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选》,论关于竞赛本质的几个问题。


读《毛选》,论关于竞赛本质的几个问题。

世界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社会体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组织,只要有人的竞争,其本背后都是组织的竞争!看明白这件事以后,就会发现:世界上所有的经营竞赛,本质上都是组织能力的竞赛。

全篇《毛选》中,也诠释了这个视角:新中国不是用战争打下来的,而是组织起来的!通过这个视角,我们可以探索出若干关于经营本质的问题!

首先,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团结所有的朋友,以打击所有的敌人。这是构建竞赛组织的第一个问题,找到组织源,并且是能可持续、最广大、最纯粹的组织源。在组织源的认识上:广大的农民、无产阶级与四大家族、帝国主义本身就形成了隐形的竞赛格局,又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几年的持续性组织发展,竞赛结果不言而喻。

对于任何经营竞赛而言,产品形态与服务形态背后的组织源,这个最基础端的认识决定了竞赛致胜的核心。这也是企业经营战略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读《毛选》,论关于竞赛本质的几个问题。


第二,组织性质的选择,是找到组织源后的第二件大事。组织的性质决定了组织发展的生命力、组织的优越性。组织的性质,是组织内部的关系属性、关系级别、关系联系。从组织属性界定而言,民主与集权是组织属性的两大的特色,在组织不同的发展阶段、不程度的民主与集权决定着不同速度的组织发展。(组织的发展速度也受竞赛者的外部资源环境影响,而组织的属性同时形成了组织竞赛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又形成潜在的竞争差。大企业的博弈,很大程度上是内部组织性质自由度的博弈)。

官兵一致、不大骂士兵、军队民主的红军属性与权利制、金钱制的雇佣军属性形成竞赛差,在组织的战斗力形成明显的差别。对组织深度理解的张一鸣,在字节跳动科技组织的构建中,通过对民主制极致的应用,激活员工内在潜力、释放组织内在精神,更是快速实现了短时间的组织发展。这在互联网属性公司竞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萨蒂亚·纳德拉在微软组织文化构建中“同理心”也是放在了首位,这一度重新激活了微软多年形成的组织集权,让微软又一次实现了质变。

由此可见,真正意义的企业大家与有潜力的企业大家,都对组织性质的内在有着深刻的理解,更能在企业不同的组织阶段,对组织的内在进行不断的打造,阿里、华为无不如此。


读《毛选》,论关于竞赛本质的几个问题。


第三,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目的在于竞赛,把组织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除了组织的内在还有组织的外在结构。以骑胜,以正合:骑,多出来一支,以及成“掎角之势”等都是古人对组织结构决定竞赛致胜的表述。海军陆战队的小组制、华为的小组制、屁股决定脑袋等都是互联网时代下优秀的组织结构。对于军事竞赛而言,我军经典的“三三制”又何尝不是组织结构的致胜?

第四,组织的形式,维持组织的持续性,首先就是沟通。上下同欲本质上是组织无障碍、透明化沟通后,形成的组织统一。解决这个无障碍、透明化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会议来实现。一杯咖啡连接世界,就是任正非对此的深刻理解。(这里不难发展,会开会、多开会的公司一定比不开会、少开会的公司生命力要强盛)

一句话,背后就是一个天地,透露这一张网状的思想。看似简单,那可是几十年锤炼。毛选便是如此,是一张大网,是血泪的千锤百炼。不可居于形式的解读,更不可居于单一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