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索羅斯暴富的真實祕密?—讀過我書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索羅斯從來沒有對外透露過他的具體投資方法。索羅斯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幽默的說,凡是讀過他書的人絕對賺不到錢,因為沒有人能夠知道真實的他。

索羅斯的投資思想很龐雜,晦澀難懂,很容易產生歧義。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索羅斯從來沒有對外透露過他的具體投資方法。索羅斯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幽默的說,凡是讀過他書的人絕對賺不到錢,因為沒有人能夠知道真實的他。一位觀眾舉手問他:“你能告訴我們真實的你是什麼樣的嗎?”索羅斯笑答:“不能,說出了就沒有索羅斯了。”

所以,外界只能是從他的哲學和投資案例來了解他,我也不例外。我讀過索羅斯寫的所有書,也讀過很多研究索羅斯投資思想的博士碩士論文,我對索羅斯的投資思想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索羅斯的投資思想是建立在一個基石上,這個基石是錯誤、可錯性、徹底的可錯性。

市場會犯錯誤,人會犯錯誤,一切貌似正確的投資理論也只不過是等待接受檢驗的錯誤而已,說得更極端點-----塑造了歷史面貌的思想無非是一些內涵豐富的謬論。一套富於衍生性的謬論往往最初被人們視為真知灼見,只有在它被解釋為現實之後,它的缺陷才開始暴露出來,然後將會出現另一套同樣內涵豐富的但與之正相反的新謬論,並且這一過程仍將不斷地進行下去。這種觀點在正統那裡可以說是“異端邪說”,但索羅斯靠著這個思想衍生出來的投資方法獲得驚人的成就。

可錯性與索羅斯的哲學信仰一脈相承。

索羅斯的哲學根基主要是來源於卡爾﹒波普的證偽主義,還有部分是來源於哈耶克的《感覺的秩序》和《科學的反革命》。證偽主義可以說是認識論上的一次革命,它震耳發聵地提出了新的觀點。它認為所有的科學知識都是暫時的,都是等待被證偽的,一些今天看來顛簸不破的真理,很可能只是明天的謬論而已。科學命題不能被證實,只可以被證偽,可證偽性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劃分標準。人類科學知識的增長不是累積式的前進,而是排除錯誤式的前進,先提出假說,然後予以反駁。由此,索羅斯提出兩個反對,一是反對歸納法,二是反對科學主義。

索羅斯認為,不可能經由歸納法則概括出贏取超額利潤的一般方法,假如存在,那麼投資者理論上就可以通吃市場,而市場將不復存在。歸納法是典型的累積式的認識論,它違法了從猜想到反駁的證偽原則。用黑天鵝理論來說,即使發現了99只白天鵝,也不能用歸納法說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也許第100只是黑的。所以,

索羅斯認為,試圖照搬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來歸納出金融市場的歷史過程、或者從歷史過程中總結出一般性的盈利方法,都犯了投資大忌。

與此同時,索羅斯還極力反對科學主義。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巨大的差異,前者研究的對象是獨立的事實,無論研究者抱著什麼樣的態度都改變不了事實,而後者參雜了觀察者的偏見,研究者的信仰、價值觀、立場、思維方式的差異都可以重塑事實。金融市場屬於後者,股價怎麼走不僅取決於事實即基本面,也取決於人們的偏見即怎麼看待基本面,由此金融市場就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索羅斯引用量子力學的理論。海森堡的量子力學認為,量子粒子的質量和速度不可能同時得到精確的測量,其原因在於測量行為干擾了測量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不確定因素是由外部觀察者引入的。

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和量子力學原理一樣,參與者的思維會影響金融市場本身,從而讓股價的走勢不再是獨立的,它總是與參與思維發生反覆的共振,這也就是反身性。

既然是這樣,金融市場就不可能用簡單的科學方法來計算。而科學主義者卻機械地、毫無批判地將科學方法加諸其研究之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學主義恰恰是對科學精神的背叛。索羅斯贊哈耶克的觀點,科學主義是我們的現代科學文明中自我毀滅的力量,是濫用理性的極端表現。他反對任何人假借科學的名義而妄稱掌握終極真理的理性狂妄。

