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给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周易幻方家


易经的广袤深邃,远不止于她史无前例的“发明创意”:我们现在已经远不止于赖以遮风避雨的“房地产”;现在无处不在的“商业流通交易”,甚至是我们人类最终归藏的“坟茔”……这些创设的源头,其实都来自《易经》……

《易》是真正意义上对宇宙、自然以及生命真谛的洞彻,基于这种洞彻而采取的生命态度和行为,是对自己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最大化和最优解。

《易》的核心思想和智慧是什么呢?其实八个字可以概括:易简,中和,随时,守正。

“易简”,绝对不是粗疏和简陋,不是草率行事、敷衍了事,而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无为而无所不成的大智慧、大能耐。

“人以中庸为大德,卦以中和为大美”。《易》卦中居中的爻,也就是居下卦当中的第二爻和居上卦当中的第五爻,绝大多数都是吉的,如果大家学了卜卦、占卦,自然就会明白。

“随时”,不是我们常说的“随时恭候”、“随时都可以”的“随时”,站在《易》的角度看,“随时”同样是一个哲学概念、一种生活智慧,它的意思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时势潮流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而不是一成不变、因循守旧,更不是蒙眼狂奔,一条道走到黑。

“随时”是一种生活智慧。但是,“随时”必须有“守正”来为它保驾护航,“随时”才不会沦落为随波逐流,更不会堕落为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有“守正”为“随时”保驾护航,我们在随着时势、时局的变而变的时候,就会记住有一样东西不能变,就会守住这一样东西不变,这一样东西就是“正”。

《易》里面最常见两个字就是“贞吉”,“贞吉”在《易》的卦爻辞里面出现有无数次,一次次的“风险提示”,就好像是老祖宗不厌其烦地叮咛我们“守正才吉”,可谓用心良苦。


行之说易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又是一蕴涵着深邃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著作。是中国文化之源、哲学之母,几乎所有的重大经典之作都受到《周易》的启发和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的许多基础理论,都植根于《周易》。《周易》被誉为大道之源。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为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提供了一个世界观和朴素的阴阳辩证法。与现代唯物辩证法,不谋而合。

唯物辨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与现实。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周易》则用两个字来概括世间所有学问,就是“阴、阳”。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阴、阳”就是对相关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之间是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的,它们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

《周易》认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就是,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变化。故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易以道阴阳。”

对于《周易》的方法论,运用最好的当属中医。唐朝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从而指出了易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明朝名医张景岳则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些阴阳也。医易同源,因此变化也。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则多有发挥。医易相通,相得义彰,岂非偶然。”

在其它领域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言:“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

古代精通《周易》者,均成大家。如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等人。

《周易》无愧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


海娃国学



《易经》原本是部纯粹的占卜之书。孔子根据其卦画和卦爻辞的特性。赋予其深刻的哲理。使其成为《周易》。

与之类似的是菊花。古人根据其特性,赋予其铁骨铮铮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周易•系辞》有曰:“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何故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一者,少也,轻也。二者,多也,重也。孔子以《周易》卦画之阴阳奇偶的特征和规律,巧妙地反映了儒家开明而先进的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

《益卦·彖传》有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我们再回顾《论语》之言:“子正,孰敢不正”,“上老老,民兴孝”,“君君,臣臣。”先问责执政者,然后才能问责人民。只有执政者先守法,然后才能要求臣民守法。只有执政者先砸了自己的铁交椅,然后才能砸人民的铁饭碗。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最能体现物极必反,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展现的,当属《泰卦》与《否卦》。《泰卦》乃大吉之卦,而上六泰极否至;《否卦》乃大凶之卦,而上九否极泰来。

《乾卦·九三》爻辞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赋予了其低调下流,上德不德和厚蓄薄发的高尚品德——“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周易》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推天道以明人事。


杨朱学派


易经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对人类影响最深远的经典,在中国有几千年的长河,一直都在推崇,其实提到易经,不是一个单独经典,它包含了三个部分,就是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还有就是周朝的《周易》。这三部经典结合到一起,才是我们统称的易经。

