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钟:踏入“雷区”的闽清媒体人

吴广钟:踏入“雷区”的闽清媒体人

吴广钟在工作中。

新闻稿件里要别人“宅在家、不出门”,可他却“管不住”自己。

他叫吴广钟,今年45岁,是闽清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疫情期间,他请缨“包”下县里最危险的采访“雷区”。

主动承担 “雷区”采访任务

1月26日上午,闽清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记者集结。

“这些地方由我来负责报道,我资历深,有能力做好。”在当天的闽清县融媒体中心动员会议上,吴广钟主动向领导申请,希望能负责白中、白樟、塔庄三镇和闽清县总医院以及闽清县总医院六都分院的采访工作。

这几处,要么是县里的人口、工业大镇,要么是作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的县级定点医院,有较高的被感染风险。

将爱人和孩子安顿在池园镇的老家后,吴广钟便“自我隔离”在闽清城关,随后开始穿越这些“雷区”,开展采访工作。

靠近“战场” 只为新闻真实鲜活

由于防疫物资紧缺,吴广钟采访的防护标配始终只有口罩。作为记者,他深知新冠肺炎病毒传染威力。但为了最大限度还原闽清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他没有选择电话采访,而是频繁出入医院。

在闽清县总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他先后面对面采访了近十名接诊过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医护人员,发表了《牢记医者的初心与使命——记市人大代表、闽清县总医院院长黄勤贵》《职责所在 医者向前》等多篇作品。

50多天来,从医院病房到企业、工厂,再到复耕的乡间田地,总能见到吴广钟活跃的身影。近60篇报道、近千张照片,吴广钟记录下闽清全县干群全力防控的感人场面。他也成了闽清县融媒体中心完成稿件数量最多的记者。他的作品被本土媒体以及人民日报人民号、澎湃新闻网等选用和推送。

由于高强度的工作,长期困扰他的腰椎间盘突出愈加严重,由此引发的腰部疼痛以及右腿麻痛,让他走路的样子显得特别别扭。

“只有距离‘战场’更近,新闻才能更真实。完全不担心(风险)是不可能的,但这是职业责任所在,记录到的信息和画面都太有意义了。”吴广钟说,采访中,当看到医务人员身上透露出来的淡定和从容,他备受感动和充满崇敬,忘记了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