風化等較為惡劣的一些土地上,在有些其他樹種都難以存活的土地上,也能夠看見側柏的身影。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凌源市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展了對於側柏造林的研究,側柏種植總面積超過133hm²,主要分佈在青龍河流域的松嶺子、雹神廟、刀爾登等鄉鎮的高山地區。目前的凌源,側柏成林和未成林面積一共在67km²左右。在這個乾旱半乾旱地區,這是在凌源的各種改善生態環境的方式中的一種非常見效的方式。進入21世紀,凌源地區開始大規模營造側柏,把它作為荒山綠化的“種子選手”。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1.2耐幹耐瘠

側柏一般要求年降水要達到350mm左右。這是因為側柏的根鬚極為發達,它能夠充分有效地吸收蘊含在土壤間隙的水分,即使是在一些較為乾燥的岩石縫中,只要有少量的土壤,側柏就可以堅強地生長下來。根據在甘肅省的相關考察研究發現,側柏即使是在一些表層是灰鈣土,含水率在2%左右的土地上,也仍然能夠正常生長。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凌源大旱中,一些地方的土壤表層含水率下降到了3%左右,大部分的針葉林、油松林,有的變黃,有的頂芽枯竭,有的甚至出現了死亡現象,只有側柏的幼林仍能茁壯成長。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1.3垂直、水平分佈

側柏分佈較為廣泛,受到溫度、降水和土壤等的影響,其分佈情況不盡相同。比如,在凌源一帶,自然的側柏大多都分佈在一些海拔在900m以下的山區。但是,在陝西的一些地區,即使是在海拔1800m處,也可以見到側柏的身影。而在雲南的某些地區,側柏的栽種海拔甚至可以達到2600m;然而,在河北的霧靈山地區,側柏則又主要出現在海拔1000m以下地區。除了對水分和海拔的要求之外,側柏對生長的溫度也有要求,它主要生長在一些年平均溫度在8℃以上地域,隨著氣溫的降低側柏的栽種也會相對有所減少,在7.5℃以下地區分佈就開始遞減,再降低時,在側柏幼年階段氣溫較低導致生長速度緩慢。但是,在凌源,一些幼年的側柏雖然也存在有凍害或者是生理乾旱,但是5~6年之後其生長加快,它的存活率依然較高。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2側柏栽培的技術要點

20世紀60年代,為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大部分北方地區選擇大面積種植油松人工純林,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油松人工林的種種弊端便顯露出來。因此,在現在的內蒙、遼寧、河北等北部地區便決定放棄發展油松造林,而是將側柏列為其目前栽種和培育的重要樹種。而且通過從側柏的生長氣溫以及各個地區的年平均溫度來看,目前的側柏栽培區與過去相比正在不斷地擴大,甚至是在一些年平均溫在6.5℃左右的地區,也可以因地制宜的發展種植側柏,對於水土的保持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2.1大力發展混交林

山杏、油松、刺槐、小葉錦雞兒等是非常適合與側柏混種的樹種,但還是需要根據它們的生態特性,在不同的條件下分別採用不同的混種模式。比如,在遼西地區,側柏與油松和側柏與紫穗槐的混種就是最為合適的。除此以外,還可以重點推薦一些側柏與山杏、側柏與小葉錦雞兒、側柏與刺槐等混種模式。將山杏和側柏進行混交一方面,山杏可以為側柏提供良好的遮陰環境,對於早期的側柏在抵抗低溫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山杏作為在森林草原和草原區較為常見的一種樹種,它不但具有較強的耐旱和耐低溫的功能,還能帶來經濟收益。將側柏與小葉錦雞兒或者刺槐進行混交,一方面,有利於解決側柏出現的早期鬱閉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對土壤進行改進,從而更好地發揮二者的固氮作用,進而促進側柏的成長。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2.2選用壯苗造林

通過相關研究表明,在栽種側柏時,選用2年生的移植苗,其造林的成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品質林的創造,在栽種側柏時,應大力增加容器苗造林,並選用壯苗。目前,遼西地區就正在大量的使用這個方法,這不僅使得當地的樹苗能夠實現多季節的種植,還能夠延長造林時間。在我國,選擇種植側柏的地區,大多是一些條件惡劣、土層較薄、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區。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種植側柏,更應注重側柏苗木的品質,儘可能地選用壯苗。

2.3合理造林密度

除了選用壯苗,當在進行側柏和喬木的混交時,還應注重其造林的密度。相關研究證明,當側柏和喬木混交時,其造林的密度最合適是應該在2.0mx1.5m時;而當側柏與灌木進行混交時,2mx1m的密度才是最為適宜的。側柏主要栽種在一些低溫乾旱的地區,其生長環境相對惡劣,所以,合理安排造林密度對於側柏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早期,其林地的種植成功與否更是關鍵。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2.4選擇好的立地條件

側柏對於立地條件要求,最好是在一些小氣候較好,具有背風向陽條件的地區。

1)在土壤的pH值方面,其適應的生長範圍主要是在5.5~9.0,但儘量還是選擇一些擁有中性和微鹼性土壤的地區為宜。

2)側柏作為一種喜幹喜溫的旱生植物,它對於溫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其平均溫度要在8℃以上,最低氣溫不能在-35℃以下。除此之外,側柏的栽種在海拔上也要因地而異,如在遼寧多栽種在海拔500m以下,而在燕山餘脈則多栽種在海拔800m以下。總而言之,雖然側柏是一種天生耐乾旱耐貧瘠的植物,但是,土壤好的立地條件上,它的生長自然還是會有更好的成效。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2.5加強幼林撫育

側柏多栽種在一些乾旱低溫地區,而在這些地區因為氣候方面的原因,雜草生長的十分茂盛,不利於側柏的生長,因此必須要做到及時清理才行。所以,側柏幼林地的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防治措施,一般情況下,幼林每年除草3次,在這之後,每年2次,持續3~4年。除了除草之外,側柏林的護育還需要通過採用挖魚鱗坑等方式來進行整地,並且通過小坑靠壁法來造林。這樣不但可以確保側柏能更好地成活,還有利於早期鬱閉成林,能更好地確保幼林的撫育和護育。

2.6加強病蟲害防治:經常出現的病蟲害有葉枯病、毒蛾、小蟲蛾、煤煙病、赤枯病等,春季時期可噴石硫合劑及殺蟲劑予以防治。

側柏的生長特點,及凌源地區側柏栽培技術探析

3結語

側柏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鹼性土,或是在土壤貧瘠處,甚至是在枯竭的山岩石旁均可見有其生長。所以獨有的生物學特性造就它能耐旱,能耐寒,能耐-25℃低溫,並且抗鹽性很強,可在含鹽0.2%的土壤上成長。因此大力推廣側柏造林是解決綠化“三北”地區的重要途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