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行业里有什么绝对禁忌的“包袱”?


关于相声包袱儿的规矩其实很多,只不过由于现在相声团体众多,相声演员更多,在很多时候越来越不讲过去的一些老规矩。当然反过来说,过去的规矩也不是所有的都合情合理,适当摈弃一些倒也应当。

从相声的包袱儿来说,大概有三类包袱儿,如今是越来越不应该多用的,否则就会引发观众的反感,而且对相声艺术的发展也不利。

伦理哏

首先就是伦理哏。

伦理哏就是从伦理角度比如祖孙、父子关系设计而成的包袱儿。传统相声中有很多伦理哏的段子比如《翻四辈》、《反七口》等等,过去的相声艺人给年岁不大的徒弟开蒙也就是启蒙教学,最早学的都是伦理哏作品,因为这种包袱儿迎合人们的心理,而且几乎是个人就明白,就能笑出来,尤其小孩子演起来更为招笑儿,容易培养初学者的自信。

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一类包袱儿都抛弃不用了,但到九十年代茶馆相声逐渐复兴之后,这一类包袱儿又有所抬头,这些年更是在小剧场经常听到。其实这一类包袱儿格调不高,偶尔听几句还成,听多了容易引发逆反心理,最好还是不用,或者尽量少用。

生理哏

其次是生理哏。

这是指相声演员根据残疾人比如聋哑人和盲人的生理缺陷设计的包袱儿。这种包袱儿非常廉价,尽管容易引发当事人的反感,但由于它搞笑非常直接,在过去也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如今在小剧场这种相声还是会偶尔出现比如《学四相》、《学聋哑》,但早不作为主流作品出现,效果本来就有所衰减,再被举报就更得不偿失。

荤包袱儿

还有一种,就是荤包袱儿。

这是相声演员通过直接描述或者暗示,渲染男女情色等内容设计的包袱儿。在相声出现的早期,为了吸引路人围观,艺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低级趣味的段子来迎合观众需求,因此那时候在街上看撂地演出的基本没有女性。

随着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荤包袱儿越来越多被淘汰,相声的品味也有所提高。如今在一些小剧场,偶尔还是能听到一些暗示的荤包袱儿,但早已不作为主流出现。

砸挂的规矩

还有一种形式是砸挂,这时候抖包袱儿就需要掌握分寸。

相声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经常拿别人开涮,在相声术语里就叫做砸挂。不过砸挂也是有砸挂规矩的,不能随便砸别人,否则不但起不到演出效果,反而还有可能惹麻烦。

一般来说,相声演员在演出过程中拿知名人物砸挂,是可以发挥搞笑效果的。知名人物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声演员,一类是相声以外的明星。

对于相声演员的砸挂,在剧场相声中比较常见,最常见的就是在刚才的演员下台之后,两位演员上来就要对前两个演员点评一番,还要说一两个他们的糗事,引发观众的笑声。

这类砸挂用不着事先沟通,因为大家都不拿这太当回事儿,都是行内人,或者都是同事,谁都免不了要拿别人抖个包袱儿,别人拿自己抖个包袱儿,都不会太往心里去。

不过相声演员之间砸挂也有一些规矩,最好是在私人关系比较好的演员之间进行,如果两个相声演员本来就有私人恩怨,就不太适合砸挂,因为容易砸急眼。另外对于前辈演员的砸挂,也需要掌握分寸,尽管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但开玩笑过火总不是好事,会让当事人和观众都感觉不舒服。

除相声演员之间砸挂,还有一类是调侃相声演员以外的明星。只要和对方关系好,其实也用不着事先沟通,反正相声演员也不会真的拿实际的坏事开玩笑,从而引来麻烦。

问题就在于,有时候互相本来不熟悉,调侃过火就容易引发问题。拿这些知名艺术家调侃不是不可以,但要点到为止,不能让观众因此产生不太好的想法,产生不良的后果,比如此前出现的张云雷调侃张火丁事件。

表演的分寸和角度

总之,相声演员的表演最好不要碰一些伦理哏、生理哏和荤段子,否则会被很多观众所不容,也不利于相声艺术的长久健康发展。

而关于砸挂当然可以经常用,但要注意分寸和角度,切莫因为抖包袱儿抖机灵儿而失去更多。



郑捕头


另类君答题(*^▽^*)

相声界讲究师承门派。按辈分来说晚辈绝不可以拿“师尊”砸挂,说白了,无论是逗哏还是捧哏,都不可以涉及到师门的前辈人物。

这个是传统相声承袭至今的铁板规矩,千万不可逾越,否则恐怕圈内人都会与你隔离,以后在相声圈就没法混了。

相声界还有一个铁规矩,那就是不可以拿“朝廷”的人开涮。民国时期有人编排的军阀韩复渠的段子,那是北京相声界的人在怼山东军阀,有地域间隔,而且当时蒋委员长对老韩有看法,相声艺人顺势而为罢了;

最后再说一个“红线规矩”。相声圈内人切不可妄议朝政,古往今来,仰面看天是朝廷,低头做事在江湖。相声艺人吃的是手艺饭,天上(朝廷)有龙争虎斗,和相声艺人本就不想干,然而低头做事的江湖才是立身之本。

以前马季赵炎的相声仅只是止步于吐槽,事实上他们还是以歌颂为主,做的是吹鼓手的买卖,而今郭德纲某些所谓“针砭时弊”的经典之作也不过是就事论事,并未对时政有丝毫触碰……

其实,相声圈是个大江湖,其中诸多龙争虎斗和内幕圈外人不得而知罢了,连他们内部的禁忌都林林总总,更不要说相声圈在做事时候的禁忌包袱了……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另类文史


记住在歪唱太平歌词里一定一定要说只有三个人会,一个是师傅,一个是二爷,一个是自己。师傅都可以不说,二爷一定要提,千万不能用二爷砸挂,不然你就会被二奶奶们在你生日场诅咒谩骂。


犹是春闺梦里人158


你爸爸才又高又瘦了,只有给少马爷捧这句包袱才响


南开小切切


莫谈国事!莫谈时事!莫谈政治!


寻梦215830632


在中国国政妄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