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ARM架构,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比ARM架构还好的?

亲情树89565842


每一种构架都有在自己的行业里有很大的优势,ARM主要就是在移动终端,最大的就是手机行业。

现在世界上芯片构架技术比较好的有四种,也是主流的构架技术,分别是X86、ARM、RiSC-V和MIPS,而手机行业主要的就是ARM公司。


ARM

ARM架构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它主要从事低费用、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研发,所以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所以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家族占了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75%的比例,使它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之一。ARM主要是面向移动、低功耗领域,因此在设计上更偏重节能、能效方面。

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移动基站、企业服务器、医疗器械、智能驾驶以及物联网等其他科技领域基本上都适用ARM架构。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软件都是基于arm架构开发的,所以它在移动设备上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在很多的CPU都是基于ARM Cortex A5、A8、A9,A15微架构的。

在手机芯片设计领域,就拿华为来说。华为设计芯片通常先从ARM取得芯片设计构架然后再进行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再最终交给台积电进行代工,这才是一个完整芯品的设计流程。就像建造一栋房子,先有基本的构架,然后才有设计师的设计,制造。而且不止华为,例如苹果,三星,英特尔都是基于ARM构架的。





X85

X86主要面对的是计算机行业的。它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指一个intel通用计算机系列的标准编号缩写,也标识一套通用的计算机指令集合。1978年6月8日,x86架构诞生。它的CPU基本上是1G以上、双核、四核大行其道,通常使用45nm甚至更高级制程的工艺进行生产。X86结构的电脑采用“桥”的方式与扩展设备进行连接,所以可以使电脑更容易进行性能拓展。

它在近三十年基本上垄断了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行业,同时也拥有着大量的用户。它有着成熟用户应用、软件配套、软件开发工具的配套及兼容等工作,还有许多第三方软件和软件编程工具来帮助用户去使用。

RISC-V

RiSC-V架构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它在指令集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建立的全新指令。这种指令集不会垄断或者盈利,它架构简单,完全开源,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它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基于它的一些处理器,例如服务器CPU,家用电器cpu,工控cpu和总在传感器中的CPU。

MIPS


MIPS架构是一种采取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1981年被开发出来。可以说它是RISC的一个小的分支,但是又不同于RISC。毕竟RISC是开源的,MIPS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的比较好,比较成功的。

基于MIPS的MCU的应用涉及了很多的行业之中,在工业、办公自动化、汽车、消费电子系统和先进技术中都有很大的应用。
在2007年8月16日,MIPS科技宣布,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龙芯中央处理器获得其处理器IP的全部专利和总线、指令集授权。
如果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请在下方评论中指出,谢谢观看。


情深物遂


ARM架构的成功,不是技术有多牛逼,而是商业策略出色。论绝对性能,ARM架构处理器被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吊着打,论能源效率,ARM也不是全占优秀。曾有人做过对比评测,ARM的A8处理器是低性能高能耗,A9在能耗和性能间取得平衡,表现不错,i7则是高能耗高性能。

图片/知乎“老狼”


正因为ARM架构处理器不是个个表现优秀,业界才有其A系列处理器“单数的是学霸,偶数的大都是学渣”的说法。

ARM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很聪明的商业策略:你英特尔CPU不是能吃又能跑(高性能高能耗)吗?我就专攻低能耗的嵌入式市场,避开你桌面电脑的锋芒。同时,ARM为减少成本,采用IP授权的商业模式,这样节省了建设晶圆厂的庞大支出,进一步降低了经营的风险。

靠着这种和英特尔完全不同的商业策略,ARM最终站上移动处理器的山巅。

同样道理,要开发出比ARM架构更好的处理器,仅仅靠性能牌是不行的,还是要从商业策略上做文章。

现在设计SOC芯片的门槛还是太高了。设计一款28nm制程工艺的SOC芯片,开支如下:

  • CPU内核、内存控制器等IP费用500——1000万元;

  • 流片费用1000万元;

  • 封装费用50万元;

  • 一年工资开销1000万元。

这样一款老旧的SOC芯片,设计门槛最高可达4000万元,不是巨头根本玩不转。如果能把设计门槛降到上百万元,玩家多了,开发出优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是没有问题的。

重点来了。ARM的商业模式不是卖IP核吗?类似于Windows收取授权费。如果谁像安卓一样玩免费授权,妥妥的让ARM无计可施。RISC-V (全称是第五代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基金会干的就是这个事,用开源策略(收费授权策略相对)打造全新芯片设计生态。目前,参加这个基金会的公司不少,全是大佬级企业(具体见下图)。

