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是如何應對經濟危機的?

資本主義是如何應對經濟危機的?

1、什麼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Capitalism)是資本屬於個人所擁有的經濟制度,以私有制為基礎。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最主要的內容,沒有私有制就不能稱為資本主義。

2、什麼是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週期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也是經濟週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必然結果。由於資本主義的特性,其爆發也是存在一定的規律。

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經濟政策錯誤;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自然災害;全球化的後果;金融政策錯誤。

資本主義是如何應對經濟危機的?

4、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週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其根本特點並非與勞動者的實際需要相比的生產絕對過剩,而是與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與勞動者的貨幣購買力相比的相對過剩。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基本矛盾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佘貴生產無政府狀態間的矛盾。一種是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趨勢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當基本矛盾十分尖銳時就會引發經濟危機。

史上最嚴重一次是1929-1933年經濟危機。當年,美國政府為應對,實行"羅斯福新政",政府採取各項措施全面干預經濟,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生產造成的過剩,也就有效地弱化了危機。

5、如何應對經濟危機,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1)參考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解決辦法,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是社會資金鍊斷裂,起到融資作用的銀行因貸款無法回收而大量破產。實業得不到資金無法生產,勞動者得不到報酬不能消費,從而造成惡性循環。這個時候就是政府出面向銀行注資,銀行有了資金就根據政府的要求注資給回報能力有保障的實體經濟,而不是按市場要求注資給投機資本。實體經濟有了錢,工人發得出工資,市場消費能力得到拉動,社會的經濟活動就可以得到恢復。

2)作為企業,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和空間,從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採取減產、擴大研發、擴大投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等等應對危機。

3)就個人而言,要持幣觀望,不要盲目投資股市,樓市,不要頻繁更換工作,保證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應對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