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我們是趕來援建雷神山醫院的,現在遲遲不能回家,難道成了‘滯留人員’?”

“我們從2月25日住到隔離觀察點,至今隔離快一個月了,啥時才能返鄉回家?”

“未接到返鄉通知,也不能離開隔離點,隔離期內的補助是4800元/人,隔離期滿後,不再發放補助”

“現在正是家裡農事忙的時節,希望能早點回家”

……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3月19日,援建雷神山醫院的仙桃籍工人老向和工友們發出這樣的聲音,目前老向和10名仙桃老鄉在武漢市洪山區中建鉑公館定點隔離點。隔離期已滿,卻遲遲無法回家。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不想成為一生的遺憾”

2月13日,家住仙桃張溝鎮的老向微信群裡一則“中建三局招募勞務人員來漢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詢問得知,雷神山醫院急需勞務人員參與援建,他當即報名,順利獲批。

當天微信群裡,還有仙桃10名老鄉積極響應,他們分別來自小南小區、大洪小區、幹河石橋村、毛嘴閔臺村的等,年齡從60後到80後。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你一個建築工人,都要奔六了,呆家裡比較安全。”得知老向要前往武漢,他的父母、妻子都不同意。面對家人的擔心猶豫,老向坦言,“國家有難,這種時候不上什麼時候上?我不想成為一生的遺憾!” 他最終得到了兒子和媳婦的支持。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老向的“出城證明”

在辦好接收證明等相關手續後,2月13日晚,老向和工友們到達武漢雷神山醫院。

“沒時間擔心被感染”

2月14日至15日,武漢出現強降水、雷暴大風以及大雪等極端天氣,建設方決定為總建築面積5.22萬平方米的病房隔離區增設鋼結構屋面,進一步提高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

雷神山醫院採取邊建設邊收治方式,建築面積三次增加,設計方案也不斷優化。2月8日晚,醫院收治首批患者,病房隔離區收尾、醫院整體配套及周邊環境完善也同步推進中。

2月15日,在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向德州和工友們主要負責A4、A8、A9病區的鋼結構屋面建設工作。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此時,雷神山醫院已經投入使用,收治的重症患者不斷增加。屋面作業點與病房僅一板之隔,且設有廢氣排風口,現場施工防疫風險大。

“家人十分擔心我們被感染,但看到防疫措施做得很嚴密,施工又緊張,也沒有時間害怕了。”老向和工友們相互鼓勵,投入到緊張施工中。

“每天從早上七點半開始幹活,一直到晚上十點,每天工作時長差不多14個小時。為趕工期,天氣不好時,好多工人摔跤。”同在工地施工的老趙介紹說,處在高強度下,大家情緒緊繃,都希望早日完工、早點救治患者。”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晝夜不停趕工期

經過七天不分晝夜的戰鬥,2月21日,武漢雷神山醫院增設的鋼結構屋面建設完成,標誌著該醫院全面竣工。

成了“滯留人員”?

中建三局是此次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的總指揮。1月24日,火神山醫院開工,1月26日,雷神山醫院開工。為了趕工期,大量工人被招募,參與建設工人至少有8000人。

由於工人數量太多,且來自不同的施工團隊,籤的都是外包勞務合同。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中建鉑公館定點隔離點

“一些工人住在酒店隔離,還有大部分住在暫停施工的工地板房裡,由於資源有限,不少都是兩三人一間。”老向在隔離點認識的一位工友介紹說。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老向和工友們所住隔離點實拍


“進隔離點時(2月25日),我們統一接受了核酸和CT檢測;隔離期快滿時(3月8日)再次檢測。欣慰的是,我們一起來的11人均未感染。”老向說。

“據說火神山醫院有被感染的工人,有的查出肺部呈磨玻璃狀的。”同在隔離點的工友介紹說。

3月17日,首批41支援助湖北的醫療隊踏上了返程,武漢人民熱情歡送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


在雷神山援建的仙桃工人盼回家


3月13日,仙桃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的通告;隨後,道路、小區陸續解封,各行各業有序復工複查。

“我們總不是一直滯留在武漢吧,打12345熱線諮詢,要武漢這邊準我們出,仙桃準我們進,大家都等著具體通知。”

“我們畢竟不是救援隊,或許身份特殊吧,願身體健康、早日回家。”老向和老鄉們無奈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