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有没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把…省给你”的思想?

王潮涛


这个必要要看时机!

但是绝不能动不动就拿这个来说事,比如可怜兮兮的跟孩子说“我都是因为爱你才舍不得这舍不得那,好的都给你了”,一副很穷苦可怜的样子,这是会引起孩子反感的,有的孩子会在心里有诸如“谁也没要求你那样做啊,你省出来给我的也不是我想要的啊”之类的声音。并且还可能造成一部分孩子形成“穷人思维”,这是很可怕的!

对于经济条件并没有穷困到真的需要省出来给孩子的家长,个人认为真的不要说这样的话,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舍得对自己投资是懂得爱自己,只有你自己会爱自己,你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爱,才能让孩子学会爱自己!

节俭和不舍得是两个概念!好多家长是不舍得,其实并不缺钱。

所以成功的经商人士,他们的脑袋中是投资回报的概念,在他们一无所有时也有办法换来财富,因为他们没有钱时可以舍得投资其他方面,所以会有所得!

除非是你真的经济很紧张,孩子又不逆反,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适当的让孩子知道父母很爱他,很舍得为他付出,让他知道生活不易,懂得感恩,更加发奋图强将来孝敬父母报效国家。

这种教育方式一定掌握好度,千万不能拿来惯用!


熙元堂主


我也是一个边摸索边学习的妈妈,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告诉孩子,因为大人爱你所以要把好的东西都留给你。因为你这样告诉他,就会让他觉得我是家里受宠的小孩,大家都疼爱我,他会慢慢变得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先说下我们家的情况。孩子6岁了,孩子出生到现在是两个妈妈轮流帮着带的,我们两独立带的时候比较少。

以前孩子比较小老人惯着我们也不怎么说,中班后我们发现他开始有小心思了,好吃的水果他会一个人端着果盘吃,买回来的蛋糕他不舍的分,幼儿园要带玩具去交换他都是挑了再挑,甚至有一天他说爷爷奶奶家的鸡腿都是我一个人的。我和孩子爸爸开始认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自私问题,我们开始了这方面的观察和教育。一方面我们给两边的4位老人打预防针,把我们认为的孩子的自私行为交代一下,希望他们理解和配合,告诉他们对于孩子递过来的水果或者零食一定要拿并且要吃完,另外看到他在玩具我们都参与进去并且要他分享玩具给我们一起玩;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停的告诉孩子,现在家里目前只有一个孩子,但是不排除以后也有弟弟妹妹,还有家里的表弟表妹如果上门来玩,一定要分享玩具。切出来的水果买回来的零食,我们都要求他先主动给大家分配以后他才能吃。现在我觉得他是一个温暖的小男孩,说话客气有礼貌,玩具零食都能分享。


搬砖战斗士


可以让孩子知道,要掌握尺度,也不能让孩子觉得拿着父母的爱理所当然、肆无忌惮,但爱是相互的,也要让孩子明白,他也可以因为爱你而做些什么。

你可以这样说,宝贝,今天只有一个鸡腿,所以给你吃,因为你现在需要长身体,如果爷爷奶奶在这里,就要给他们吃,因为要尊重长辈,他们也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有好吃的,好玩的,我们都会努力赚钱买给你,因为爸爸妈妈爱你,想让你开心,希望给你最好的,爸爸妈妈希望你长大了也能这样爱爸爸妈妈,你能做到吗?

如果说多了把什么省给你,又不解释得深层,孩子容易变得斤斤计较小家子气,最可怕的是不知道感恩。

在孩子模仿你,或者自主把他喜欢的东西跟你分享时,一定要告诉他,你很开心,因为他会分享;在孩子省了没必要花的钱时,也要表扬他能控制自己,做事情有计划,像个小大人,你为他的行为点赞……

很多时候,不要告诉孩子我为你做了什么,而是要让孩子知道,他能为你做什么。从自知,到自愿,再到自主,最后成为自然。



danny老师


我觉得没必要,我认为可以告诉孩子,你爱他,所以拥抱他,你爱他,所以亲亲他,你爱他,所以才包容他的小脾气,你爱他,所以愿意放下手机陪他玩游戏……

而且我认为也没有必要为孩子而节省自己,相信现在的社会,大部分父母是不会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父母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可以理解,但是最好的不是节省下来的物质,而且丰富的精神世界。每个家庭物质有别,不管能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我们都能给孩子提供最富裕的精神世界。教育孩子自信,勇敢,乐观,积极,给予他面对失败的勇气,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为善的豁达,这些才是我们最应该给孩子的。


Amy果


没有必要,这么做是大人的自私,是希望付出得到更大的回报,但是真正的爱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所有的行为只因为一个身份:孩子的父母,感谢这个幼小的灵魂选择我来成就他自己。


大板牙说教育


有必要,但不要经常这样。

有必要告诉他,是希望他能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同时让他心怀感恩回报父母。

不要常说,是因为说多了会成为孩子心理负担和麻木不仁,认为什么都给他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把握尺寸,物极必反。



郭不染


我个人觉得没必要。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养儿育女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子女的爱和呵护也是人类(当然也包括动物)与生俱来的天性,父母的爱是世间最无私、最不计成本的,甚至为了孩子宁愿付出生命,汶川地震有多少父母呵护子女的尸体犹如雕塑,震撼世人、感动你我,这就是父母伟大的美好诠释,多少写给父亲、母亲的赞歌,每每听起总能触动心弦、泪流满面,这就是爱。

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每天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子女过的幸福,为了不让人看不起,为了孩子能和其他孩子得到公平待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能孩子不听话了,就会说到“我们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好.......”等等这些话,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好好听话、努力学习、好好工作,本意是好的,但也得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初中、高中的孩子正处青春期,反而适得其反,幼儿园、小学生相对好点,总之对孩子再好也不能溺爱。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最大的乐趣和目标,但在教育方面,有的父母做的不够好,总拿省吃俭用为你好这些话教育或者感化孩子,这样也不太好,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在犯错时,言传身教、指明方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思文定心


没必要。很多父母宁肯亏了自己,也不愿怠慢自己的孩子,好吃好玩好用的尽数往孩子面前堆,殊不知,这样的省,可能会让孩子把独享当作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和分享的意识。另一方面,父母过分的爱也会给孩子带来负担,造成压力。毛姆在《作家笔记》里有一句话,对于男孩子来说,有一个真正疼爱他的母亲是最大的不幸,后果相当严重。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所以,父母要是真正爱孩子,绝不是省……给他们,而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分离得越早,你就越成功。


北斗心理团队123


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抚养孩子,教育孩子从法律上来说是你的责任,你的义务,从人性来说,他是你的未来,你的结晶,他需要你的爱来让他茁壮成长,这是一个你从心里就要去接受的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把他当成一种负担,觉得我怎么怎么样为了你,对你,如何如何,这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