這也就是為什麼投資大師反對過度數學化、工程化傾向,索羅斯甚至不無諷刺的說,他的數學符號從來不比ɑ、β更多。而另一個大師巴菲特也說,他用到的數學知識不超過小學水平。

索羅斯很反對一些主流經濟學家所謂的數量分析,他認同凱恩斯的觀點:經濟現實中的變量往往是互相依賴的,而某些傳統的學者卻假設它們是獨立存在的,從而用偏微分的方法得出一定的結論,而當他們把結論用於現實時,卻又忘記了這些結論賴以存在的假設條件……這是典型的偽數學方法……假設條件使那些作者們能在矯揉造作和毫無用處的數學符號中,忘記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和互相依賴的性質。對歸納法和科學主義的深惡痛疾讓索羅斯不得不另闢蹊徑,由此索羅斯進入了反身性的世界,並最終得出鍊金術的觀點。

什麼是反身性?

這個概念很晦澀,我們來一層一層的認識它。我們先來看一個命題:一個羅馬人說,所有羅馬人都撒謊。請問這個羅馬人的話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如果相信他,那麼就面臨一個邏輯悖論:承認了至少有一個羅馬人說真話,從而又否定了他。這就是著名的“說謊者悖論”。

大哲學家羅素面對這個悖論的時候說,我們應該把命題分為涉及自身的陳述和不涉及自身的陳述,如此就可以解決說謊者悖論。這裡就引出一個重要的因素:涉及自身。索羅斯由此出發來導出反身性概念,索羅斯認為,凡是涉及命題者自身、在內容上“或真”的命題,都是反身性命題。進一步說,研究對象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響就叫反身性。如此一來,股票市場天然就是反身性了,因為股票參與者的觀點必然影響到股價,進而讓股價不再獨立。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索羅斯又引出兩個函數:

y=f(x)認知函數

x=F(y)參與函數

人的行為是y,人的認識是x,行為是認識的函數,表述為認知函數。

其含義是:有什麼樣的知識就有什麼樣的行為。而人的行為對人的認識有反作用,認識是行為的函數,表述為參與函數,其含義是:有某一類行為就會有某一類知識。“兩個函數同時發揮作用,互相干擾。函數以自變量為前提產生確定的結果,但在這種情境下,一個函數的自變量是另外一個函數的因變量。

確定的結果不再出現,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相互作用,其中情景和參與者的觀點兩者均為因變量,以致一個初始變化會突然同時引起情景和參與者觀點的進一步變化,我稱之為反身性。”上述函數又會產生遞歸性,它們不會產生均衡,而只有一個永無止境的變化過程。

用函數表達其變化為:

y=f(F(y))

x=F(f(x))

這就是說,x和y都是它自身變化的函數——認識是認識變化的的函數,行為是行為變化的函數。

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自迴歸系統”。索羅斯用這這個函數是想說明,金融市場根本區別於自然科學研究的過程,在那裡,一組事件跟隨另一組事件,不受思維和認知的干擾。而金融市場是思維參與其中,因果關係不再是一組事件直接導向下一組事件,相反,它以一種類似鞋襻的模式將事實聯結與認知,認知復聯結於事實。如此,反身性理論構建完畢,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參與者的認知和被認知對象互相影響,基本面影響觀點,觀點反過來也影響基本面,它們永不均衡,互動變化,以致無窮。

