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韶山冲人,首位独臂将军,亲历三个方面军长征,后为开国上将

57位开国上将中,分布在14个省份。其中,毛主席的湖南老乡就占了19位。这19人中,有一人被毛主席称为“真正的老乡”。

他就是彭绍辉,他的家乡湖南湘潭县韶山冲瓦子坪,距离毛主席家乡韶山冲上屋场只有8公里。

湘潭县还出过一员我军的著名战将,叫卢冬生,可惜1945年在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时,不幸牺牲了。卢冬生的家乡离毛主席的家乡也非常近,都属于湘潭县的七都。都,是保甲制中的称谓之一。他家境贫寒,曾是陈赓家的家仆。陈赓出身于大户人家,他与亲妹夫谭政都是开国大将,家中的仆人中还出了一位是国军中将,叫许克祥,曾以发动马日事变而臭名昭著。

红军时期,卢冬生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战伊始就是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这个资历,如能活到授衔时,妥妥的开国上将。

毛主席的家乡,就是出人才啊。

彭绍辉生于1906年,与开国大将谭政、罗瑞卿,开国上将李志民等同岁。彭绍辉从小给地主放牛,16岁起当长工。1926年,20岁的彭绍辉参加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军,曾给考察农民运动的毛主席介绍过情况。

他是韶山冲人,首位独臂将军,亲历三个方面军长征,后为开国上将

红军时期的彭绍辉

近20年后的1945年,彭绍辉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大会前夕,毛主席在延安枣园亲切接见了他,高兴地对身边的人介绍说:“绍辉同志是瓦子坪人,是我的老乡,是放牛娃出身啊!”又对彭绍辉说:“我记得我们在老家见过面。”

彭绍辉也激动地回答:“主席,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1927年1月10日。当时你回到老家考察农民运动。”

毛主席说:“你咋有这么好的记性?”

彭绍辉答:“那时候见到你就像一个大喜的日子,怎么不记得呢?再说,我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

毛主席笑着说:“绍辉啊,你坚持记日记的习惯好呀!将来革命成功了,这些日记就是不可多得的文献呀。”

紧接着,毛主席又询问了抗大七分校的建设情况。彭绍辉时任抗大副校长兼七分校校长。

彭绍辉向毛主席作了详细汇报。

毛主席听后风趣地说:“孔夫子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你比孔夫子还高明啊!”

七分校是抗大各分校中人数最多、办学时间最长的分校,这个成就,彭绍辉功不可没。

回过头来再说彭绍辉的革命之始。

他是韶山冲人,首位独臂将军,亲历三个方面军长征,后为开国上将

抗战时期的彭绍辉

1927年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之后,农民运动处于低潮之际。在农民自卫军任职的彭绍辉茫然中想到了自己崇拜的家乡英雄毛主席。他赶往长沙、武汉,却一直没有找到正在秘密策划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毛主席。被生活所困的他,入国民革命军第35军第1师1团3营12连当了兵。

这个第35军第1师,第二年又改编为湘军独立第5师,第5师1团的团长,正是彭德怀。1928年7月,彭绍辉参加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7团任班长。同年秋,由黄公略介绍,彭绍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起,彭绍辉在红3军团任第1师1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第3师10团团长、第1师参谋长和师长等职,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中弹负伤,并带伤指挥战斗。

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彭绍辉率红1师参加草台岗霹雳山战斗,并带头冲锋陷阵,结果左臂连中两弹,臂骨被击碎,但仍不下火线。因伤势严重,做了3次手术都没成功,最后只得截去左臂。

在开国将军中,共有10位独臂将军,分别是:上将彭绍辉、贺炳炎,中将余秋里、晏福生,少将彭清云、左齐、陈波、童炎生、苏鲁、廖政国。

其中,彭绍辉是最早被截肢的,是我军首位独臂将军。

1934年10月,彭绍辉参加了长征,任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红3军团教导营营长。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险些送命,后被调到红军大学任上级政治科科长兼军事教员。

1936年6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彭绍辉调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参谋长。他又以坚强的毅力和比常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协同军团长陈伯钧指挥部队第三次爬越雪山,跋涉草地。

在历时24个月,长途跋涉数万公里的漫漫征程中,彭绍辉经历了三个方面军长征的浴血奋战和艰难困苦,亲历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见证了红军长征胜利的辉煌,成为先后参加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长征的两位开国上将之一。

另一位是谁呢,就是陈伯钧上将。长征时,陈伯钧,现在红一方面军,任红5军团参谋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也是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而被免职,改任红军大学主任教员。1936年2月,张国焘的错误被纠正后,陈伯钧任红4军参谋长。7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军团长。同彭绍辉一样,红军三个方面军的长征都参加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绍辉任八路军第120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后任新编第358旅旅长、独立第2旅旅长,率部参加了晋绥根据地夏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等,曾在一次反扫荡中就灭掉日伪军3500人,战功赫赫。

他是韶山冲人,首位独臂将军,亲历三个方面军长征,后为开国上将

解放战争前期,彭绍辉任吕梁军区副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曾参与指挥吕梁战役、汾孝战役等战役。

1948年7月起,彭绍辉任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天水战役,后转战陕南、陇南和川北地区,配合第18兵团牵制了秦岭地区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

建国之后,彭绍辉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同年,被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

1978年4月25日零点35分 ,彭绍辉重病期间在北京参加空军作战会议,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猝然倒在办公桌前,不幸以身殉职。(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