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使用方格蔟上蔟可提高蠶繭品質20%,6個細節需要落實

記得小時候家裡剛開始養蠶時,在5齡蠶階段真的是從早忙到晚,早上天還沒怎麼亮就得準備去採摘桑葉,晚上22點也還在蠶房中忙碌著,直到蠶上蔟作繭了,才算稍微輕鬆些。那時對蔟具也沒有太在意,大部分人家都是用水稻秸稈做的草龍蔟,幾乎不用額外投入什麼資金,只是自己需要多費點時間,不過在採摘蠶繭時,發現這種蔟具不良繭還是挺多。有的靠近秸稈很近,蠶繭上也留有印痕,形成了柴印繭;還有的是一個蠶繭看起來很大,剛開始覺得這樣的蠶繭應該挺好,一個可以抵2個,但到繅絲廠賣蠶繭時,才知道這種蠶繭實際上品質不好,屬於劣質蠶繭。

養了兩三年蠶後,發現有的養殖戶不再使用水稻秸稈做的蔟具,而是自己用木條做成方格蔟,每一個小孔正好可以給一隻蠶吐絲作繭,把蠶繭放在一起,很明顯的可以看到,使用方格蔟結出來的蠶繭明顯白了不少,也很乾淨,採摘起來也比較方便。很多養殖戶看到了實際效果後,紛紛棄用之前的蔟具,都選擇使用方格蔟,既然方格蔟的優勢較為明顯,那麼養殖戶該如何藉助方格蔟來提升蠶繭品質呢?個人認為6個細節需要落實到位。

養蠶使用方格蔟上蔟可提高蠶繭品質20%,6個細節需要落實

一、選用合適的方格蔟,並做好蔟具消毒

方格蔟目前的種類也比較多,有紙板做的,也有用杉木做的,規格上有156孔的,也有162孔的,由於方格蔟與草龍蔟、傘形蔟等相比,前期投入會相對大些,因此,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選擇好合適的方格蔟後,使用前要對蔟具進行消毒,如果是新的方格蔟,可先用蠶沙放在蔟具上,要將方格蔟完全覆蓋,放置的時間需達到24小時,或者使用新鮮的桑葉,搗碎兌水來用浸泡新的方格蔟,浸泡時間要在4小時以上,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蔟具上的氣味,有利於提高熟蠶的上蔟率。如果是之前用過的方格蔟,那麼要先檢查蔟具是否有發黴、破損等現象,汙漬較多的可考慮淘汰使用。方格蔟消毒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漂白粉溶液浸泡6小時以上,然後利用太陽光曬乾;另一種是將方格蔟放在密閉的空間,使用煙燻劑消毒10小時以上。

二、擇機使用蛻皮激素,適熟上蔟

當家蠶養到5齡蠶後期時,就得做好上蔟準備,這裡面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地方,那就是何時使用蛻皮激素,因為上蔟時間如果過早,很多蠶還未成熟,上蔟的效果會有影響,如果上蔟時間較晚,那麼一些熟蠶會在蠶座中亂爬,容易出現柴印繭、雙宮繭等。一般來說,當蠶座中有5%左右的熟蠶時,養殖戶就可以給蠶餵食1次蛻皮激素,蛻皮激素要足量使用,但不宜超量使用。如果因為家蠶發病,或者因為桑葉供應量不足,需要提前1天安排上蔟的,那麼蛻皮激素的使用量就得適當多些,可在正常使用量的基礎上增加20-30%。上蔟時熟蠶率較高的,進入方格蔟的時間會更快,入孔率也會比較好。

養蠶使用方格蔟上蔟可提高蠶繭品質20%,6個細節需要落實

三、清理遊山蠶,適時清場

未熟蠶進食了含有蛻皮激素的桑葉後,會很快成為熟蠶,養殖戶就需要及時放置方格蔟,當大部分熟蠶入孔後,此時還需要觀察蔟片上是否存在遊山蠶,如果少量的蠶還在尋找營繭的位置,那麼就需要將遊山蠶統一收集起來,在我們那也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清場,清場的次數一般2次左右,如果是春蠶或者晚秋蠶,清場的次數可能要達到3次,主要是該季節氣溫相對低些,對熟蠶的上蔟效果有一定影響。另外,清場的時間間隔要控制好,一般需要達到4-6小時,對於最後遲遲不入孔營繭的蠶,要觀察是否有發病的症狀,必要時要捨得淘汰。總的來說,遊山蠶要妥善處理好,不能因為遊山蠶而影響整體蠶繭品質。

