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疫情如何防控?成都这些“硬招”了解一下!

3月19日下午,随着成都最后4名本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出院,成都本土病例迎来清零时刻。3月21日,成都市唯一新增确诊为境外输入病例。

随着复工复产的脚步持续加快,越来越多境外人士来蓉,不难看出,目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重心正在向“严防境外输入”转移。

早在2月28日起,成都市便组建了由机场、海关、边检和市级相关单位与区县参与的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机场现场工作组,统筹开展疫情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3月17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省指挥部统一部署,印发了《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来(返)蓉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经成都口岸直接入境、或从其他口岸入境后转乘国内交通工具来(返)蓉的人员实施全流程集中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

成都市不断加强输入型病例疫情防控,具体有哪些对策?

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管控

境外输入疫情如何防控?成都这些“硬招”了解一下!

坚持“一视同仁、集中观察、分类处置”原则

全流程:管控范围扩大至经成都口岸直接入境、或从其他口岸入境后转乘国内交通工具来(返)蓉的所有乘客,实施转入全流程集中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同时还会通过社区排查,对所有境外来蓉人员实施全流程的健康监测和防控排查。

采取“1+14”方式,严格管控:所有境外进港、返蓉人员,第1天都将统一集中进行核酸检测和医学观察。待结果出来后,再按来自非高风险地区或高风险地区来分类管理,进行居家或集中医学隔离观察隔离14天。

落实“两提前”

①提前发布提示。登机前,由航空公司向乘客发布提示,告知乘客需配合防控措施。

②提前掌握信息。提前掌握值机登机信息和航班到港信息。

落实“两测体温”

航班到港后,海关工作人员登机对乘客实施第一次体温检测,再将乘客专车转移至入境大厅,海关进行第二次体温检测。

落实“核酸检测”

针对检测结果无异常目的地为本市的境外人员

境外输入疫情如何防控?成都这些“硬招”了解一下!

①从16个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入境和近14天内有上述国家旅居史的入境来(返)蓉的,按属地原则由有关区(市)县接到指定地点实施14天集中医学观察。

②从非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入境来(返)蓉的,按属地原则由有关区(市)县接回实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

目的地是省内或省外的境外人员

①目的地为省内其它市州的,由目的地市州指挥部接回实施14天医学观察。

②目的地为省外的,由市指挥部报省指挥部将旅客相关信息推送至目的地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受控转运或就地接受集中医学观察14天。

针对身体有异常状况的

体温异常或有症状者,立即送定点医院按规定进行处置。无症状人员,统一送至指定酒店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相关费用问题如何解决

境外来(返)蓉人员在隔离期内产生的住宿费、餐费自理。检测和医疗费用实施分类处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的,按相关规定核报或理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未购买商业保险的,依照国家部委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医疗费用个人支付,若经认定属于困难人群,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医疗救助。

据了解,下一步,成都将招募懂外语言、善交流沟通的志愿者联合法务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对入境抵蓉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的政策宣传,针对中外居民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及时解答回应。力争通过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确保入境人员居家隔离,隔“疫”不隔心,住得好也能住得暖。

近期,成都多日成功排查到境外输入确诊案例,说明成都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请广大市民放心,相关确诊病例信息会持续公开公布,这来之不易的“本土清零”,我们将共同捍卫与守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