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很多人都希望這輩子能夠撞一次大運,讓自己能夠翻身。

比如有的人選擇買彩票、賭博,甚至不惜傾家蕩產,就為了一次翻本將自己輸的都拿回來。或者贏一次就能發大財,從此衣食無憂。

但事實上,即使那些真的撞了大運,賭博翻本的人,往往不會停止賭博,而中了彩票的人,也都無法將好運延伸到自己的整個人生。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騰訊副總裁吳軍,曾經有一位學姐考上了清華。

但實際上在她上高中的時候,平均水平最多也只是考上全國的985院校,夠上清華還差的比較遠。

不過因為運氣好考上了清華大學,以至於在她畢業很多年之後,她的老師還把她的這個案例作為典型的優秀案例來講給高三的同學們聽。

但是在吳軍後來在一次聚會上遇到那位學姐時,卻聽到了完全不一樣的版本。

那位學姐雖然憑運氣考上了清華,但是因為底子薄,上課和考試都很吃力,大學四年過得很痛苦,勉強才能夠不掛科畢了業。

後來大學畢業以後,也並沒有因為清華大學的畢業證找到一份多麼不錯的工作。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反而因為工作不夠好,被身邊的很多人認為江郎才盡。

所以總的來說,那位學姐其實很對這次好運並沒有太大的感受,反而認為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是痛苦。

同樣的,美國曾經有個統計,那些中了上千萬上億美金彩票的人,幾乎都在十年內把錢花的所剩無幾了。

畢竟錢來得快用得也快。如果人窮了一輩子,好不容易中了一次大獎,當然會極盡所能的去奢侈消費。

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在他們經歷過極其富有的生活之後,就再也回不去原來平凡人的生活了,這也導致他們的人生比過去混得更差。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因為多年沒有好好工作,沒有積累人生的經驗,日子過得太輕鬆。所以在重新被打回普通人的原型之後,生存能力反而還不如其他的同齡人。

所以我們之所以說命運不靠運氣,就是因為一次好運無法保證你一直好運,如果本身能力不足以駕馭好運的話,那麼最終會被好運打回原形,甚至是混的更慘。

我們所看到的那些一直運氣很好的人,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運氣一直很好,因為這個世界上真的並不存在一輩子都運氣好的人,總得來說還是因為他們更加知道如何信命和認命。

這也是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因素。

所謂信命,並不就是盲目的相信自己的命該如此,而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而認命就是不超越命運給自己畫的界限。

知道自己有所不能,所以就不會去做。這就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根本,但是事實上很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比如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現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內,看到別人做什麼賺錢也很想去加入,不管自己懂不懂這行,懂不懂這一塊的專業。

就拿最近幾年興起的小視頻舉例,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視頻應該怎麼做。認為別人好像成功的很簡單,只要自己做也能成功。還有前幾年淘寶開店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這個行業,也沒有深入去了解這個行業,就往裡砸錢,拼命的花時間去做這一塊,到最後反而浪費了很多時間,甚至是賠進去很多的資金。

所以後來也就有了很多“運氣不好”,“沒有抓住紅利期”這種言論。但事實是,真正對這一塊瞭解、深入研究過的人,無論何時進入,都有賺錢的機會。

所以不懂而盲目去做,不認命,就是不信命的結果。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我們知道有一個很出名的股神巴菲特。

他雖然靠投資成為了富商,但是他有一個原則,從來不碰自己不瞭解的領域,比如早年的時候,互聯網絡剛剛興起,正是互聯網經濟騰飛的年代。

但那時候巴菲特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看到了網絡騰飛的商機,就拼命往裡砸錢。

他認為自己並不瞭解互聯網這個行業,所以一分錢都沒有投進去。

直到互聯網經濟趨於穩定之後,加上他自己在幾年間慢慢去了解了互聯網行業,才開始往裡投錢。

而且他在投錢的過程中,也從來不投那些正在快速成長的互聯網公司,比如在蘋果公司快速發展的時候,巴菲特就沒有投資,直到它發展的比較好,公司趨於穩定之後,巴菲特才投資。

因為在巴菲特看來,一家公司的利潤和分紅都是可以對外做假的,只有現金流是真真正正能夠看得見的真金白銀。

所以根據一個公司現金流的情況去投資,才是最穩妥的。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都不是靠運氣,而是他們信命和認命

所以巴菲特做事的核心也是這樣,他從來不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他有一句名言也是這麼說的: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

我們身邊很多不信命不認命的極端。就是不把自己的生命當回事。

比如有一些老太太喜歡走在機動車道上散步或者跑步,或者跳廣場舞。認為那些機動車即使是來了也不敢撞她們。

但事實上,這是機動車道,車輛什麼時候會失控,不小心撞到,或者車主喝酒了、不清醒的時候撞了她們,那麼結果才是得不償失。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些人真的就因為這樣而失去了性命。

還有一些人自覺自己懂得游泳,所以總是往水庫或者深水區游泳。

實際上,這些人雖然對自己的游泳技能瞭解,但是他們並不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到底有多險惡。

這也是不信命的結果。導致他們往往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當中而不自知,這也是不信命不認命的結果。

所以,總結來說,如果一個人不信命不認命,就會導致他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出現變化。從而不會顧及風險一味的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終反而會失去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