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年纪越大,越感觉当初创建共和国的那群人的不凡,近来迫切的想要了解当时的伟人们,于是开始阅读毛选,读了第一篇,就感觉伟人为什么是伟人了,这分析做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鞭辟入里。果然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于是随手涂划了一下。

发表时间:1925年12月1日

创作背景:

1925年发生的事件:

一月

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月15日,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自称代理大元帅

1月25日,由周恩来发起的黄埔军校中国军人联合会成立

1月2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二月

2月2日,上海22家日商开办的工厂工人大罢工

2月8日,胶济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三月

3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发起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对国民会议运动的方针和组织大纲等做出了决议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孙中山

四月

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岛日本纱厂1万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

五月

5月1日,国共两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并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场日本大班率领打手枪杀中国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顾正红,打伤多人,工人罢工反抗。

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为中心口号,发动群众于30日在上海租界举行反帝示威。同时,中共中央还决定,为了加强工会的组织力量,由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华等主持,成立上海总工会。随后刘少奇到达上海,也参加了上海总工会的领导。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5月30日,在上海由于英国巡捕枪杀工人代表顾正红等人,引发“五卅”血案。

六月

6月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宣布大罢工,全市掀起反帝怒潮。

6月6日,上海及青岛日资纱厂工人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血腥镇压。

6月11日,英国水兵在汉口枪杀中国人。

6月19日,广东、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举行大罢工。

6月23日,在广州英国海军陆战队向游行的中国老百姓开枪、开炮,打死59名中国人,重伤者百余人,造成沙基惨案。

6月29日,省港工人大罢工。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省港工人大罢工

七月

7月1日,中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7月6日,成立省港罢工委员会,封锁香港。

7月12日,广州国民政府痛斥帝国主义连续制造“五卅惨案”、九江、汉口、青岛和沙基惨案。

7月21日,天津海员罢工,以声援省港大罢工。

八月

8月11日,天津裕大工会向厂方提出正当要求,遭中日军警血腥镇压。

8月20日,国民党右派在广州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

九月

9月1日,胡汉民涉嫌廖案,出洋后流亡苏联。

9月16日,军警枪杀为纪念“五卅”运动的安源矿工。

十月

10月14日,广东国民革命军攻下陈炯明大本营惠州。

十一月

11月,陈炯明部被全歼,国民革命军开始南征。

11月23日,国民党右派召开西山会议,开除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国民党党籍。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西山会议会场

十二月

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分析》一文。

从这些事件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两点,一点是国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二点: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左派与右派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尖锐,还有一个看不见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这一种倾向仅注意与国民党合作,第二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只注意工人运动。这点是在文章的注释中可以看到。

从以上三点看来,在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或是工人阶级迫切的需要寻找到自己的同盟军。于是就有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

以下是百度的官方说法,嗯,蛮官方的。

1925年,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而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则为举行北伐战争准备了较为巩固的后方基地。

当时,中国的革命势力和反革命的势力正酝酿着一场大决战。在这一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有自己的表现,反映出其对待革命的态度。同时,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也日益尖锐。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除原有的老右派外,又出现了以蒋介石、戴季陶等为首的新右派。他们鼓吹阶级调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并借此在统一战线中排挤和打击共产党。而当时在中共党内也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这篇文章。

下面是对本文的随记

开门见山,直接表明自己的目的: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下面便是具体分析了,为了便于查看,我用思维导图记一下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好像看不太清楚,算了,还是列一下大纲吧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书报告

这是主要内容,毛泽东对各个阶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主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进而考虑到各个阶层的革命性,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有一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我们的阵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