因此,过几年,能抗衡ARM的处理器架构出现是大概率事件。之所以说能抗衡,是因为RISC-V指令集处理器已经出现,它就是MIPS处理器,只是还未强大到和ARM掰手腕的地步。



魔铁的世界


    目前,常用的处理器架构有ARM、x86、MIPS、RISC-V等,按照指令集分为CISC和RISC两种。不同的架构应用场合不同,下文具体说一说。


    1、x86架构

    我们使用的电脑以及公司的服务器,大部分采用了x86架构的处理器,以intel和AMD的处理器为主。

    x86架构的处理器采用了CISC指令集(复杂指令集计算机),x86架构的CPU分为x86和x86-64两类,目前主流的是x86-64,即64位的处理器。


    2、ARM架构

    我们的手机几乎全部使用了ARM架构,采用了RISC指令集(精简指令集),ARM的优势在于低功耗,因此非常适合手机等终端使用,x86架构的处理器无法解决低功耗的问题,所以移动终端很少使用x86架构的处理器。


    华为麒麟处理器、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高通骁龙处理器无一例外的采用了ARM架构,此外大部分的工控系统、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家庭的机顶盒等也采用了ARM架构。

    随着美国“禁售令”的影响,ARM中断了与华为的业务往来,ARM这家公司走进了人们的视野,ARM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英国的公司,后来被日本软银收购。ARM公司只出售IP(技术知识产权),不设计和制造自己的芯片,位于ARM架构的最顶端。如果ARM不再给华为授权,那么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凌霄处理器等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使用最新的架构。


    3、MIPS架构

    MIPS架构同样是一种RISC(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1981年由MIPS科技公司开发并授权,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网络设备、个人娱乐设备等。比如家庭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如果是MTK芯片,那么大部分是MIPS架构的处理器。


    这里说一下我国自主的“龙芯”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所购买了MIPS的永久性结构授权,兼容MIPS架构的处理器,也就是可以贴上“兼容MIPS指令集”的商标,所有核心的架构都是自己研发的。

    4、RISC-V架构

    RISC-V架构是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开源架构,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容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并不需要ARM、MIPS那样需要经过授权,受到各种使用的限制。


    相比x86、arm架构,RISC-V比较“年轻”,RISC-V诞生于2010年,由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发布。

    RISC-V架构可以说是解决国产民用处理器困局的终极方案。从长远利益来看,基于各种x86、arm等架构的处理器属于“假自主”,仍然受到intel、arm等授权的限制,比如最近由于“禁售令”影响,arm中断与华为的业务往来,停止相关授权服务,长远来看,对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很多厂商参与了RISC-V生态系统,建立了RISC-V产业联盟,包括了原微电子、紫光展锐、安徽华米等,去年小米发布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可穿戴芯片黄山1号。RISC-V是ARM架构最大的威胁,前景虽好,但是毕竟还在起步阶段,随着技术的迭代,相信一定会推动RISC-V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



    以上就是目前常见的CPU架构,x86是PC和服务器的主流,ARM是移动设备的主流,RISC-V可能是未来的主流。


Geek视界


CPU的框架从我们熟悉的X86,ARM,到不比较陌生的MIPS,IA64,它们之间的差距都非常大。借机也和大家简答探讨下目前这几种CPU框架的情况。

X86

先说个小故事关于为什么叫X86架构

1978年6月8日,Intel发布第一款16位微处理器:8086(亦称之为iAPX 86)。随后于1979年,又推出了Intel 8088,并用在IBM PC的原始设计中(IBM PC XT)而被人知晓。8086是Intel最成功的处理器系列x86架构的开端,该系列较早期的处理器名称是以数字来表示80x86。由于以“86”作为结尾,包括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我小学接触过的电脑286,386,486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啊呀暴露小编的年龄了),因此成为X86

我们熟知的X86的主要玩家intel ,另外intel也是授权过AMD,X86也是全球商用化最好的框架之一,在全球PC市场上独霸多年,地位不可撼动;当时X86的历史包袱及复杂的架构也造成了一些发展问题,x86架构是CISC复杂指令集典型代表

x86的优势:

性能高速度快:在性能和生产工艺方面,X86优势很明显,单条指令功能强大,指令数相对少;

扩展能力: 这么多年以来,配套扩展的设备种类多;

带宽要求不高:还是因为指令数相对少,即使高频率运行也不需要很大的带宽往CPU传输指令;

兼容性配配套好: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应用软件配套、软件开发工具的配套及兼容性很好。X86上跑的系统linux ,mac,window。

应用领域:PC 服务器

国内用X86的玩家:兆芯,海光 (但是由于授权的限制,两个国内玩家只能内销,不能出口)

