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前言:春秋時期,雖然周王室權威漸衰,但是各國諸侯依舊不敢有太大的僭越,這才搞出了所謂的“春秋爭霸”。然而隨著趙、韓、魏三家分晉事件的發生(三家分晉事件被認為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周王室的最後一絲顏面被徹底撕毀,諸侯們便再也不將周王室放在眼裡了。

是以,諸侯們開始了長期的兼併戰爭。在這場殘酷的鬥爭中,有七個國家逐漸脫穎而出,史稱“戰國七雄”。本來七個國家之間的國力差距並不懸殊,因此各國之間雖互有勝負,但總體而言還是保持著相對和平的,直到秦國的崛起。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為了增強國力,都紛紛選擇了變法強國。然而除秦國外,其餘國家的變法都不徹底,這就導致了秦國越來越強大,直到戰國中後期成為了七國之中唯一的超級大國。

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而此時的山東六國之中,唯一有能力和秦國抗衡的國家就只有趙國。只是很可惜,長平之戰中,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居然將久經沙場的廉頗換成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使得趙國四十萬軍隊被坑殺,趙國也由此衰弱。

然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居然在邯鄲之戰中抵禦住了秦國的侵略,並且將秦軍打得大敗而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邯鄲之戰

長平之戰以後,白起本來想要藉機一舉消滅趙國。然而秦國范雎卻害怕白起滅趙以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勸諫秦昭襄王接受趙國割地賠款的行為,放趙國一馬。而秦昭襄王也認為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此時進攻不利,就同意了這個建議。

誰曾想,趙國在看到秦國退兵以後,不僅拒絕將城池賠給秦國,反而藉機合縱諸侯,以此抵抗秦國。秦昭襄王見此,十分惱怒,便命王陵再次帶兵出征,勢要消滅趙國。

結果卻出人意料,王陵在於趙國作戰的過程中屢屢失利,秦昭襄王幾次增兵都無法打敗趙國。不得已,秦昭襄王只好請白起出馬。

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然而白起自從長平之戰以後,便對秦昭襄王阻止他消滅趙國的行為耿耿於懷,於是稱病不前往。秦昭襄王好歹也是一個大國的君王,看見白起的這種行為,自然也不會卑躬屈膝的請他。《戰國策》中記載了秦昭襄王此時的心情:“微白起,吾不能滅趙乎?”大概意思是說,難道沒有白起,我秦國就消滅不了趙國了嗎?

可惜,戰爭的成敗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哪怕秦昭襄王是秦國的君王也不行。

此後的數次出征,秦國不僅無法突破趙國的防守,反而損失慘重。《戰國策·中山》中記載為:復益發軍,更使王齕代王陵伐趙。圍邯鄲八、九月,死傷者眾,而弗下。趙王出輕銳以寇其後,秦數不利。

最終,邯鄲之戰以秦國的慘敗而告終。趙國也免去了一場滅國之禍。

邯鄲之戰趙國勝利的原因

一、趙國勝利的內因:平原君趙勝的及時醒悟

長平之戰的發生,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那就是平原君趙勝的色令智昏。當時,趙王曾經就著馮亭奉獻上黨郡的問題詢問過眾臣。

平陽君趙豹認為上黨本來就是秦國的囊中之物,趙國既沒有把握擊敗秦國,也沒有接受上黨郡的理由,應該直接拒絕馮亭。而平原君趙勝卻極力勸諫趙王接受這個城池,理由就是白送的城池,沒有道理不要。

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結果如大家所料,趙國輸了,而且輸得徹底。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因為平原君趙勝的色令智昏。

好在,平原君趙勝還不算太蠢,他還是熱愛自己國家的。當他看見秦國軍隊圍困邯鄲之時,果斷散盡家財,編妻妾入行伍,鼓勵軍民共赴國難。

而他這樣的做法也極為有效,不僅激發了趙國士兵的鬥志,還得到了敢死隊三千人。趙國也正是靠著這三千人,才能阻擋住秦國進攻的步伐,使得趙國成功地支撐到了援軍的到來。

二、趙國勝利的外因

  • 秦國內部發生的矛盾

上文中已經提到過,邯鄲之戰的過程中,秦昭襄王在作戰失利以後,曾經派遣白起出徵,只不過白起拒絕了。這才使得秦昭襄王大為惱怒,不惜一切代價的增兵邯鄲,想要滅亡趙國。

而白起拒絕秦昭襄王的理由有兩個:

