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刘树征律师


中国的哲学尤其是易经推崇变动不居,即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所谓的“否极泰来”、“盛极必衰”、日中则昃。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流转,亦是如此。冬至之时,一阳初生。阳渐长而入春……夏至之时,一阴初生,阴见长而入秋。

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你不可能一帆风顺,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同样地,你也不可能是一直阴雨连绵,也有晴天阳光灿烂的时候。就像是易经中的太极鱼一样,一面是黑,一面是白,一面是喜悦,一面是痛苦。人生充满了变化,就像是老子说的,骤雨不终朝。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必为今天的失败而痛苦,为今天的成功而喜形于色了。

同样,行至水穷处的时候,或许在云起之处,会展现一条奔流的大川。


行之说易


好诗


用户8279077621811


王维这首诗全文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说他人到中年后,喜欢求道。住在终南山,兴致来了就自己一个人四处走走。走到水流穷尽的地方就坐下来,看云起。偶然碰到了山中老农,相谈甚欢,忘了归去。



读起来似乎是非常普通非常平淡的一个故事,最多有点隐隐的豁达的感觉。而这种心境其实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顺应。
走到水穷处,这是散步中的一件小事,但可暗喻人生中种种情境。水总有穷处,这时人应当如何自处呢?求道的人懂得顺势而为,低谷时便潜龙勿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这时候,要“坐看”。坐,是不急不躁积蓄力量,是等待。所以不是站,也不是走着跑着。看,也是观察,是察知,要“知几”,从细微的征兆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

表面上水势已经穷尽了,但实际只是换了一种样子。云是水气蒸腾的聚集。坐看,静心看清楚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其次一种无差别对待的心境。
求道之人不外求,不强求环境和他人要如何。也不因为外境的变化而动摇心境。所以无论是顺水而来,还是水穷而看云,王维在此,对情境没有区别对待,都是一种全然的接受。有得走就走,沿河走到尽头了,那就坐下看云。都可以,都一样,都很好

这在最后两句中也有体现。他和一个林中老叟能相谈甚欢,这也是一种境界。
总结王维的身份在今天看,是中央高官,还是学富五车的学霸。和这样一个没有文化也没有钱,在阶级和素养上都差距悬殊的人,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多少人做得到能没有分别心的相谈甚欢?


第十三号宇航员


王维此句,妙在一脉天然,无任何斧凿之功。而其中恰恰揭示了人生修为的大境界。由行而坐,由动而静,水穷处者,是为关口,是为瓶颈,是为求索而未及也,云起时者,是为豁畅,是为升华,是为悠然而悟也。每读之令人俗念尽消,心怡神驰。后者有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句,不及此句空灵精妙!


山水行走


读诗,读人,读心境;学文,学识,学智慧;通古,通今,通历史。

哲理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为:“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字里行间表达的是达观的人生境界,佛系的生活状态。

人到中年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放下世间的烦扰,放飞自己的身心,找个世外桃源隐居修身。看看书,写写字,学学佛,人生好不自在。如果儿孙满堂,身无大病,不用苦里奔波,也是老来得福,颐养天年。

不过我们处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竞争和生活压力随处不在,不能偏安一隅。撇开王维的诗境,我觉得这样续更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思至路前方,遥看千帆起。

作为奋斗的一代,我们思索前行的初心,眼前的风景只是过眼云烟,还需要拨云开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年轻人拿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概,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勉励自己或别人,要坚定信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扬帆启航,逆流而上,达到人生目标。

要想“长风破浪会有时”,必须要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理想在奋斗中绽放,命运是奋斗者的赞歌。

要想“直挂云帆济沧海”,把握自己的命运,必须要抓住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准确的时机,等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轻人要咬准目标,奋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一战功成万骨枯。

我经常用飞鱼和蜗牛比人生的两个境界,飞鱼与蜗牛在大自然面前算不得强者,一个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一个是用脆弱的身躯顶起厚重的家,生活本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从早晨起来,每个人都要迎着太阳☀️坚定向前。


飞鱼蜗牛


老天爷,看你太累了,让你歇一歇


小红243157254


王维诗和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称他“诗佛”,他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呢?登山时,他溯流而上,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另一个可能 ,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水在此地干了。他这个登山者,走啊走,走到水不见了,他就索性坐下来,看山岭上的云朵。原来水上天,变成了云,而云又可以变成雨,降落后,山间又会有水了。万事总有因果与循环。

人生道理也是如此。在生命之旅中,不论爱情、事业、学问,还是其他的,先勇往直前,后来发现好像自己选的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怀疑与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其他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还可以往天空!即使身处绝境,但心灵仍旧可以畅游,自在地欣赏大自然,体会深远的人生境界。

这句诗有两种境界在里面。第一,处绝境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某种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有云飘来就代表水快来了。第二,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有关系,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再到下雨,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比如,身体困难,心理困难,环境困难,等等。不要气馁,因为总有路可走。用这种诗境来看待生活,我们会豁达很多!


历史讲谈社


曾经,我们义气风发,激情满腔,恨天低,怨地狭,故垒西边,三国周郎,羽扇轻挥,千军万马灰飞烟灭。

又曾经,我们步履沉重,精神萎靡,生活之路如行泥沼,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创业,失败,再创业,世事变迁,人情冷暖,棱角平了、圆了,心智成熟了。

成家立业,承担一份责任,父母膝下,反哺一片孝心,妻儿欢笑,感受一份亲情。

“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破世路觉山平”当一切回归平静,才能领略到平凡之美,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生活之美。高堂康健,儿女活泼,亲情之美。

行到水穷处,水又如何能穷,坐看云起时,云亦飘然去。




秋夜独茗


体现的是作者顺应自然,自得悠闲,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自在超然后人生境界,诗意和禅意结合的人生观点。诗句以静成动,画面生动且自然,两句一气呵成也体现了作者信手拈来的炼字功力,十分难得!


俄然觉1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终南别业》中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全诗为:“千古传诵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