美國學者約翰﹒特雷恩在《大師的投資習慣》中對此有過精彩解讀:“‘反身性原理’的本質是指認知可以改變事件,而事件反過來又改變認知。這種效應通常被稱為‘反饋’。

這就好比,如果你拴住一條脾氣好的狗並踢他,罵它‘壞狗’,那麼這條狗會真的變得很兇,並撲過來咬你,而這又會引來更多的踢打、更多的撕咬。”再舉個更直白的例子,如果投資者相信美元升值,那麼他們的購買行為講會讓美元上漲,這反過來又會使利率降低,刺激經濟增長,從而推動美元再次升值。這也就回到前面的那個說謊者的悖論,凡是涉及自我的命題,自我都難逃脫干係。在這個過程中,任何簡單的只研究股價本身而不顧參與者偏見的科學主義都是錯的。說得更極端些,那些即使是認識錯誤的命題,只要有足夠強大的影響力,它依然能在股市獲利,這就是為什麼股價有時候看起來泡沫很大但買的人很多,有時候看起來又低得可憐但無人問津。因為金融市場是個“鍊金術”,投資者的決策意意識和決策行為具有像“鍊金師”那麼改變“事實結構”的“意志力”。

在科學家看來,改變“物質結構”的“意念”是偽科學的,但在金融世界裡,“改變市場結構”的“主流偏見”卻是真是的,卻是可以賺大錢的。所以,金融市場拒絕了科學主義,卻接納了金融鍊金術。

整理一下剛才的邏輯,索羅斯認為,很多認知貌似真理,其實是錯的、不確定的,它們所謂的正確只是暫時的、等待證偽的。無論它們是通過歸納法還是科學主義得到的認識,都不足以壟斷真理和科學,在自然科學領域如此,在社會科學領域更是如此。

更荒謬的是,很多人把自然科學的方法和結論強加在社會現象的研究中,這如同把魔術方法應用到自然科學領域的鍊金術一樣,只能使鍊金術身敗名裂。社會科學是特殊的領域,研究者可以對研究對象施加自己的影響,在社會、政治、經濟事物中,理論即使沒有確鑿的證據也可以是有效的,因為社會科學充滿反身性,只要主流偏見足夠強大,謬論也會在某些情況下變成“真理”,所以金融鍊金術可以大行其道。

金融市場是反身性市場,它的決策不可能成為一個科學研究的命題,相反,它更像一個“非科學”的“鍊金術”,因為金融市場中的決策評價取決於參與者們歪曲了的見解。正是因為參與者的決策並非基於客觀的條件,而是對條件的解釋,所以金融市場的根子是不確定的、是可錯的。沒有人能完全正確認識市場,任何所謂正確的認識都只能是猜測,它還須接受反駁和證偽。投資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猜想並讓市場驗證和反駁的過程,而不是用科學命題去決策的過程。

在索羅斯眼裡,金融市場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是根本性的、是絕對的,任何看法都可能錯,任何錯誤都可能發生,它們本質上也就是風險。索羅斯思想的底色就是可錯性、不確定性、認知的不完備性,也就是風險性。索羅斯的哲學認知論讓他懷疑一切,包括他自己。

索羅斯談到他為什麼和羅傑斯分道揚鑣時說,羅傑斯有個重大缺陷:“他極為藐視華爾街專業人才的精明”----儘管在這一點上索羅斯認為自己和羅傑斯看法相同----但是“羅傑斯卻極為自信,從來不承認自己也可能犯錯”,而“我卻時刻相信自己也會犯錯誤”。

這道出了索羅斯內心的哲學根基:證偽主義。市場總是錯的,我也總會犯錯。這就形成了索羅斯對股市的根本判斷:股市風險第一,不確定第一,所以要想在股市生存必須時刻學會逃跑,因為投資本質上是在冒險。

我也說說我對索羅斯的理解吧

1. 人們之所以對索羅斯的哲學感興趣,是因為索羅斯在金融市場的巨大成功。但我個人認為,

事實上索羅斯的哲學思想和他在金融市場的成功並沒有本質上的必然關係。那些熱衷於從研究索羅斯哲學思想裡面找到金融市場鍊金術的人們,有極大可能是誤入歧途浪費生命。

2. 純粹從哲學角度而言,索羅斯連個蹩腳的哲學家都算不上。他極其崇拜的卡爾波普和索羅斯簡單聊了幾句就沒有任何興趣和他進行哲學上的探討,只是在卡爾波普聽到索羅斯是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手裡有的是花不完的錢的時候才多看了索羅斯一眼陪他寒暄幾句爭取拉點贊助出版學術著作,僅此而已。