一個理由是趙國經歷過長平之戰的慘敗以後,一定會痛定思痛,眾志成城的抵抗秦國。事實上,趙國確實是這麼做的,就連色令智昏的平原君也曉得散盡家財,編妻妾入行伍。

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另一個理由是秦國不趁著長平之戰趙軍恐慌的大好時機消滅趙國,反而在趙國眾志成城的時候進攻趙國,是十分不理智的行為。

在這兩個理由當中,第一個理由固然是對的,但是第二個理由才是關鍵。

趙國固然會因此眾志成城,但是不能否認邯鄲之戰中秦國的軍隊數量是趙國的數倍。《戰國策》中記載秦昭襄王幾次增兵,投入的秦軍達到了幾十萬之多,其數量完全不比長平之時少。反觀趙國,青壯年皆死,邯鄲城中盡皆老弱婦孺。趙國想要恢復元氣,起碼要十年之久,而邯鄲之戰距離長平才不過數月。這從平原君趙勝只能湊得三千敢死隊上也能看出。

因此,秦國就算無法藉助邯鄲之戰徹底消滅趙國,至少也不會輸得那麼慘。如果是白起親自出馬,甚至還有勝利的希望。而白起之所以一直拒絕秦昭襄王的派遣,第二個理由才是關鍵。

白起對於秦昭襄王不讓其在長平之戰以後消滅趙國的舉動,可以說是十分的不滿。這樣的不滿其實在秦昭襄王請白起出徵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出。

秦昭襄王請白起失敗以後,本來想憑藉自己的力量消滅趙國,只是很可惜,秦國依舊失敗。不得已,秦王只好再次拉下臉來去請白起,誰曾想,換來的卻是白起的一句嘲諷:

“不聽臣計,今果如何?”

《戰國策·中山》: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願大王察之。

短短的一句話,諷刺意味卻十足,這足以看出白起對秦昭襄王的不滿。這種不滿甚至令白起寧願死也不要再幫助秦昭襄王。

  • 魏國和楚國的幫助

趙國在長平之戰以後已經國力驟降,如果沒有別國的幫助,就算趙軍再勇猛,也擊不退秦軍。而在趙國求得援軍的過程中,秦王曾經威脅魏王不準出兵。魏王礙於秦國的強大,也一直猶豫不決。好在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因此他冒著失去榮華富貴,被魏王仇恨的風險,也要出兵救趙。而信陵君的這個行為,也有一個對應的成語,叫做“竊符救趙”。

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至於楚國的幫助,則全賴於平原君趙勝的門客,毛遂。本來楚王和魏王一樣,礙於秦國的強大,對出兵救趙一事一直猶豫不決,平原君與之聊了一天也沒有聊成。多虧了毛遂對楚王的言辭譏諷,才使得楚王決定出兵救趙。


邯鄲之戰中,趙國的勝利,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白起和秦王心生芥蒂,使得君臣離心。最終促使秦王惱羞成怒,失去了分寸,而這可是兵家之大忌。另一方面,趙國人民因為國難的緣故,眾志成城,激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而平原君趙勝也是及時醒悟,不僅鼓勵了趙國百姓,更是爭取到了楚國和魏國的救援。這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才促成了邯鄲之戰趙國的勝利。

邯鄲之戰的影響

在秦國強大之時,山東六國之中雖沒有出現與之一樣強大的國家,但是總能夠出現一個領頭羊。而在這個領頭羊的帶領下,山東六國雖依舊處於劣勢,但還是能勉強抵擋住秦國進攻的。

但是隨著山東六國之中的大國,楚國、齊國和趙國的相繼衰弱(楚國衰弱於張儀騙楚懷王,齊國衰弱於樂毅伐齊,而趙國衰弱於長平之戰),秦國已經具備了統一天下的資本。而邯鄲之戰就是一個信息,一個秦國即將統一天下的信息。

好在,邯鄲之戰以秦國的失敗而告終。這一次的失敗,再一次消耗了秦國的國力(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勝了,但是依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延遲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

在長平之戰遭受重創的趙國,是如何在邯鄲之戰中抵禦秦國侵略的?

但是無法否認的是,雖然秦國在邯鄲之戰中遭到重創,但是秦國制度的優越性,就代表了其撫平創傷的能力比山東六國快。而秦國本來就比山東六國強大不少。

所以說,這一次的失敗,僅僅只是影響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時間,並影響不了秦國統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