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光武帝、魏武帝、晉武帝、宋武帝按軍事才能如何排名?

醉傾城36


題目中的五位帝王在各自執政期間各有所成,其軍事才能均不容小覷。如果比較軍事才能,主要看從哪個方面進行考核。

從軍事戰略眼光來看,排名依次是:漢武帝>光武帝>魏武帝=宋武帝>晉武帝。作為帝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是最重要的品質。歷朝歷代,能征善戰的武將不在少數,如何把這些統籌起來,給予一個偉大的目標,是考驗一個成功帝王的重要因素。漢武帝即位時期,邊境匈奴為患40餘年。因漢初國力衰弱,高祖,文景帝都是採取安撫政策,忍氣吞聲。武帝即位後,把與匈奴作戰放在國家戰略第一要位,並從各方面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作動員準備。經濟上,改革賦稅,鹽鐵經營收歸國有,充實國庫;政治上,頒佈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鞏固內部穩定;軍事上,引進西域馬匹,改良騎兵作戰能力,並提拔了衛青,霍去病等一批優秀的青年將領。為日後贏得對匈奴作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其中最難得的是漢武帝將國家機器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預判戰爭不會短期結束,利用手中的中央集權進行了充分動員,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大漢的軍事能力。戰略眼光極高。

從取得的成果來看,排名依次是:光武帝>晉武帝=宋武帝>漢武帝=魏武帝。光武帝劉秀不用多說了,漢室貴胄,少年時遇難。後來王莽篡漢後白手起家,先後剿滅王莽軍和赤眉軍,恢復了大漢天下,使國家重新統一,簡直就是個傳奇。有人可能覺得晉武帝司馬炎就是個混子,憑什麼排名這麼高。司馬炎雖然篡魏,坐享其成,但三分歸晉畢竟是在他的手下完成的,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長達百年的混亂局面,成果顯著。

從軍事指揮實力來看,排名依次是:光武帝>宋武帝>魏武帝>漢武帝>晉武帝。光武帝劉秀還是第一,因為其軍事生涯確是傳奇,除了晚年沒有解決世族尾大不掉的局面外,基本無可挑剔。宋武帝劉裕和光武帝一樣,也是白手起家,手下的北府兵可謂是王牌中的王牌。在替代東晉和北伐鮮卑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只是可惜壽命太短,沒能完成統一的宏願。魏武帝曹操軍事實力眾所周知,官渡之戰是其指揮的頂峰,但赤壁之戰後大小戰役出彩的並不多,故不如前面兩位。


泠喃


這裡面晉武帝就是湊數的,墊底無疑。

我心目中幾個諡號武的皇帝,劉裕就是宋武帝排名第一,他出身最低,能建立基業非常了不起,而且在冷兵器時代,從南往北打的,除了朱元璋沒有成功的,劉裕是最接近成功的一個人,光復兩都,七分天下有其四,這是其他人都難以做到的了不起的偉業。

其次光武劉秀,最接近是穿越的爽文主人公,自帶主角光環,奠定了東漢將近200年的江山。

漢武帝劉徹排第三,打的匈奴都搬了家。但他大規模對外戰爭是佔了時代的光。

之後是曹操,曹操初期非常能打,但是畢竟沒有統一,而且赤壁一戰減分不少。


甲申十七年


一、曹操,實戰厲害不說,畢竟人家都出書了。至少也是軍事磚家。

二、宋武帝,白手起家,實戰能力強。

三、光武帝,撥亂反正,戰鬥力強。

四、漢武帝,沒有親自戰鬥過,所幸能用諸多名將,戰後能夠反省,可見見識超過一般帝王。

五、晉武帝機遇好,從後期統治看,是極其昏庸的。


風兮29


1.宋武帝劉裕: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人,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1][2]。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憑藉著巨大的軍功,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進封宋王。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舉善旌賢,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3],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同時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史家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征伐北魏,尚未出師,便因病逝世[4],終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葬於初寧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亡佚

2.魏武帝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人,太尉曹嵩之子,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曹操舉孝廉出身,以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後組織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遷東郡太守,拜為兗州牧。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基本統一中國北方地區,通過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216年,被封為魏王。220年3月15日,病逝於洛陽,諡號武,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3.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出生於長安未央宮猗蘭殿,西漢第七位皇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著名政治家、戰略家。 十六歲即位,政治上,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抑制商賈。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但他崇信方術,兼以窮兵黷武,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臺詔》。公元前87年駕崩,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4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人,生於陳留郡濟陽宮,東漢王朝建立者(在位32年),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公元8年,王莽篡立新朝,劉秀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郡。公元25年即位,尊奉漢元帝為皇考,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經過12年的統一戰爭,結束了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平定動亂之後,勵精圖治,開創“光武中興”時代。公元57年駕崩,享年六十二,葬於原陵,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5.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晉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內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公元265年,司馬炎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革新政治,振興經濟, 整個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公元279年,司馬炎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滅吳,統一全國,但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公元290年病逝,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葬峻陽陵。