在金融市場獲得的任何成功都比不上在哲學領域有所建樹更能讓索羅斯心動。但可惜,上帝造人是公平的。

3. 要真正的理解索羅斯,不能光看他自己怎麼說以及別人怎麼說他,而應該深入研究他的成長背景和經歷。從他人生經歷的種種里程碑事件所做出的反應和動作,來分析他真正的思路和獨到之處。

怎麼做,永遠比怎麼說怎麼想更具有說服力,也更接近真實。

4. 索羅斯對金融市場的操作,更多的是從人性博弈的角度。以上文中提到索羅斯對各種計量工具的不屑,這也明顯反應出索羅斯的侷限性----他對於金融市場的觀點並不都是正確的,雖然他是當代最成功的交易員。以西蒙斯為代表的數理模型派一樣在市場取得了長期的驚人的成功。條條大路都通羅馬,索羅斯對數理模型的不屑與數理模型派對其他派別的不屑一樣,都是有失偏頗的。

5. 頂尖的交易員,不光是技術,歷練,思考,自律,還一定要有運氣。不光是索羅斯依靠他背部的疼痛程度來決策要不要清倉逃命,即便是當年的股神李佛魔,也多次提到過不同時期沒有發出任何技術信號的情況下完全依賴直覺逃過市場災難的事實。想不明白這一點,一直把自己限定在某項技術或某個模型裡而缺乏彈性,都容易被市場鱷魚所吞噬。交易,本質是概率的遊戲,小概率事件很少發生,但長期一定會發生,這就是市場的真實。

6. 有時候還必須考慮到遺傳。就如很多人努力一輩子的成果也達不到某些人一生下來就擁有的財富。人和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一定要明白這一點。索羅斯屢屢在金融市場成功逃命的本能,我個人認為或許更多的是因為來自他老爸的遺傳和身教。在被俘後流放到西伯利亞數年,所有親友都認為他早已死去的情況下,索老爸居然能從西伯利亞的累累白骨中獨自逃回德國與家人團聚,這絕對是萬里挑一的。猶太人上個世紀的慘痛遭遇,天生的賦予索羅斯對潛在危險的警覺。

最後再說一遍,我還是認為索羅斯在市場交易的成功,更多的是他的自律和本能反射,而不是所謂的索羅斯哲學。。。

這才是索羅斯暴富的真實秘密

投資的三體問題

我的投資理念就是基本面+宏觀+量化。這三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就像著名的“三體問題”。如何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宏觀是什麼?

宏觀的內容包羅萬象,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信用。經濟體的信用收縮與擴張是宏觀領域最值得研究的現象之一。很多3-5年,甚至十幾年的大趨勢的背後其實都是信用的擴張與收縮。從藝術品到大宗商品,從菜場菜價到澳門賭博,信用變化的影響無處不在,深入經濟的各個角落。信用的產生與毀滅,擴張與收縮是經濟金融系統中最重要的活動,而經典的經濟學教科書對此沒有深入的分析。在這方面,實戰中的投資人達里奧和索羅斯的分析最靠譜,遠勝任何經濟學家。信用可以無中生有產生,也可以無影無蹤消失,央行可以印錢QE,卻無法完全掌控信用。信用雖然與信心與預期有關,存在明顯的反身互動,但卻不完全是信心。

宏觀在基本面維度的投影

一個物體在三維空間做非常有規律的運動,其軌跡如果投影到X軸,在X軸可能看到的是雜亂無章的變化,毫無規律可言。同樣的道理,很多公司基本面的變化其實也是宏觀變化在基本面維度的投影。在這種情況下,只看宏觀或者只看基本面都是不全面的。如果能以基本面+宏觀的二維方式分析公司,就會更為全面。


