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你,无需理由

喜欢是一种感觉,不需要理由

喜欢是一种信仰,不需要证明

已经忘记了第一次跟足球结缘的具体时间。

只记得那是小时候,家里在舅舅家搬来一台电视,胡乱调台,调到了一场足球比赛的直播,具体哪两只球队业绩盈没有了印象(只记得是中国的球队,想想也挺可惜,要不然中超某只球队还能多一名球迷,哈哈哈...),看着挺有意思,就没有再调台。第一次跟足球相识也就仅限于此,告一段落了。既没有疯狂的爱上足球,也没有学习踢球。老家在农村,当时根本就没有那个概念。一群小孩子放学后,只会疯跑疯玩,那时候真正接触到的运动可能只有羽毛球。

再一次跟足球续缘已经是到了高中的时候了。那时候一周有一节体育课,幸运的是还没有被数学老师或者英语老师占用。由于身材矮小,玩篮球是没指望了,打乒乓球只有捡球的份,足球似乎是对我这个没有体育基因的最好选择。一帮人分成两队,然后就可以疯狂的玩一节课。那时候所谓的操场根本没有什么塑胶跑道,草坪,连球门都是拿两块砖或者衣服摆出来的,踢球也没有什么战术、阵型,就是一帮孩子围着一个球拼命地抢。由于场地是石灰砖铺的,也有一定的年代了,坑坑洼洼,每节课下来总有手腕或者脚腕晃着的...那时候年轻,一周的时间差不多就恢复了,下周体育课还是毫无顾忌的继续拼抢,体育课成了我们疯狂发泄的唯一方式。

我们是幸运的,高一没有读完就搬迁到了新校区,那里有了塑胶跑道,也有了人工草皮。我们也是不幸的,操场被2米高的铁栅栏围了起来,只能远观,踢球依旧在沥青操场。也有同学中午大胆的翻进操场去踢球,但每次都很快的被发现,然后驱逐出场。在新校区新华书店开了个小门市,每天上午下了第二节课,男同学都会疯狂的跑去书店,因为那个时候昨天的报纸刚刚送到,由于狼多肉少,去晚了就买不到了。体坛周报、齐鲁晚报成了传阅率最高的,上课时偷偷地放在课本底下,仔细地看上面的每一段话,一人一张相互传着看,有时为了挣第一个看,都能反目成仇。上面的图片也被我们仔细地裁下来,粘到笔记本里。后来,不知道哪个同学先拿来了一台收音机,足球就从平静的文字变成了起伏的语音,每当到了比赛日的下午,老师在上面讲课,而我们则在下面焦急的询问着比分,那时候全班男同学都是山东鲁能的球迷。慢慢地,学校放开了操场。下午放学后,操场就被占的水泄不通,一个操场被分割成了好几片场地,踢着踢着就会发现球不是原来的球了...

每个班级都成立了足球队,班级之间还经常踢场比赛,同学们都穿着自己喜爱的球队的球衣。周五第三节课后,从楼上看操场,你会发现各色的球衣,皇马、巴萨、英格兰、切尔西、曼联、鲁能、拉齐奥...凡是能听到的球队,在这里都能找到球衣。而那也成了我们青春的记忆。

工作后,只能抽出零星的时间去关注足球,周末的晚上也会一个人熬夜看球,随着年纪的增长,对足球的热爱却未曾消减。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体育APP,浏览一下昨夜的新闻,平时关注最多的也是足球新闻,哪怕周围大多数同事都是篮球迷。

喜欢你,不是因为球迷震彻云霄的呐喊

喜欢你,不是因为球员疯狂奔跑的拼搏

喜欢你,不是因为终场哨声响起后的大声宣泄和落寞的背影

喜欢你,不仅仅是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

喜欢你,不仅仅是因扎吉鬼魅的跑位

喜欢你,不仅仅是卡洛斯的暴力美学

喜欢你,不仅仅是特里的舍身封堵

喜欢你,不仅仅是蓝军老男孩的永不放弃、不仅仅是阿贾克斯的青春风暴、不仅仅是成功后的喜极而泣,不仅仅是失败后的苦涩泪水....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