ARM

ARM公司就不多介绍,之前小编有一篇介绍ARM史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ARM架构(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RISC Machine),较早称作Acorn RISCMachine)是一个32位元精简指令集(RISC) 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ARM也是RISC精简指令集的代表。

应用领域:移动端和便捷设备

从设计的完成度是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软核、固核、硬核,对芯片设计公司的要求也是从高到低,而发挥的空间也是从高到低:软核发挥的空间最大,硬核发挥的空间最小。

买ARM硬核的芯片设计公司,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使用ARM公版架构。这种情况下,芯片设计公司对外宣传必须带上ARM公司的品牌:CPU的品牌是Cortex-AXX(XX代表两位阿拉伯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架构是第几代,第二个表示架构微调),GPU则是Mali-GXX(XX含义同上)。

主要国内玩家: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等很多啦,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IA64(Intel Architecture 64,英特尔架构64)

这个也是来自Intel。当年X86过渡到64位指令集时,AMD弯道超车,最intel 联合惠普推出了属于自己的IA64指令集,但这也仅限于服务器上,也是Itanium安腾处理器的来历(不过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故事后期有机会展开结局就是2018年intel正式宣布转入停产退市进程)。

MIPS

(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pipedstages,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

MIPS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其机制是尽量利用软件办法避免流水线中的数据相关问题。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Stanford)大学Hennessy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的。它采用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RISC)来设计芯片,和Intel采用的复杂指令系统计算结构(CISC)相比,RISC具有设计更简单、设计周期更短等优点,并可以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开发更快的下一代处理器。MIPS是出现最早的商业RISC架构芯片之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MIPS指令集,并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

知名的事件:在2007年,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龙芯处理器获得了MIPS的全部专利、指令集授权,这个也是个忧伤的故事,当年intel的X86授权很严,能不能拿到是一回事,拿到了也要在intel给的框架下研发,谈不上自主可控,这个背景下就放弃了,和MIPS能够合作也是另一个故事了。

国内玩家:龙芯,

另外最近比较多的是RSiC-V

基本上目前不太会有新的框架出现了,生态很重要

有兴趣进一步沟通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留言交流



老扎古


目前的芯片架构有很多,主流的、大家熟悉的有几种:

1、X86,目前的代表芯片有intel、AMD、上海兆芯,还有海光CPU。

这样的芯片主要用于PC,也就是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等等,是intel的专利为主,AMD也有一些,现在双方专利有交叉授权,至于国内的兆芯、海光还差得远。

2、ARM架构,这个主要是用于移动设备

ARM之所以这几年这么火,是因为手机发展太迅速,且手机的数量远高于PC机,换机的频率也远高于PC机,而ARM架构的芯片主要用于手机、平板这样的设备,所以火得不要不要的,并不代表ARM就是最好的架构,和X86相比,只是应用的方向不一样。

3、龙芯用MIPS

前段时间龙芯发布了3A4000/3B4000,龙芯一直采用的是MIPS架构,这个架构也是美国的,不过被龙芯买了下来,拥有完全的自主权。

另外龙芯基于MIPS架构,还做了很多指令集的扩展,也是一个好架构,龙芯不行,并不会代表MIPS架构就一定比ARM差。

4、开源的RISC-V架构

目前还有开源的RISC-V架构,前段时间倪光南院士还说RSIC-V架构是中国芯崛起的好机会,抓住机会了,可以和X86、ARM架构并列。

当然信与不信,怎么与X86、ARM架构,就不是靠打打嘴炮就行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明显想在移动端、PC端与X86、ARM架构PK,是不可能的,至于其它领域,比如物联网,谁知道呢。

5、太湖之光超算系统用的alpha架构

另外国产超级计算机原来使用的是intel的芯片,后来美国禁运,英特尔的芯片不能卖给我们了,于是我们也只有自力更新。

申威使用了alpha架构,研发自己的芯片,现在申威芯片装在太湖之光上,多次让这台超算排名世界第一。

我举这么多例子其实是告诉大家,每一种架构,其实都有其适应的地方,比如X86用于PC,ARM用于移动设备,alpha用于超算。那么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或能产生出不同的架构,取代ARM,甚至超过ARM都有可能的,但在移动设备芯片领域要打败ARM,估计很难了。


互联网乱侃秀


题主问的应该是手机cpu的架构吧。

架构是cpu设计的基础,对于cpu的整体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架构的cpu在同样芯片面积,同样频率下甚至可以出现几倍的差距,所以可以说cpu架构决定了cpu产品的性能。