這才是索羅斯暴富的真實秘密?—讀過我書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澳門賭博股的興衰可能就是宏觀在基本面維度投影的一個例子。澳門賭博的龍頭股銀河娛樂股價從2008年底到2014年初增長了驚人的147倍,其背後遠遠不是人民收入增加有更多閒錢娛樂那麼簡單,而是反映了中國自2008年以來瘋狂的信用大擴張,而能從這個狂潮中分得一杯羹的人,收入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信用增長速度,而且熱衷於賭博(灰色資金流出),因此才有驚人的增長。而目前這一盛宴已經終結。


這才是索羅斯暴富的真實秘密?—讀過我書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曾幾何時,澳門賭博收入超高速增長。如果僅用基本面維度的分析,很容易將增長線性外推,從而給出超高的估值。但是如果把賭博收入放在信用大擴張的宏觀維度,就可以發現其不可持續。賭博收入其實是信用大擴張的溢出效應(如腐敗)。當信用增長停滯,加上反腐的大環境,賭博收入的增長也會受限。宏觀視角揭示了基本面增長的內在機理。透過宏觀視角觀察基本面,就不容易錯誤的用歷史簡單線性外推預測未來。

過去十幾年,房產是中國最好的投資,因此目前大多數家庭資產配置的大部分在房產上。但是,過去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不僅基於供需,更是信用大擴張所推動。如果僅用基本面的估值工具,如租售比等來衡量,房價早就太高了。只基於這些基本面因素做出的決策必然是不買房,就會錯過極好的投資機會。

太多人早就看到樓市不合理的地方,認為要下跌,卻失敗了。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意識到房地產價格首先是一種貨幣(信用)現象,其次才是供需、租售比、收入比等基本面因素決定的現象。房地產也是在央行的信用大擴張中水漲船高的資產之一。房價表面上看是供需決定的,其實是一種貨幣(信用)現象,水漲船高。這裡的水就是信用。大宗商品價格的道理也類似,都是受信用週期影響。因此,只強調供需是片面的,就好像通脹怪小販囤貨漲價而不怪印錢的一樣。很多商品的價格都是供需決定,但貨幣(信用)卻影響供需雙方。

未來如果信用增長停滯,甚至收縮,房地產的價格就要回歸基本面,回到租售比的估值,價格下跌也就難以避免。雖然目前無法具體預測信用停滯收縮的時點,但在宏觀層面可能導致信用收縮的原因很多,如經濟蕭條、資本外逃、銀行壞賬等。

宏觀的誤區

很多人過於看重宏觀,因為一個政策,一個大趨勢,然後認為股市就會怎麼樣,這是典型的萬米高空往下看的宏觀思路,代表了很多投資者的想法。但是,魔鬼在細節之中,宏觀想法離落到實處還有非常遠的距離。如何影響股市,如何影響基本面,如何影響資金的流動,大眾的心理是怎樣的,具體機制是什麼?這裡面還有大量具體的工作要做,需要反身性分析,量化分析等工具,需要數據和邏輯的支持。總之,宏觀不落實,就是忽悠。

另一個極端是隻看基本面不看宏觀。有的價值投資者遵循巴菲特的教誨,堅決不看宏觀,也不關心宏觀。宏觀可能很虛,但至少從我一直觀察的不同行業的幾個優秀企業看,今年他們確實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難。這些困難不是個別的,而是與宏觀環境相關。這種困難會持續多久,幾個季度還是幾年,估值模型應該如何調整,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投資人必須要有個大致判斷。還是那句話,在中國買入持有不看宏觀是不行的,因為目前處在宏觀轉折點上,變化太大。我自己的感想:價值投資不看宏觀,這在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可以的,但如果碰上黑天鵝式的股災和宏觀風險,會死的很慘,除非你有巴菲特那樣的資源和長線的錢。

