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要的还是看天赋你同意这说法吗?

穆马


以前读书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

勤能被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份才。

对于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天赋好的人,读书都很厉害”。对于这个说法,我是不赞同的。

首先从因果关系来说,天天赋好的人,可能拥有强大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等,如果不花时间去学习,成绩怎么可能会好呢?天赋好,只能说他学习起来可能很厉害。“天赋好”与“成绩好”,这两个更多的是相关关系。

我们可能都听过神通方仲永的故事,他5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写诗了,但是被他的父亲当做生钱工具而最后沦落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后天的教育,天才尚且沦落到如此底部,那么普通人岂不是更糟糕?所以说,天赋好并不代表成绩就会好,后天的教育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做过一个“天才存在吗”的实验,通过30多年对各领域或各行业表现优异的人的研究,如音乐家、棋手、医生、运动员等,深入了解他们的许多细节(包括他们所做的事情,以及怎么做事情),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天才”是训练的产物,即后天环境或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大的。

对于天赋不好的人来说,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还是有极大的可能性把成绩提升上来的。勤能补拙,只要经常多请教优秀的同学和老师,那么成绩将会很快提升。就如埃里克森《刻意学习》这本书说的,要做到有目的的大量的练习。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大量的习题和经常翻阅教材书,遇到难题还要请教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以便学习他们的思路。还有就是不断提高习题的难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