  要更好的解释架构,可以建筑架构作为比喻,架构就像是一座建筑的结构设计,而cpu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建筑,只有具备了稳定可靠的结构设计作为基础,才能建造出各式各样不同功能需求的房子。简单地说,架构决定了一座建筑的框架和主要建筑指标,例如你的楼可以盖多少层,每层可以有多大面积这些。而最后建造出来的房子长什么样,舒适度如何,就是由cpu厂商自己决定了。同样,架构设计也决定了建筑物的建设的上限,例如架构设计设计指标是100层,那么最后建好的房子也不能超过100层。也就是说,采用相同架构的cpu,性能基本上已经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有本质的区别。例如,采用同样架构设计的楼房,最终层数和面积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内部空间怎么优化,是倾向于多住人,还是倾向大型空间,舒适度如何,这就看cpu厂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使用需求了,当然某些技术好的厂商可以适当地对架构进行优化扩大面积或者多盖个一两层,这就是平时所谓的魔改。所以通过比较cpu的架构基本可以判断cpu的大体性能。

我们想要盖100层的楼可以有很多种设计方法,同样,cpu的架构方式也一样有很多。但cpu设计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操作系统生态,就像你盖出了房子却买不到合适的家具和设备,同样无法居住使用。cpu设计也要对应的考虑操作系统的软件生态环境。

同时和建筑机构一样,cpu架构设计也有不同的基础类型,例如你不可能采用木结构建筑去设计100层的摩天大楼,也不可能用砖混结构去设计100米大跨度的歌剧院。

cpu架构按基础类型可以分为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是当前cpu的两种主要架构。虽然它们都是试图在体系结构、操作运行、软件硬件、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等诸多因素中做出某种平衡,以求达到高效的目的,但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此,在很多方面差异很大。x86架构采用CISC,而ARM、MIPS、POWER、SPARC采用RISC。

因为复杂指令集cpu硬件设计复杂,功耗大,所以现在的手机厂商一般都使用ARM架构。

ARM架构的特点就是大幅简化架构,仅保留所需要的指令,可以让整个cpu更为简化,拥有小体积、高效能的特性。 另外,ARM的架构很早就可以做到高密度整合,由于ARM授权的弹性以及核心架构的单纯,ARM架构可以很容易与其它专职的特殊核心,像GPU、多媒体译码核心、基频调制解调器、I/O控制等架构整合,透过SoC(System On a Chip,系统单芯片)的方式组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器系统,来实现各种不同的核心分工各司其职。

同时ARM架构应用的核心负担相较传统架构低了许多,并且因为早前应用处理器的需求就是以低功耗为重点,即便如今效能不断提升,仍是以保有省电的特性为前提发展条件。 ARM架构的另一个优点是自由性,只要向ARM买下核心授权,就可以与其它IP公司的方案以及这家授权客户本身的优势技术整合,虽同为同一世代的ARM核心架构,即便频率相同,结果也不同,自由度和灵活度也很高。

因为以上的各种,所以在移动cpu领域,ARM得到大面积应用,基本淘汰了X86架构。同时也得到了广大硬件和软件厂商的支持。生态系统已经完全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在cpu架构领域RISC-V被认为是具备取代ARM架构潜力的一种开源架构。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同时在灵活性和功耗上面也超过ARM架构,但是因为起步太晚,现阶段RISC-V 依旧缺乏完整生态系统支持,要取代ARM 架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我国现在已经加大了RISC-V芯片的研发投入,在全球RISC-V芯片的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毕竟自主可控的芯片是我们的战略需求,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随着不断地优化和深入,RISC-V一定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是RISC-V毕竟也是源于美国的开源项目,未来是否会永远开源并不可知,所以,开发完全自主的cpu架构同样是一个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瓜皮不香


芯片的架构就好比建房子的框架结构,框架是设计房子的关键,造芯片也是类似的道理,设计前就要先选择好架构。目前除了ARM架构,还有X86、RISC-V和MIPS。

四大架构的基本介绍与特点

1、X86主要使用在PC端的CPU,1978年发明,目前是英特尔公司运营,主要应用在Inter、AMD的CPU,它的特点是性能高、速度快、兼容性好。

2、ARM架构是32位指令集,由英国Acorn公司1983年发明,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功耗低,被苹果、三星、华为、高通等客户广泛应用在移动通讯和嵌入式系统中。

3、RISC-V架构是开源的指令集,起步比较晚,由RISC-V基金会在2014年发明。它的特点是模块化、简化、可扩展,可以根据场景设计合适的指令集,使用者有三星、英伟达、西部数据等,用在工控,电器,服务器,传感器等产品的CPU。