從基本面感知宏觀

見微知著,基本面分析對分析宏觀也有幫助。我最初注意到進入中國的高達一萬多億美元的套利資金,就是因為在讀某造船企業的年報時發現了明顯的異常,價值高達百億人民幣的大量境內理財信託投資靠的是境外美元貸款支撐。然後再查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這種套利的資金竟然高達一萬多億美元。正因為鉅額套利資金加槓桿借短期美元貸款,投入國內獲得息差和匯率升值,未來必須同時反轉解套,人民幣的匯率才會承壓。又比如央行的對外撒錢N次換匯就相當於企業不顧利潤追求銷售,賒賬賣東西,資產負債表虛增了一大堆應收充門面,卻仍然算外儲。央行與國有銀行搞的複雜的衍生品交易跟安然當初的SPV手段類似,等於讓子公司替自己還美元賬,然後自己借美元給子公司,賬面外儲不減,卻多出債權。宏觀的現象有時候又有著微觀的影子。

賣空的機會在信用收縮期

很多有問題的公司,往往是在信用停滯收縮的宏觀大環境下暴露出來,安然、世通、雷曼、麥道夫等等都是這樣。信用大擴張時期,即使是龐氏融資者,也能通過不斷擴張的信用,以及隨之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風光一時。但是當信用停滯收縮時,潮水退去,裸泳的人才暴露。全球過去多年的QE大放水,不知多少人光著。在未來這種嚴酷的環境裡,才能真正考驗投資者的水平。很多曾經在信用大擴張期間風光一時的基金經理人,很可能會頻繁踩雷,晚節不保。另一方面,許多問題公司的逐漸暴露,也給了賣空投資巨大的空間。

量化模型的誤區

我在量化研究上走過很多彎路。總結我過去的錯誤,都是過於依賴模型,而忽視了巨大的外界推動力,尤其是宏觀因素的影響,如信用擴張對房價的推動,QE對美國股市的推動,大量流動性對創業板的推動。模型只能根據現有的信息對市場變化做出判斷,卻無法預知外界推動力的變化。不是模型負我,而是我的眼界不夠寬。所以量化模型結合宏觀的流動性分析非常重要。量化無法考慮外界因素的干擾,同樣也無法深入洞察市場內部的機制。反身性是一種在金融市場廣泛存在的內在機制,量化無法洞察。因此,量化無法替代深入的機制性思考,需要定性先行。定量離不開定性。如小盤股在中國的多年牛市,其實是IPO制度扭曲後殼資源的價值提升炒作。而且,這些殼在融資貴,融資難的大環境下確實有實際的價值,從而形成了反身循環。

量化模型的價值

量化模型雖然有分析的侷限性,無法洞察內在的機制,但同時也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物理和工程中,研究方法的獨立性和交叉驗證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效果。否則用內在原理相似的工具無法做到真正的獨立檢查驗證,實際上還是單一維度看問題。我認為在投資分析中,不同內在原理,相互獨立的工具交叉驗證也很重要。正因為量化不涉及基本面、估值和宏觀,才具有獨特的價值。另一方面,從宏觀到具體的市場變化如何落實,市場關鍵轉折點的判斷,這些只能通過量化模型來完成。

基本面與量化

基本面包括公司的商業模式,管理層,估值等因素,看似與量化無關。但是,早在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教授就通過量化研究發現,過去一年的公司盈利與未來股市的表現幾乎沒有任何關聯,無法解釋短期的股市變化。但是,如果用公司過去十年經通脹調整後的真實平均盈利,則可以預測未來的市場表現。十年經通脹調整市盈率,即CAPE,可以解釋約三分之一的10年後股市變化。這個研究,恰恰證明了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的判斷,“市場在短期是投票機,而在長期則是一個稱重機。”而席勒教授之所以選取10年的盈利,也是因為受了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的基本面分析啟發。在《證券分析》一書中,格雷厄姆認為,應該至少用5年的平均盈利,最好是用7-10年的平均盈利,才能體現公司真實的盈利水平和商業週期的起伏。席勒教授通過量化的分析,以科學的方式把基本面和長期股市表現聯繫了起來。量化則是把基本面和市場聯繫起來的橋樑。

基本面,宏觀和量化,看似關係不大,實則是三個從不同的維度看問題,具有內在的聯繫與互動,是投資中的“三體”。


這才是索羅斯暴富的真實秘密?—讀過我書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