很多人对这一点是不太了解的,《连山易》和《归藏易》由于年代久远,这两部经典里记载的内容,我们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所以很多学者都挖空了心思,想要看一看,因为这两部经典里,可能藏着很多我们想了解的秘密,但是很遗憾,一直到现在,这两部经典的内容也没有被公诸于世。我们现在所学的易经大部分属于周朝的周易,也就是周文王做的,这个里面也讲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道理。易经的地位在中国是非常高的,他一直被称为群经之首,易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一部经典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被推崇为群经之首,这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想想看,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讲如何做广告,上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说以后的广告法规定,任何一件产品,都不能自居什么第一、榜首、首位、领导品牌等等类似这样的字眼,要是用的话就触犯了法律。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几千年来一直被称为群经之首,那就证明了它的价值。无论是在明朝的《永乐大典》,还是在清朝的《四库全书》里,都把易经放在第一步,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研究所有的学问,入门你就要先研究易经。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说法:不读易,不足以为将相;不读易,不足以言太医。那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你是带兵打仗的将军,还是治理朝政的文臣,或者你是研究医术的专家,你都必须要读易经,如果不读易经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在自己的领域进行深造。



陈居祥易经风水讲座


《周易》最大的贡献就是,造假。

《史记》,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孔子为之作《易传》。

通行本周文王的《周易》与《易传》合为一书。然而,《易传》与《史记》之说矛盾,《史记》说周文王作六十四卦,《易传》却有先于周文王的五位圣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已经有了六十四卦的描述。

《史记》有“《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如今任何一本《周易》、即使《易传》也找不出来。

考古发现有多个版本《周易》。阜阳汉简周易,上博馆本楚简周易,尽管残缺,但从残本中就可以看出,与通行本不一样。马王堆帛书周易,保存完整,《周易》与《易传》分离。无论《周易》还是《易传》,与通行本都大不一样。

《周易》,伪托圣人之名的欺世之作。


赵日金141


有三点:

一、总结了人类与天、地、及人类自身相处的经验教训。


二、不再被动的生存,开始主动运用提炼出来的规律性知识,来指导和干预未来。


三、提高了人类自身的文明程度,有了朴实辩证的认识论。


草根有读


《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穷究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一说“周”有周宻、周遍、周流之义),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旧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说法不一。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传》包含解释卦辞丶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为《十翼》,旧传孔子作。据近人妍究,大抵系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旧有郑玄注,已失传。今通行本有魏 王弼、晋 韩康伯注,和唐 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

《周易》的朴素的辩证法对人们认识自然,推动社会前进都将是有益的。


了然翁523


《周易》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经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无处不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清之前几乎文人都知《周易》,而生活中实用无处不在。是故孔子说百姓日用而不知,趋吉避凶。圣人为之洗心。

《周易》首先是天地四方,过去未来的时空观,始终显示其变法改新的先进性,衍生出农历,二十四节气,月亏月圆,日食月食。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九宫洛书,河图。奇门遁甲,阴阳风水。从古至今,百姓生活中处处应用,时时创新。植入中华民族灵魂深处。引道科学技术进步。这种时空观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定位,时空变化。其作用十分巨大。特别是以乾坤西纯卦为本,三十一对离卦合起六十四卦,历代卦辞,爻辞,变爻的解读,引发春秋百家争鸣,诸子文章中易卦影子无处不在。

《周易》以道为本,一分为二,二合一,对立统一规律立于时空观上,以人为本,万物抱阴负阳的动态平微。体现了人类文明最先进的世畀观,价值观,时空观,人生观。道,儒法皆出了易经。确立公天下,民为天,统一稳定之政治模式,变,不变,变变的社会治理方法。现代社会,文明之误区,周易可破解。


陇右行思见闻录



邝斌3


《周易》对中国哲学,人文学,伦理学上的贡献就不说了。《周易》也就是易中的易数,使中国成为发明数字0最早的国家。二进制发明了人类计算机理论,5的折中数发明了优选法。阴阳平衡说发明了地质学板块理论,毛粒子。易象说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子午流注,中医之气,阴阳五行说。易道原理是研究现代物理学太阳黑子,太阳黑洞,太阳白洞,引力波,量子纠缠,量子跃进,波函数,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的最有价值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易道之易数,大数据,大数据成像,是引领现代云计算,量子计算,大数据,大数据成像的先驱,还将会引领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样一部宏伟的巨著,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还用质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