4、MIPS架构是精简指令集,1971年MIPS公司发明,特点是简洁、优化方便、高扩展性,主要代表的产品是龙芯。



ARM架构在芯片市场占95%的份额,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

ARM公司在移动芯片市场有95%的份额,通过授权赚取专利费,去年的营收达到16亿美元。采用ARM架构必须授权才可以,目前全球设计的芯片都是按ARM公司的方案,开发的软件也是按照这个方案来设计,所以各种各样的手机都不会有兼容性的问题,经过好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架构体系。



除了ARM架构,还在开发的RISC-V架构有望可以发起挑战,但有很大的难度

除了ARM架构,目前还在开发的RISC-V架构有望展开竞争。因为ARM授权费不断上涨,印度政府大力协助开发RISC-V,我国也在上海将其列入研究的对象,中科院在内的160多家企业加入到科研中。这个开源的指令集受到大家的关注,令ARM公司感到了很大压力。ARM是封闭的指令集,不能随意进行更改,架构不够灵活,而开源的RISC-V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由定制,更改指令集。RISC-V架构是后起之秀,目前还在开发阶段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无法建立完善的生态圈,缺乏大型公司的支持,要想与ARM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星河方舟


有,但是目前来说,在移动端比较好用的就是ARM架构。

我们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架构有:ARM、RISC-V、MIPS,X86等等。其实还有一些指令的,但是其他的指令都是比较小众,只在专业的领域使用,所以我们就没说了。上面的几个是比较常见的指令了。

为什么说ARM比较合适在移动端

并不是说ARM最好用的,什么从开发的角度来看,ARM架构本身的效率并没有多高。

ARM属于精简指令的一种,精简指令的特点就是它的产品的耗能比较低,发热不高,适合在移动端使用。

Intel此前都做过移动端的处理器,但是这是X86架构的。它的发热真的太高了,功耗也高。装在手机上性能很强,但是过会儿就发热导致降频,同时电能耗得很快,还缺乏生态支持,所以英特尔的一直搞不起来。

ARM的功耗控制算是不错,这是发展起来的基础之一。同时,ARM一直在大力推动它的生态发展。什么叫生态,那就是硬件生态是这个架构的,大家都根据这个架构来做;软件生态也是架构的,大家都在这个架构上开发。

ARM架构很早就推出了,1983年就推出了,那个时候的ARM授权费用并不高,能吸引到很多厂商。而且ARM不像其他的厂商,还愿意砸钱下去继续开发,推出新的公办架构,所以慢慢就发展起来了。

到了目前为止,ARM的架构应用在:手机、平板、主打长续航的笔记本电脑、ARM架构的服务器上,非常广泛。所以说,这是比较合适的架构了。

我们自主之路

目前,X86和ARM都是把握在外国手上的,X86的授权更加严格,ARM虽然授权,但是美国这么一搞,马上就不授权了。

所以,可能会需要转向RISC-V,这个平台上是开放和免费的,小米的澎湃芯片也在开发这个平台了。

当然,自己建立自己的架构也不是不行,但是难度就非常高了。


太平洋电脑网


目前常见的有ARM架构和X86架构。

ARM架构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X86架构采用CISC复杂指令集。ARM架构通过数据接口使CPU与数据存储设备连接,而X86架构刚通过“桥”的方式与外设连接。ARM架构处理器适配的系统采用Linux(包括Andriod),嵌入式系统(如FreeRTOS,uc/OS等)。X86架构处理器适配的系统为Windows。

X64是X86的一种延伸,X86是32位架构,X64是64位架构。X64同样采用CISC,兼容X86,将原X86有的寄存器扩展到32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寄存器。

ARM架构系列从ARM11之后,改名叫Cortex,有M,R,A,S四大子系列。M系列针对微控制器,R系列针对实时系统,A系列针对高端的基于虚拟内存的操作系统和应用。ARMv8推出了64位处理器ARM64,采用了两种执行模式,AArch32和AArch64,后者不兼容前者,但可以切换到前者。

还有没有可能开发出比ARM架构更好的?

目前没有看到量产的可能。OpenRISC,SPARC,RISC-V中,最有前途的就是RISC-V了,严格来讲,它只是指令集架构,离处理器还有很远的距离。RISC-V是开源的,设计目的是适用于现代计算设备,比如云计算机,手机,嵌入式系统。

科技的发展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商业利益,用户生态。X86为Intel公司及PC厂商阵营,ARM为ARM公司及移动厂商阵营。


嵌入式宏思微想


有啊!国内有一个比arm更好的架构,那就是华为的,,吹NB,,架构。老厉害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人见过。。[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