四、實行預上蔟,及時清理蠶沙

原來我們那裡剛開始養蠶時,養殖戶在上蔟管理方面經驗不多,基本上是把方格蔟放在蠶座中就不怎麼管了,等到蠶繭成熟了,再將方格蔟拿出來採摘蠶繭,結果發現很多蠶繭品質並不好,黃斑繭、柴印繭、雙宮繭等現象較多。後來參加相應的培訓,農技人員也上門幫忙指導,才瞭解到,使用方格蔟時,最好採取預上蔟的方式,這樣方格蔟的入孔率比較高,而且蠶繭的品質也比較好,黃斑繭、柴印繭等現象大幅度減少,營繭的時間也可以減少6-8小時。

在安排預上蔟時,通常選擇在室外進行,搭好蔟架,將方格蔟平放,人工將熟蠶放在放在方格蔟上,等10分鐘左右,待熟蠶入孔定位後,再將方格蔟移放至準備好的蔟架上。一般來說,在室外進行預上蔟操作時,最好在當天晚上21點前結束,如果是春蠶或者晚秋蠶,需要提前至18點前。另外,預上蔟操作後,蠶房內的蠶沙要清理乾淨,也就是說方格蔟移進蠶房前,蠶房內是看不到蠶沙的。

養蠶使用方格蔟上蔟可提高蠶繭品質20%,6個細節需要落實

五、懸掛蔟片需合理,適時翻蔟

方格蔟與其他的蔟具相比,有個比較好的地方,那就是規格上較為統一,如果是分上下兩層懸掛蔟具,那麼上下需對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使上面的熟蠶繼續排出蠶尿、蠶糞等,也不容易在下層的方格蔟上留下汙漬,黃斑繭的現象就會明顯減少,這也是實際操作時要重點注意的地方。還有一點,熟蠶在上蔟時,具有一定的向上特性,比如將方格蔟豎著放在蠶座中時,熟蠶會自己往上爬,而且基本上不會往回走,這就容易出現另一個問題,當很多熟蠶聚集在方格蔟上方時,如果養殖戶不採取措施,也同樣會出現雙宮繭。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養殖戶需要適時翻蔟,將方格蔟上下端對調,有時還需要將左右進行對調,在翻動蔟具時,動作要輕緩,幅度不宜過大,避免影響其他已入孔的熟蠶。

六、做好蔟中保護,注意通風排溼

熟蠶已經入孔吐絲作繭,蠶房內的蠶沙也清理乾淨了,那麼接下來就是等蠶繭成熟,此時養殖戶也不能日常管理,蔟中保護是少不了的。個人認為需要做好3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上蔟期間,蠶房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4-25℃左右,相對溼度為65-70%,溫溼度如果出現 異常,部分蠶吐絲作繭的速度會明顯放緩,有的甚至暫停吐絲。第二個方面是通風換氣時,要控制好時間,以及注意風向問題,不可出現強風直接吹在方格蔟上,當室外風力較大時,需要將門窗適當關小些,在該階段,蠶房內的空氣較為清新時,是有利於提高蠶繭品質的。第三個方面是上蔟期間,蠶房內及周邊的環境要保持相對安靜,不宜出現較為明顯的噪聲,一旦此時出現較為明顯的聲響,有的蠶可能會暫停吐絲,或者提前結束吐絲,對蠶繭的產量和品質均有影響,人員進出蠶房時,要控制好節奏。

養蠶使用方格蔟上蔟可提高蠶繭品質20%,6個細節需要落實

總之,合理利用好方格蔟,是可以提升蠶繭品質和產量的,特別是不良蠶繭,會大幅度減少,而且,方格蔟在規模養殖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可以藉助一些工具,進行自動化操作。比如說採摘蠶繭,熟蠶上蔟較好的,蔟中也沒有出現一些蠶病,那麼蠶繭會比較乾淨,使用小工具就可以較快將方格蔟中的蠶繭採摘下來,採摘蠶繭的效率會大幅度提升。由於方格蔟具有多個優勢,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選擇使用方格蔟,當然,想要藉助方格蔟來提升蠶繭品質,養殖戶在各環節操作時,需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一旦忽視了哪個環節,不良蠶繭率會明顯提升,有的蔟中誘發蠶病的,蠶繭的產量就可能明顯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