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青黴素

安定一起被認為是醫藥史上三大經典傑作。

  •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最先來源於柳樹皮,我國東漢時期就有將柳樹皮用於臨床的歷史記載。1897年,拜耳公司化學家霍夫曼發現柳樹皮中水楊酸、水楊酸鈉等成分具有明顯的鎮痛效果,但其味道苦澀,對胃的傷害也很大。因此,他給水楊酸加了一個乙酰基團降低其酸性,乙酰水楊酸就此誕生,從此阿司匹林(又稱乙酰水楊酸)正式登上了世界醫藥舞臺。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誕生一百多年來,最先用於解熱鎮痛藥,後來科學家對其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用途,小到解熱鎮痛,預防血栓,大到防治腫瘤等等。西班牙哲學家加賽特甚至把二十世紀稱作“阿司匹林的世紀”

目前,臨床上常使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對抗血栓形成,起到預防和治療各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但隨著低劑量阿司匹林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且多為長期服用,甚至終生服用,不當使用阿司匹林的情況時常會出現。

一項涉及6.8萬名患者的調查研究發現:超過1/10的患者存在不恰當服用阿司匹林。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

服用阿司匹林的六項注意

一、服用劑量不要過大或過小

研究發現,服用50mg阿司匹林後,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開始受到抑制,當劑量達到75mg 後,血小板的聚集被完全抑制,<50 mg的阿司匹林基本沒有作用。因此,一般推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劑量為75~325mg/d,國內常用劑量為100mg/d,1次頓用。劑量太小或分開幾次服用,均無法達到治療目的。

二、阿司匹林是早上服還是晚上服?

關於阿司匹林究竟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目前意見尚不統一。

但大多數意見傾向於早上服用。因為從人體的生物鐘來看,早上6時至10時血液黏稠度較高,血壓、心率水平也較高,這段時間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時段。

阿司匹林在體內起效時間較快,因此,為達到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早上7時至8時服用較為合適。但對於服用阿司匹林緩釋片的患者,由於血液中藥物濃度達峰時間和半衰期均較長,晚上服用更為適宜。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

三、阿司匹林腸溶片是餐前服還是餐後服?

腸溶阿司匹林有一層耐酸的包衣,保護它順利通過胃內酸性環境不被溶解,到達小腸鹼性環境緩慢釋放吸收,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如在餐中或餐後服,阿司匹林會與食物中鹼性物質混合延長胃內停留時間,釋放阿司匹林藥物會產生胃腸道副作用;空腹服用可縮短胃內停留時間,快速到達小腸而吸收,

建議阿司匹林腸溶片最好在空腹餐前1小時服用

四、漏服1~2次不需要補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是血小板環氧化酶(COX)的不可逆抑制劑,可導致COX永久失活。因此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制是永久性的,直到血小板重新生成。血小板的壽命約7~10天,每天約有10%的血小板重新生成。所以,漏服阿司匹林1~2 天,對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作用沒有明顯影響,不必補充漏服的劑量,按照原劑量服用即可。

五、絕不可擅自停用

一項來自法國的研究發現,停用阿司匹林1個月後,有4.1%的患者發生不穩定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內血栓等心血管事件;停用阿司匹林到心血管事件發生時間平均為10天。因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停用阿司匹林應十分慎重,絕不可無醫囑擅自停藥。

六、時刻牢記阿司匹林的出血風險

低劑量阿司匹林長期應用也可致食管、胃、小腸、結直腸黏膜損傷。

出血症狀包括:嘔鮮紅色或暗紅色血液(上消化道出血)、黑便(腸道出血)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常表現為皮膚青紫或皮膚出現出血點,甚至牙齦出血或鼻腔出血,老年女性尤為常見。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阿司匹林服藥後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的多發階段,3個月時達高峰。對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應每1~3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一旦出現白細胞、血小板計數下降或血紅蛋白降低應即停藥。

另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可能出現水楊酸類藥物中毒表現,如:頭痛、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聽力和視力減退等症狀。

醫生提醒

毫無疑問,阿司匹林作為百年神藥,適宜的人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利大於弊;但它也不是萬能神藥,服用風險依然很大,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當成萬能神藥,甚至當成補藥隨便亂吃。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牢記這6個注意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