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女大學生查出宮頸癌,醫生:宮頸癌患者年輕化,主因在此

20歲的小玉是一名大三在校生,長相清秀,身材高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女。最近一段時間,小玉發現自己的月經出現了異常,一個月竟然來了4次“大姨媽”,某一天上廁所的時候,下體突然掉出一塊“肉”,拿到醫院一化驗:宮頸鱗狀細胞癌。


20歲女大學生查出宮頸癌,醫生:宮頸癌患者年輕化,主因在此


當檢查結果出來時,小玉崩潰大哭,按照診療指南,需要廣泛子宮切除術,這意味著她將無法自己生育。最後經過全科大討論之後,醫生最終為小玉做了保留子宮和卵巢的廣泛宮頸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然而,像小玉這樣,年紀輕輕患上宮頸癌的,卻並不是個例。

宮頸癌患者越來越年輕,根本原因在它

據統計,2018年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10.6萬,死亡病例4.77萬。其中,新發病例的高峰年齡是20-24歲,宮頸癌已經成為15-44歲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的第三名。而宮頸癌發病逐漸年輕化,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全社會性觀念越來越開放,一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就有了十分“豐富”的性生活經歷。這真的不是什麼好事。因為99%的宮頸癌是由於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引起的,而HPV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就是X生活。換言之,性生活經歷越多,性伴侶越複雜,感染的機會就越大。


20歲女大學生查出宮頸癌,醫生:宮頸癌患者年輕化,主因在此


有數據統計,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高達80%-90%,雖然大多數HPV可以被自身免疫力清除掉,但是架不住這麼高的感染率。而且很多年輕女孩是過早發生X生活,彼時宮頸上皮尚未發育成熟,局部抵抗力弱,容易讓HPV有可乘之機,嵌到上皮細胞的DNA中,這樣就很容易引起癌變。

所以要想遠離宮頸癌,首先還得自我約束好,不要輕易與男性發生關係,尤其是在未成年的時候!

此外,這幾件小事也希望你做好:

1. 接種HPV疫苗

提前接種HPV疫苗,可以大大降低宮頸癌的患病風險。因為這些疫苗只能預防HPV感染,但不會保護或治療已經存在的HPV感染。因此最有效的HPV疫苗應在人接觸HPV(如通過性活動)之前進行接種。


20歲女大學生查出宮頸癌,醫生:宮頸癌患者年輕化,主因在此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女性應樹立一種健康的觀念,做好按時作息計劃,避免出現熬夜、吸菸、酗酒等不良習慣。每天給自己做好飲食安排,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堅持運動,保持身心愉悅。

3. 定期進行宮頸篩查

有過性生活經歷的女性,在25歲以後,最好每3年做一次HPV和TCT檢查。這有助於發現早期宮頸病變,並及早診治。

4. 強化免疫力

HPV病毒是誘發宮頸癌的主要因素,只要讓HPV病毒轉陰,就相當於把宮頸癌的發展路徑給切斷了。但是HPV轉陰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免疫力強大的人,轉陰不是難題。


20歲女大學生查出宮頸癌,醫生:宮頸癌患者年輕化,主因在此


對於免疫力較差的人來說,可以吃一點小松菇、多糖壓片。促進免疫細胞生長,提升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抗病毒性,幫助讓HPV病毒快速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