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有一个导演,很特别。


说他的名,你可能不会立即反应过来。


一旦提到他的作品,又会发出“原来是他”的感叹。


陈哲艺。


《爸妈不在家》导演。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2013年,一匹黑马从后方冲入。


可谁都没想到,一鸣惊人。


先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摄影机奖


后在中国台湾金马奖上,爆冷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新导演、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


看看当年同台竞争的都有谁。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贾樟柯的《天注定》,蔡明亮的《郊游》,杜琪峰的《毒战》。


而陈哲艺呢,仅仅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29岁,获奖作品是他的处女作。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不得了。


美国《综艺》杂志将他评为“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位导演”之一。


很多人开始说,他是最有潜力继承李安的华语导演。


就连评委会主席李安自己都说:


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片子,有一组人极端喜欢。


获奖之后,不知多少人在期待陈哲艺的下一部。


只不过,迟迟未有消息。


直到六年后,2019年,他回来了。


他带着第二部长篇回来了——


《热带雨》。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没让人失望,又是一部爆款。


一举夺得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以及迷影选择荣誉三项大奖。


平遥电影节上更是一票难求。


而男女主正是《爸妈不在家》中饰演母子的二人。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在这里他们是什么关系?


让我们从她说起。


她,叫阿玲,年近四十。


生于马来西亚,因为嫁给了一个新加坡老公,从而搬到新加坡生活,当了一名老师。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婚姻美满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算不是大富大贵,至少是过着寻常人家的生活。


却无奈,她的生活中满是困境


工作。


虽然她是一名老师,但偏偏是最不受重视的那种。


因为她教的是中文


在中文教学日益被边缘化的新加坡,不止学生轻视华语——


在试卷上写英文名,在华语课上讲英文。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就连其他老师也觉得这门课可有可无——


制订教学计划时自动跳过中文课。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提到中文说的是,“也不过是中文”。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毫无疑问,在学校,她是那个被全员忽视的老师。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


那种从上而下的冰冷感更多的是来自家庭。


阿玲没有孩子。


结婚八年,不是不想要,种种原因导致她一直无法受孕。


在一个需要孩子来维系感情的家庭中,没有就意味着放弃。


放弃融入家族的机会,放弃融入新加坡的机会。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但阿玲其实从未放弃。


就算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项机能开始渐渐跟不上,她也还在尝试。


做人工受孕,自己去。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打催卵针,自己打。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顺便提一下,阿玲的扮演者杨雁雁为了呈现出真实的“打了八年催卵针”的效果,拒绝了导演陈哲艺用替身的建议,而是每天都练习用大号针管给自己打生理盐水,足足打了一个月。


这才有了如此带有真实痛感的画面。


不过只有她一个人努力又有什么用?


好不容易等到排卵日老公却说没心情。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可想而知,连老公都不在意她,阿玲在这个家能有什么地位?


七大姑八大姨,不管谁都能说她一嘴。


就像是一个边缘人员。


同样,整个家还有一个边缘人,阿玲的家公


这位老人因不幸中风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住在家公家中,照顾他的责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阿玲身上。


他是重担,也是联系。


阿玲跟这个家的联系,也是这个家中仅存的温暖。


单是一个喂饭的动作,就能看出俩人的关系。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但,这毕竟枯燥又令人憋屈。


表面平静,其实早已千疮百孔。


如果这时出现一个不一样的人呢?


一个不属于她的世界,却有着惺惺相惜之感的人。


郭伟伦,阿玲的学生。


喜欢成龙,喜欢武术,喜欢阿玲。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所有学生只有他愿意学习中文。


倒也不是他喜欢,只因为他父母说“只有学好中文才能去中国做生意”,虽然他的父母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


而伟伦也成了阿玲唯一的学生。


放学后单独给伟伦补课,课后开车送他回家。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就这样一来二去,俩人产生了不可明说的情愫


他们都是孤独的人。


而这种人真的很难拒绝那种相互依赖感。


从在教室中坐在一起一同吃榴莲开始——


这不可明说的禁果。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就意味着再也不可能像普通师生一样的相处。


某一刻,真正越界。


在房中,氤氲着一种暧昧的氛围。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但,这究竟是不是爱情,说不透。


就像阿玲在面对伟伦时的身份究竟是母亲还是女人一样。


只能说,都有。


有一个场景非常耐人寻味。


欲望过后,阿玲内心非常惶恐,从而刻意躲避伟伦。


但在公交车上,两人还是相遇了。


年轻气盛的伟伦哪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这个大男孩只是一心喜欢阿玲。


推推嚷嚷之后,抓住了她的手。


怕被人发现,阿玲用自己的文件袋挡住了紧紧拉着的手。


可文件袋上写的四个字,正是“礼义廉耻”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其实,这四个字,才是真正把阿玲压到喘不过气的罪魁祸首。


也是这四个字,让她一直在骗自己。


骗自己对这个家还是有用的。


直到那场大雨,浇灭了她的温暖,也浇灭了她仅有的希望。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那个会让她“笑”的家公走了。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她,变成家里的“局外人”了。


而她的丈夫,早已有另一个家庭了,一个有小孩的家庭。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所以,单是冲着噱头来看片的人,真的错了。


实际上就像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样,本质是从家庭看社会


至于片名,《热带雨》


新加坡是热带,可能大家觉得热带就是大太阳,殊不知新加坡也有雨季。


在雨中,人趋于透明。


正如阿玲备受煎熬的内心,只有在此时才会彻底暴露。


像雨一样的那种湿漉漉的冰冷感,压抑而躁动。


在电影中,每当阿玲遇到不顺遂的事时,总会适时来一场大雨。


或许也只有雨声,能遮盖住她内心的哭泣。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就像导演所说——


我这部电影是不想要用任何的配乐。(除了一些指定的一些歌剧、流行乐之类)


无需配乐。


淅淅沥沥的雨声不正像一支交响曲。


虽然是悲情的交响曲。


而当雨水褪去,马来西亚的阳光重新洒向阿玲,或许是对她最好的祝福。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至于全片最美妙的句子,我想大概是,我要hug你


打磨了六年的「爆款华语片」,不该只看到大尺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