七160319988


光武帝>宋武帝>魏武帝>漢武帝>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他是在亂世中建立大一統的帝王 ,他並不是豪門,而是啟於微末。他首先是將軍而後才是皇帝。他與宋武帝劉裕一樣的起點,都是戰場上拼殺而得天下,劉秀武力不如劉裕,劉裕差大局謀略。但是劉秀大一統了,劉裕只佔一半,所以劉秀比劉裕強。

魏武帝曹操也是一個有大局觀的統帥,武力一般, 戰場功績還行,比劉裕差了些許。但比漢武帝這個一次戰場沒上的強上了不少。漢武帝的功績比較厲害,面對異族舉國之力討伐,曹操打敗的對手面對異族能輕而易舉拿下 一比就知道。

至於晉武帝,與其說他是將軍不如說他是政治從業者,他玩的是陰謀。軍事跟其他的沒法比。


V度


雖然你沒寫進來,但是《毛澤東讀文史古藉批語集》中敘述:“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從此不難看出一代偉人毛澤東生前對李世民、朱元璋卓越的軍事才能相當認同,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李世民是傑出的軍事家,在建立唐朝的的過程中立下了戰功。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退位而登基。李世民為帝之後,善於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以武開疆拓土。開始了輝煌的貞觀之治。他以文治昭昭、武功赫赫而永載史冊,成為一代聖君。

毛澤東對李世民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在軍事理論上的建樹,是推崇有加。他在馮夢龍的《智囊》裡讀到李世民“每觀敵陣,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諸語時,隨即批註:“所謂以弱當強,就是以少數兵力佯攻敵諸路大軍。所謂以強當弱,就是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以五六倍於敵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圍,聚而殲之。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這個評價是很高的。

李世民創造了許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最符合毛澤東的軍事思維,而朱元璋之所以能緊隨李世民之後排名第二,是因為他宏觀的軍事分析和運籌能力深得毛澤東的讚許。朱元璋在平定江南的關鍵之敵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中,充分發揮了他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當時,陳友諒擁兵60餘萬,樓船數百舨,他採取主動出兵、企圖一舉消滅朱元璋的策略。朱元璋僅20萬人,又都是小船,朱元璋親臨前線,親自督戰,他臨危不懼,終於取得勝利。鄱陽湖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放牛娃,當過和尚、乞丐,完全就是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砍。開創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上無慣例。他沒有什麼文化,完全靠他的聰明才智,是他個人努力奮鬥的結果。可以說他的軍事才能也是歷代帝王中的典範。


有風塘


魏武帝排第一,無可爭議。光武帝排第二。這兩位都是親自帶軍隊打天下。宋武帝第三,晉武帝第四,漢武帝第五。漢武帝沒直接打過,那個時代有衛青霍去病兩大戰神。


經東略南


五位帝王以軍事才能排名如下漢武帝重創匈奴,消除侵擾西漢達百年之久的強敵匈奴排第一,光武帝掃平群雄建立東漢居第二,魏武帝一世梟雄、在亂世之中崛起生存並壯大排第三,宋武帝滅東吳、孝武帝滅前秦,兩位都前期強大後期昏庸,並列第四。


小龍女5505


這和論關羽和程咬金誰武力強有什麼區別?

不過,按他們個人的軍事能力,我認為光武-魏武-宋武-漢武-晉武。


朕驚歷史


這幾位諡號為“武”的帝王到底哪位軍事才能厲害,我們用事實說話。

1、光武帝

光武帝劉秀被稱為“牛背上的開國皇帝”,他起於微末,在西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年代披荊斬棘,在昆陽之戰中以一萬多人的兵力殲滅王莽四十多萬兵力,創立了戰爭史上的奇蹟。他之後誅王朗,拜赤眉,殺公孫述,統一全國,開創了“光武中興”。

2、宋武帝

宋武帝劉裕鎮壓反抗東晉的孫恩之亂,誅殺想篡權的桓玄,出兵滅燕,北伐為東晉收復洛陽及關中地區,受封宋公並最終篡奪東晉政權建立劉宋政權,開啟南北朝時代。

3、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期間,派衛青等人出擊匈奴,殲滅匈奴軍數萬人,俘虜匈奴單于的親人和臣子,並擊潰匈奴在漠南的勢力,迫使匈奴北遷,十幾年再無南下之力。除此以外,漢武帝還征服夜郎、南越國,使疆土面積到達今天越南的南部。

4、魏武帝

魏武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東漢末年滅袁術、殺呂布、將孫權、滅劉備,為後來晉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5、晉武帝

晉武帝司馬炎在前輩創業基礎上建立晉國,消滅孫吳政權。

綜上所述,論軍事實力,光武帝>宋武帝>漢武帝>魏武帝>晉武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