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昨天在微信中跟闺蜜小月聊起来,聊天中就说起了她三个月大的小儿子。小月说,小儿子现在3个月,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老是用嘴吐泡泡,口水流的也挺厉害的,大哈喇子一淌就是一脖子,衣服的前胸和脖子全是湿的,没办法只能给孩子垫上围嘴,这一天光洗围嘴玩了,就问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我开玩笑的问小月:是不是你怀孕的时候螃蟹吃多了啊,你看螃蟹不没事就吐沫么,要不就是你鱼吃多了,鱼在水里才吐泡泡呢。当然这只是闺蜜之间的玩笑话,在医学上,并没有孕期吃螃蟹孩子就还流口水吐泡泡的相关论证。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有过带孩子经验的人都知道,孩子流口水、吐泡泡那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果出门注意留意的话,只要没到1岁的孩子,机会脖子下面都会围上一个围嘴,也经常可以看见流口水的小宝宝。记得在雪碧3个月大的时候,口水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是偶尔也会把前胸晕湿,5个月的时候,开始用嘴玩口水,吐泡泡,还会用嘴唇学喷泉,喷吐沫。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3个月孩子吐泡泡流口水有主要有下面5种原因

一、孩子进入长牙期

大家都知道一般孩子是在6个月开始进入牙齿的萌发期,但是这只是大部分孩子,因为有的孩子4个月就已经开始长牙了。只要孩子进入到长牙期,即便是我们看不见露头的牙齿,但是牙齿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而牙齿生长的过程中,会慢慢的从完好的牙齿里转出来,这个过程中牙龈会被刺破,这种说疼不疼说痒不痒的感觉,会让孩子感觉很难受。

而被刺痛的牙龈会把难受的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为了缓解这个症状就会指挥口腔里的腺体大量分泌唾液。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二、口腔腺体发育的关系

婴儿2个月的时候,腺体就开始逐渐发育成熟,于是就会开始分泌唾液但是婴儿这个时候吞咽的能力还很有限,吞咽的速度跟不上唾液分泌的速度,因此会有很多唾液来不及吞咽,只能留在嘴巴里,越积越多,只要婴儿张嘴唾液就会流出来。

三、孩子的口欲期

什么是口欲期呢?就是婴儿的情绪开始发育,但是又没有基本的行为能力,于是就通过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像有的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如果吃不到或者是吃的不过瘾,一着急就会用嘴咬妈妈的乳头,或者是饿了的时候,就会用嘴哭喊,这就是孩子进入了口欲期。

口欲期的婴儿喜欢把手边的东西往嘴里放,也喜欢吐舌头、吃手指、玩口水、或者是用嘴发出声音,这都是婴儿在用嘴来探索世界,也是婴儿在自娱自乐。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四、外界的刺激

很多大人看见婴儿的可爱模样都会忍不住上去捏捏小脸,有的爸爸还喜欢玩孩子的小脸巴子。虽然大家的行为都是出于喜欢,没有任何的恶意,但是这样的行为却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因为婴儿的腮腺还在发育非常的脆弱,大人用力的捏或者是揉搓很容易造成腮腺损伤,会让孩子流出更多的口水。

五、为添加辅食做准备

在婴儿的口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口水增多也是在为消化食物做准备。俗话说“望梅止渴”,就是说当眼睛看见好吃的食物,就会刺激口腔分泌唾液,能够解渴。而孩子口水增多就是在为这个能力做准备。



宝宝流口水吐泡泡,爸爸妈妈该做些什么呢?

当宝宝的口水逐渐增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放心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做到下面这些内容就可以。

一、帮助宝宝缓解长牙的不适感

有的孩子4个月开始第一颗小白牙就会萌发了,在这之前,牙龈可能要有一段时间为这个做准备,可能就会出现不适的症状,像宝宝的情绪变得烦躁、在奶量充足的时候咬妈妈的乳头或者是奶嘴、夜里频繁惊醒、哭闹,有的小宝宝在长牙的时候还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准备个婴儿的磨牙棒。在早晚的时候也要开始给宝宝刷牙,用纱布包住食指,沾上温水轻柔的帮宝宝按摩牙龈,这样不仅能缓解出牙的不适,还能促进牙齿快点长出来。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二、满足宝宝的口欲期

宝宝进入口欲期了,那就会把东西往嘴里放,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要阻止宝宝去探索世界,因为宝宝在探索世界的时候,不仅大脑在快速运转,同时也在锻炼宝宝的触感。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给宝宝的玩具及时消毒清洗,保证宝宝放进嘴里的玩具是干净的。

三、给宝宝及时添加辅食

宝宝一般都是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添加辅食,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母乳里的营养减少了,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母乳里的营养是不会减少的,变化的是宝宝,6个月开始,宝宝对于营养的需求量会大幅度的增多,像钙、铁、锌、维生素等元素,母乳里的营养已经供不应求了,所以需要宝宝通过辅食来额外补充这些营养。

四、给宝宝准备足够的围嘴

有的宝宝会出现淹脖子的情况,那就是因为宝宝的口水过多,流到脖子和前胸了,口水浸湿了衣服一直糊在宝宝的脖子,让脖子的皮肤不透气,就会引起一些皮肤病症。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准备足够的口水巾或者是围嘴,当宝宝流口水的时候能够及时擦掉,也能吸收流下的多余口水,有效的减少淹脖子的情况,但是要及时给宝宝更换新的围嘴。


宝宝变成“泡泡精”,是有什么问题吗?可能跟这5个原因有关系


五、及时给宝宝做好情节工作

宝宝的口水残留液会对皮肤早证刺激,让宝宝的嘴边起一些皮疹或者是引起湿疹等。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及时给宝宝做好清洁工作,用温水帮宝宝擦掉口水的残留,然后给宝宝涂抹一些润肤的东西,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

结语

宝宝流口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要等宝宝的牙都长出来了,流口水的症状自然就会逐渐消失。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秘密,因为宝宝的口水中含有一种“黏蛋白”,所以宝宝才会吐出各种小泡泡。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力的捏或者是揉搓宝宝的脸,不然会让流口水的情况更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